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②,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③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②涉:趟水,步行过河  ③道:指规律

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①自_________   ②________

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亦以此自矜   自夸    B. 之  斜着眼睛看    C. 与水居  一天    D. 见舟而之  害怕

3.翻译下面句子。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1.jīn nì 2.C 3.(1)老翁见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2)每天在水边居住,于是到了十五岁就能了解游水的规律。 4.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 【解析】甲文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作者:欧阳修 年代:北宋 乙文选自:《苏东坡集》 作者:苏轼 年代:北宋 甲文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乙文译文: 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天天与水为伴,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十五岁就能潜水了。他们潜水的技术,怎么是随随便便就能掌握的呢?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有所领悟的。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到了船就害怕它。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的潜水的人询问来求得他们能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它),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门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学潜水一类的人。 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本题需要注意的读音是:“矜”应读jīn。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C项解释错误,日:每天。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颔:点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我校七年级(2)班准备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⑴【设计方案】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简要的方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信息】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从中探究出主要信息。

爱国主义是中国精神最深层、最根本的内容,也是文艺创作的永恒追求。坚持唯物史观,不管历史条件发生什么变化,凡是为中华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都应得到尊敬,受到颂扬,被人民牢记,由文艺书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默写出连续的两句爱国主义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填写句子。

(1)《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2)岑参《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绝对不能是个女的。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炮羊肉之类的东西。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是生日!

可是,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非例外。

(1)文段选自《骆驼祥子》,作者_______

(2)文中的“双寿”是指_____,祥子把买车的日子当作自己的生日,表明了他新生活的开始。

 

查看答案

仿照例句,完成下面的句子。

例句: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

仿句:在校园的小径上,留下我无数欢声笑语。在沸腾的操场上,_____________,在教室的课桌上,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这些绝壁上的松树就像_________________的战士,__________________的渔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隐者,站立出自己的风骨。大自然叩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探求着忠诚、勇敢、洒脱的真谛。

A. 搏击风浪 坚守阵地 远离世俗    B. 坚守阵地 远离世俗 搏击风浪

C. 坚守阵地 搏击风浪 远离世俗    D. 搏击风浪 远离世俗 坚守阵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