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以“ 树下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横线上可填“快乐”、“幸福”、“友...

请以“          树下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横线上可填“快乐”、“幸福”、“友谊”、“亲情”、“阅读”、“诚信”、“水杉”、“白杨”……

要求:(1)我手写我心,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题目完整。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亲情树下我成长 母爱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母爱就像细流,潺潺流进我的心田;母爱更像一棵参天大树,为我遮风挡雨,给我提供成长的果实。 我的妈妈是一位普通的妇女,她每天早起晚睡,忙个不停,一切都为了我,洗衣服、做饭菜、拖地板,又送我去学这学那,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记得有一次,妈妈为了我烧了我最爱吃的虾,因为太烫了,我没法剥,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妈妈见了,二话不说,就用那双因洗衣服时间太久而脱皮的手为我剥虾,尽管疼得妈妈皱起了眉头,妈妈也没有发出任何的声音。忽然,我听见妈妈倒叹了一口凉气,一看,她的手指被虾的胡须扎了一下,冒出了一颗鲜红的血珠,可妈妈用餐巾纸擦了擦流血的手指,照样给我剥虾,我想妈妈剥虾的双手一定非常疼吧! 妈妈不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照顾我;在学习上更是以身作则,严格要求我。 妈妈总是在我放学回家的时候,让我把老师所教的内容给她讲一遍,等到妈妈听明白了,便和我一块儿复习功课、写作业。无论严寒酷暑,只要妈妈在家,天天如此。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在一起学英语,学完后我们一起听写英语单词,我给妈妈听写tree、fox、queen、dress、duck……一口气报了许多单词,妈妈一个没错,令我咋舌。轮到我听写了,听完一查看就错误百出,queen写成quenn,duck写成dack,fox写成box,dress写成tress……我不禁称赞道“妈妈真是天才呢!”妈妈笑了说:“我不是天才,只是比你认真点,用心点,你只要专心地读,背、记,也可以这样的!”我点了点头。 母爱是无声的;母爱是无形的;母爱更是无私的。母爱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亲情树,我在她的庇护下,茁壮成长,每天沐浴着爱的雨露;沉浸在爱的港湾;每天享受着爱的阳光;每天聆听着爱的乐章。在它的怀抱里,我健康得像棵小树,快乐的像只小鸟。 我爱我的亲情树! 【解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考查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挖掘能力,要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挖掘生活中富有“闪光点”和影响力的素材。题目中有三个关键词语“我”“成长”“树”,也就是写一件自己成长中关于某种情感的事情,而且表达出在这棵叫做“亲情、快乐、幸福、友谊、阅读、诚信”等名字的“树”的呵护成长下获得的感受。我们可以写关于自己的事,也可以写别人的事,只要围绕“伴我成长”来写即可。写作文时,可以加适当的创新形式,比如可以加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题记;也可以使用几个小标题,串联起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变化,使文章层次清晰;也可以用一组含有“要写的情感”的排比句开头,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燃烧的木棉

梁惠娣

①在更远的南方,春天是木棉花燃烧的季节。

②于在一个下着微雨的早晨,我在街心公园中散步。走着走着,一棵木棉树出现在我的面前。

它枯褐色的枝干像垂暮老人布满皱纹沟壑的脸,充满沧桑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一抬头,才 发现无数硕大、深红的木棉花在头顶密匝匝地开放,像天空中飘过来一团火红火红的云,又像 一道红艳艳的朝霞,也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映红了一片天空,是那样耀眼夺目。偶尔,有开得 正艳的木棉花从枝头落下,“啪”的一声落到地上,掷地有声,那样响亮,那样决然。

③在这样的春天,我最爱到图书馆里看书。图书馆旁边有一个明如镜子的小湖,湖水清澈。湖边,一棵古老的木棉树临湖岸而长,它一树灰褐的枝干,未待绿叶长出,先开出一树繁盛无比 的红花来,像美人临水梳妆。她伸出纤纤玉手,描唇画眉,那艳红亮丽的木棉花便是她发髻上 的头饰。满树盛开的木棉花与湖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更令人感到惊艳绝伦的美。我每次到图 书馆,都坐在靠窗的座位上,安静地阅读。偶尔从书页间抬头,看到无数开放着的木棉花像无 数张笑脸,如此灿烂热烈,奔放到肆无忌惮的样子。那时那刻,我的心里也开出一朵朵热情奔 放的木棉花来,满心欢欣与感动。有木棉花相伴的闲读,更觉舒心惬意。

④在这个木棉花盛开的时节,流连在燃烧的木棉花下,禁不住吟咏木棉花的诗句,惹几分追昔怀远的情思。

⑤宋代诗人杨万里在《三月一十雨寒》诗中写道:“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 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意思是说,像姚黄魏紫这样名贵的花要向谁要,就连李子樱桃 这样的小家碧玉的花也没有。但是南方春色却有不同,满城都是木棉花。生动地描绘了南国红 棉闹春的绚丽景色。我能想象,走在开遍全城的木棉花下,该是怎样繁盛热闹的景象。

⑥明末清初女诗人张乔的《春日山居》里也写到了木棉花,诗曰:“二月为云为雨天,木棉如火柳如烟。烹茶自爱天中水,不用开门汲涧泉。”诗中写了早春二月时晴时雨的气候,木棉花如 火如荼地开放,杨柳冒出新芽像一团团浅黄色的烟雾,遇到大雨时,不用开门汲涧泉取水,自接 天水烹茶,饶有风味。那样的山居生活令我无限向往。

⑦我爱木棉花,爱它生气盎然地盛放,又如此壮烈地坠落。当我看到那一朵朵盛开的木棉花,心中不禁燃起火一样的热情。我想,我们也要像木棉花一样,要用尽全力开放一次,才无悔 这一生。   

(选自《教育导报》2015 年 3 月 28 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_____  ______

2.贯穿选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3.简略分析下边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偶尔从书页间抬头,看到无数开放着的木棉花像无数张笑脸,如此灿烂热烈,奔放到肆无忌惮的样子。

4.文章引用古人有关木棉花的诗句,有何作用?

5.简略说说木棉花可贵的精神及其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知足就是幸福

陈乃举

①没有谁不向往幸福。可幸福是什么呢?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回答。

②其实,幸福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是人们生活的一种舒畅的体验或感受;说它复杂,是因为促使人们能够体验或感受到生活的舒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以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作为一种心理感受,知足就是幸福;不知足,不会幸福。

③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密纳小学一名三年级小学生在作文里写道:“我们可以喝上干净的清水了,饭也好吃了,原有的厕所也将拆除重建,还可用水来冲洗,我们不再闻臭味了,我们更幸福了……”能够喝上干净水,不再闻臭味,孩子们知足了,所以感到幸福。

④《三月风》杂志曾报道过,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自恃自己条件好,“走遍了中国科学院的直属单位”,“竟没有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心意的工作”,于是他自杀了。我们在感到震惊和为他惋惜之余,自然想到:他是不是不知足,欲望太高了?

⑤人就怕“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欲望太多太高,实现不了,便会觉得不幸福,甚至为此而痛苦。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我们不能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之,但面对太多太多的诱惑,如果奢望过高,一旦被太多的难题所累,便会深陷烦恼之中,甚至失去理智,干些不明智的蠢事。有的人之所以觉得不幸福,不是他拥有的太少,而是期望得到的东西太多。所以,我们要调低自己的欲望底线,摒弃浮华,拒绝诱惑,以“知足常乐”平常心对待生活。唯此,才会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⑥知足是一种生活智慧,知足就是幸福。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太多的不知足蒙蔽了心智,老觉得不如别人或社会亏欠他,自然不会拥有快乐和幸福。古人云:“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为什么要“知足”呢?因为人的情况是变化的,不如意事常八九,一时知足不行,要持续知足方能终身不辱。“知止”,是说当止则止,不能得寸进尺,而且要“常止”,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经得住诱惑,管得住自己,唯“常止”方能终身无险。

⑦提倡知足,并不是让人不思进取。个人利欲和事业上的进取心是两回事。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懂得取舍,以知足的态度对待利欲,以不知足的态度对待事业,该坚持的就坚持,该放弃的就放弃,那我们就会永远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在事业上取得更加绚丽的成就。

1.上文中,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③④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主要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的观点是“知足是一种生活智慧,知足就是幸福”,请为这一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能佐证这一个观点。

4.有人认为,第⑦段删去不影响全文的论述,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5.“有谁不向往幸福。可幸福是什么呢?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回答”,结合作者观点及自身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

 

查看答案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甲]言家事

诸葛亮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乙]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划线词。

(1)仰于官______           (2)非学无以广______

(3)及,如其所言______     (4)非宁静无以______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3.翻译句子。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让诸葛亮定格为智慧的化身。从[甲][乙]两文看,诸葛亮的“智慧”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寒夜(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做成的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汤沸:热水沸腾。③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来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学校开展“狼专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材料一】近几年,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边境草原冬季遭受严重雪灾,常闹狼患,狼群一次咬死几十只甚至上百只羊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尚未建立完善的赔偿机制,多数受损牧户只能“自认倒霉”,独自承担损失。牧民无奈,只好自想办法,阻止狼的袭击。

【材料二】专家认为,真正与狼相对应的“羊”其实应为野生黄羊。由于人类活动严重扰乱了黄羊的迁徙路线,导致黄羊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从而使生物链中的“狼羊”数量严重失衡,狼为了生存,就只能改为袭击家养牲畜。

(1)对以上两则材料进行探究活动,你得出哪些探究结果?(不少于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牧民老王因为自家的羊多次被狼咬死,损失惨重,产生捕杀狼的念头。针对他的想法,你该怎样有效地劝阻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