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知足就是幸福 陈乃举 ①没有谁不向往幸福。可幸...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知足就是幸福

陈乃举

①没有谁不向往幸福。可幸福是什么呢?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回答。

②其实,幸福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是人们生活的一种舒畅的体验或感受;说它复杂,是因为促使人们能够体验或感受到生活的舒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以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作为一种心理感受,知足就是幸福;不知足,不会幸福。

③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密纳小学一名三年级小学生在作文里写道:“我们可以喝上干净的清水了,饭也好吃了,原有的厕所也将拆除重建,还可用水来冲洗,我们不再闻臭味了,我们更幸福了……”能够喝上干净水,不再闻臭味,孩子们知足了,所以感到幸福。

④《三月风》杂志曾报道过,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自恃自己条件好,“走遍了中国科学院的直属单位”,“竟没有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心意的工作”,于是他自杀了。我们在感到震惊和为他惋惜之余,自然想到:他是不是不知足,欲望太高了?

⑤人就怕“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欲望太多太高,实现不了,便会觉得不幸福,甚至为此而痛苦。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我们不能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之,但面对太多太多的诱惑,如果奢望过高,一旦被太多的难题所累,便会深陷烦恼之中,甚至失去理智,干些不明智的蠢事。有的人之所以觉得不幸福,不是他拥有的太少,而是期望得到的东西太多。所以,我们要调低自己的欲望底线,摒弃浮华,拒绝诱惑,以“知足常乐”平常心对待生活。唯此,才会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⑥知足是一种生活智慧,知足就是幸福。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太多的不知足蒙蔽了心智,老觉得不如别人或社会亏欠他,自然不会拥有快乐和幸福。古人云:“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为什么要“知足”呢?因为人的情况是变化的,不如意事常八九,一时知足不行,要持续知足方能终身不辱。“知止”,是说当止则止,不能得寸进尺,而且要“常止”,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经得住诱惑,管得住自己,唯“常止”方能终身无险。

⑦提倡知足,并不是让人不思进取。个人利欲和事业上的进取心是两回事。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懂得取舍,以知足的态度对待利欲,以不知足的态度对待事业,该坚持的就坚持,该放弃的就放弃,那我们就会永远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在事业上取得更加绚丽的成就。

1.上文中,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③④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主要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的观点是“知足是一种生活智慧,知足就是幸福”,请为这一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能佐证这一个观点。

4.有人认为,第⑦段删去不影响全文的论述,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5.“有谁不向往幸福。可幸福是什么呢?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回答”,结合作者观点及自身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

 

1.知足就是幸福。(或:知足就是幸福;不知足,不会幸福。) 2.举例论证(摆事实):作用:第③段列举云南小学生的例子,从正面论述“知足就是幸福”;第④段列举某大学生例子,从反面论述“不知足,不会幸福”。真实的的事例,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陶渊明退隐山林做一个真正的隐士,知足常乐,享受清贫生活中的幸福,体现了生活的智慧。 4.不同意。第⑦段补充论述“提倡知足,并不是让人不思进取”,使全文关于“知足就是幸福”的论证更为辨证而全面。 5.(略) 【解析】 1.试题分析:标题就是论点。本文围绕着“知足就是幸福”的观点进行论述。 2.试题分析: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作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密纳小学一名三年级小学生”和“《三月风》杂志曾报道过,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明显是运用了举例论证(摆事实)。在谈作用时要结合论点去考虑答案:第③段列举云南小学生的例子,从正面论述“知足就是幸福”;第④段列举某大学生例子,从反面论述“不知足,不会幸福”。真实的的事例,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试题分析:考查语段的作用。主要是要看这个语段与中心的关系,是不是游离了中心,是不是证明了中心论点。第⑦段补充论述“提倡知足,并不是让人不思进取”,使全文关于“知足就是幸福”的论证更为辨证而全面。所以不同意删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甲]言家事

诸葛亮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乙]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划线词。

(1)仰于官______           (2)非学无以广______

(3)及,如其所言______     (4)非宁静无以______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3.翻译句子。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让诸葛亮定格为智慧的化身。从[甲][乙]两文看,诸葛亮的“智慧”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寒夜(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做成的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汤沸:热水沸腾。③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来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学校开展“狼专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材料一】近几年,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边境草原冬季遭受严重雪灾,常闹狼患,狼群一次咬死几十只甚至上百只羊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尚未建立完善的赔偿机制,多数受损牧户只能“自认倒霉”,独自承担损失。牧民无奈,只好自想办法,阻止狼的袭击。

【材料二】专家认为,真正与狼相对应的“羊”其实应为野生黄羊。由于人类活动严重扰乱了黄羊的迁徙路线,导致黄羊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从而使生物链中的“狼羊”数量严重失衡,狼为了生存,就只能改为袭击家养牲畜。

(1)对以上两则材料进行探究活动,你得出哪些探究结果?(不少于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牧民老王因为自家的羊多次被狼咬死,损失惨重,产生捕杀狼的念头。针对他的想法,你该怎样有效地劝阻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班级开展名著《水浒传》阅读活动,同学们就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相关内容进行了交流探讨,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1)鲁智深的绰号为什么叫“花和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林教头被刺配沧州道的“前因”和“后果”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林冲、鲁智深等好汉被逼上梁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有道德的人。

③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只见一斑。

____________________,却上心头。

⑦独学而无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陋室铭》中,描写居室环境清新幽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因你我的拼搏而变得不同凡响,我们正像结茧的幼虫蓄势待发,我们正像年幼的骏马纵情奔跑,我们正像勇敢的海燕乘风破浪,让我们对着天空大喊:________________。(用高尔基的《海燕》中的一句话回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