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甲]言家事 诸葛亮 初,亮自表后主曰:“...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甲]言家事

诸葛亮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乙]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划线词。

(1)仰于官______           (2)非学无以广______

(3)及,如其所言______     (4)非宁静无以______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3.翻译句子。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让诸葛亮定格为智慧的化身。从[甲][乙]两文看,诸葛亮的“智慧”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1.全,都扩充、增长死达到,实现 2.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3.过度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偏激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没有做其他的兼职营生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4.清廉的智慧:高风亮节,不谋私利。从《言家事》中看出,身为蜀国丞相,他却只靠俸禄为生,不以权势谋私利;有教育的智慧:“子弟衣食,自有余饶”,可见诸葛亮不为下一代积累物质财富,却对下一代谆谆教诲,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教导子女要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才能增长自己的才干;有学习的智慧:“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深谋远虑,也是日积月累的学习而达到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长自己的才干,只有带着心志才能获得学习的成效。 【解析】(甲)选自《三国志》 作者:陈寿 年代:西晋 (乙)选自《诸葛亮集》 作者:诸葛亮 年代:三国 参考译文: (甲)先前,诸葛亮自己向后主表明说:“成都有桑树八百株,有不是很肥沃的田15顷,儿子兄弟的穿衣吃饭,他们都会有盈余。而我在外当官,没有其他的花费,全靠公家的俸禄过活,没有做其他的兼职营生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如果我死的时候,不会出现那种有多余的绸布,多余的钱财这样的状况来辜负陛下。”到了他死的时候,果真像他所说的那样。 (乙)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其中“卒”是“死”的意思。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我死的时候,不会出现那种有多余的绸布,多余的钱财这样的状况来辜负陛下。根据意思划分节奏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慢”是“懈怠”的意思,“冶性”是“陶冶性情”的意思,“以”是“来”的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寒夜(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做成的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汤沸:热水沸腾。③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来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学校开展“狼专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材料一】近几年,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边境草原冬季遭受严重雪灾,常闹狼患,狼群一次咬死几十只甚至上百只羊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尚未建立完善的赔偿机制,多数受损牧户只能“自认倒霉”,独自承担损失。牧民无奈,只好自想办法,阻止狼的袭击。

【材料二】专家认为,真正与狼相对应的“羊”其实应为野生黄羊。由于人类活动严重扰乱了黄羊的迁徙路线,导致黄羊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从而使生物链中的“狼羊”数量严重失衡,狼为了生存,就只能改为袭击家养牲畜。

(1)对以上两则材料进行探究活动,你得出哪些探究结果?(不少于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牧民老王因为自家的羊多次被狼咬死,损失惨重,产生捕杀狼的念头。针对他的想法,你该怎样有效地劝阻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班级开展名著《水浒传》阅读活动,同学们就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相关内容进行了交流探讨,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1)鲁智深的绰号为什么叫“花和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林教头被刺配沧州道的“前因”和“后果”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林冲、鲁智深等好汉被逼上梁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有道德的人。

③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只见一斑。

____________________,却上心头。

⑦独学而无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陋室铭》中,描写居室环境清新幽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因你我的拼搏而变得不同凡响,我们正像结茧的幼虫蓄势待发,我们正像年幼的骏马纵情奔跑,我们正像勇敢的海燕乘风破浪,让我们对着天空大喊:________________。(用高尔基的《海燕》中的一句话回答)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不良行为,每个人心中都必须绷紧一根安全弦。

B. 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C.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D. 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很大的冲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