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节选)

【乙】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三国志·诸葛亮传》节选)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耕于南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倾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百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尽忠益时者仇必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中作者主要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乙】文中主要叙述了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治国才略。

4.结合【甲】【乙】两文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1.亲自,亲身奔走效劳遇到安抚,抚慰即使 2.在乱世中勉强保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问闻名显达。触犯法律,怠慢职守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亲戚也一定要处罚。 3.【甲】:三顾茅庐兵败受命【乙】: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4.知恩图报;忠诚;鞠躬尽瘁;智者的化身等。 【解析】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 作者:诸葛亮 年代:三国时期 参考译文: (甲)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乙)诸葛亮担任丞相期间,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他以诚待人,做事公道。凡精忠为国、济世安民的人,即使是他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触犯国法、玩忽职守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亲信也给予处罚。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注意识记“躬( 亲自,亲身)、值(亲自,亲身)、虽(即使)”这些常在文言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苟” ,苟且;“虽”,即使;“亲”,亲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助人应追求润物无声的境界

杨国营

①倘若需要他人资助,你是希望在大庭广众之下以弱者的姿态公开向对方求助,还是希望对方能在静静伸出援手的同时替你保护隐私?答案恐怕显而易见。

②近日,中国科技大学实行了十几年的“隐形资助”政策,赢得众多网民点赞。原来,该校通过校园卡消费数据统计,对每月就餐60次以上,平均每次费用分别在4.0元和3.7元以下的男、女生,发放160元生活补助。“隐形资助”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补助,同时保护了年轻学子们敏感的自尊心,让他们感受到了“润物细无声”式的关爱。此举拉近了学生与母校间的心理距离,彰显了大学的人文关怀,受到普遍赞誉是意料当中的事。

③但可惜的是,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有这样的认知高度。以学生补助为例,上网随意检索,就能查到媒体曝光的不少“反面教材”:让学生公开演讲,哭穷比惨,甚而引发一些学生为了得到补助而造假、作秀。学校这类做法屡屡受到批评,因为它隐含着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歧视,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如此一来,即便学生获得了资助,他们对学

④“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在我国广为人知,可见古人早在千百年前就知道,即便对暂时处于困境中的人施以援助,也不能无视被援助者的感受。否则,援助就可能在不经意间蜕化为冰冷的施舍,对于被援助者可能是难以承受之重。最近,甘肃定西残疾高考生魏祥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

⑤上周,魏祥被清华大学正式录取。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教育好故事:学生身残志坚、自立自强,高校关爱学子、尽显风范。但与此同时,社会的过度关注,也让魏祥母子承受了较大压力。这值得我们重视和反思。即便是善意,也要以更为妥善的方式传递,尤其要注意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呵护其自尊心。

⑥助人为快乐之本,但助人者的快乐,也要建立在尊重被帮助者的前提之上。前几年,“暴力慈善”在社会上引发争议,受到不少批评,原因即在于此。没有人强大到可以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也没有人弱小到不能在任何方面给他人以帮助。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帮助过他人,也或多或少地得到过他人的帮助。如果我们换位思考,把自己摆在被帮助者的位置,或许就会多一份仁慈与敬畏。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4.纵观全文,你认为怎样“助人”才能达到作者所说的“润物无声的境界”?

 

查看答案

又见炊烟

邵继同

离开老家很多年了,很多的事慢慢地淡忘在记忆里。可是老家的袅袅炊烟却镌刻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清晰如昔。那灰白色的烟雾像轻轻纱,笼罩着静谧的村庄,带给我无限的温暖和美好的回忆。

②每天清晨,村里最生动、鲜活的画面是家家户户烟囱里冒出的淡淡的炊烟,而不是鸟叫鸡鸣牛哞狗吠。母亲每天都起得很早,天不亮就开始做饭,刚开始生火时母亲通常用稻草引火,此时柴草还未充分燃烧,烟囱里冒出来浓浓的黑烟,遇到湿柴时更是如此。当火苗在灶膛里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时,柴草燃烧旺了,炊烟很快就变成青蓝,继而变成灰白色,飘散在屋顶四周。

③村里的长辈们起床虽有先后,时间不一,但也不会隔得太久。每家每户的炊烟相继升起,村子充满了勃勃生机,就是因为村子有了人烟,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们,有蒸蒸日上的生活希望。

④每到春插、夏季“双抢”、秋收、冬种时,我们兄妹几个都要帮父母亲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不用母亲嗓子喊过几丘田,只要看到午炊、晚炊的炊烟升起,我们的心就得到了安慰,知道离开饭的时间近了。透过恬淡的炊烟仿佛看到母亲在侧屋灶前灶后忙个不停。灶膛里的火焰腾腾地,母亲祥和的笑脸上像飞上了一片片红霞,砧板上切菜的砰砰声和着大锅油煎豆腐的咝咝声,声声入耳。炊烟,母亲的呼喚;炊烟,家的方向。

⑤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在农村里度过。小时候在村里玩,经常玩得忘了时间,这时只要谁说了声,你家烟囱冒烟了,小伙伴们就会意一笑,立马散开各自回家去。炊烟,是回家吃饭的信号,更是母亲深情的守望和呼唤。看到炊烟我就会想起母亲,想起母亲那双勤劳、灵巧的手。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总能变魔术似的做上一顿丰盛可口的饭菜。到如今母亲立在门前等我回家吃饭的那一幕时常在脑海里浮现:袅袅炊烟在母亲身后,柔柔地,一缕一缕和母亲的发丝缭绕,淡淡的白雾中母亲成了欲飞的仙女……

⑥后来,我参加工作成家了。父母亲体弱多病,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在我们兄妹再三央求下,父母亲才离开老家进城生活。多少年了,老家的炊烟,依然那样熟悉,那样真实,散发着浓浓的亲情。那缕缕炊烟,就在我对老家魂牵梦绕的思念里;那淡淡的烟雾,牵引我一次次回到那可爱的家乡。

⑦袅袅炊烟,是家的味道,始终萦绕在我的心里。

(选自《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

1.文章开头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2.填空:本文的写作思路:文章开头①____________________,引出下文的回忆。然后②

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回到现实,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中心,深化主旨。

3.通读全文,谈谈你对第④段中“炊烟,母亲的呼唤”这句话的理解。

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袅袅炊烟在母亲身后,柔柔地,一缕一缕和母亲的发丝缭绕,淡淡的白雾中母亲成了

欲飞的仙女……

5.随着美丽乡村建设,袅袅炊烟虽有弥足珍贵的亲情,紫绕着志在四方的儿女情思,但一定会消融在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之中。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

 

查看答案

九中开展以“关爱贫困儿童”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中大家发现不少贫困学生还是留守儿童,为深入了解贫困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校团委决定组建一支志愿者队伍,利用节假日调查走访。成绩一般的张强同学想报名参加,但又担心影响学习,请你劝导他参加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调查走访100名贫困留守儿童,发现他们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困境,下面是一张调查统计表,请写出你的探究发现和相应对策。

贫困留守儿童情况调查统计表

缺乏感情寄托

缺少照顾关爱

作息混乱

娱乐活动贫乏

57.9%

51.8%

39.6%

3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张强同学活动结束后在日记中写下的一段心理感受,但是有两处语病,请你根据语境找出并修改。

①通过今天的活动,我感慨颇多。②晚上回家趴在桌子上伏案写下我的心得体会。③这些贫困留守儿童,他们有的从来就没有过零花钱,连吃一次零食也是一件奢侈的事,而我们却经常在父母面前抱怨,我们真的不应该再向父母伸手要这要那了。④从今天开始,我要认真听父母的话,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做一个让他们骄傲和放心的好孩子。

第一处: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繁星》《春水》是冰心的“小诗”集,大致包括“对母爱和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歌颂”“对十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三方面的内容.

B.《水浒传》以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官逼民反的生动故事,塑造了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光辉形象,这些英雄人物中在小说里第一个出场的是“行者”武松

C.猪八戒是《西游记》中的人物,他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宣,后被封为“净坛使者”,是个被人们喜欢和同情的喜剧人物.

D.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当前人们提出“在新时代,要做保尔还是比尔”的新命题。与比尔·盖茨相提并论的保尔,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___________ 》中的主人公,他受_________等人影响很大,经过艰苦的锻炼,成为共产主义战士。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字,完成下列小题。

北宋宫廷画派diān峰之作的《千里江山图》,以描绘青绿山水为主,人物只是风景的点缀。能够作为宋代青绿山水画中具有突出艺术成就的代表,是因为画家王希孟用石青、石绿等矿物质给“青绿山水”上色,又用泥金勾勒出“金碧山水”的颜色。整幅画作色彩绚丽,巧夺天工,虽穿越近千年,却宛如新生儿一般让人为之赞叹。其间零星颜料剥落的班班痕迹,向观众展示着画作和历史的厚重。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diān______峰   勾______   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

(3)文中“点缀”的“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剥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