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亢奋 佁然 大彻大悟 豁然开朗 B. 宽...

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亢奋         佁然       大彻大悟      豁然开朗

B. 宽慰         嗣音       人情世故      怡然自乐

C. 震撼         窈窕       叹为观止      辗转反侧

D. 争讼         城阕       张灯节彩      参差披拂

 

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D.应为“城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战栗lì         羁绊jī         俨然yǎn        斡旋wó

B. 阡陌qiān       窈窕tiǎo       冗杂rǒng       烧灼zhuó

C. 恬静tián       锵然qiāng       淋漓lì        戛然gá

D. 归省xǐng       俶尔shù         幽邃suì       蓦然m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父母浓浓的关爱、老师谆谆的教诲、同学善意的提醒、陌生人不经意间的一次帮助……犹如一首首歌,流淌在心间。

请以“流淌在心里的那首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②表达真情实感,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中,富有浓郁民俗特色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五色斑斓。

⑴下列诗句描写的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哪些习俗?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幅有关中秋节和元宵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融融春色 占得清秋 姣姣月光 应推明月 满夜城 十分圆 连灯市 一半好

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宵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则通知,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通知为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国学素养。本周五下午,在报告厅举办“走近孔子”读书交流会。届时将邀请知名作家来我校作报告。请全体师生一定准时莅临报告会。学校德育处 2018312

(1)本文内容上和格式上各有一处错误,请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个别词语使用不得体,请指出并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那一晚的灯火

谷昭

⑴多年前,我来到宋圩小学支教。

⑵开学第一节课,我来到教室,三十几个学生早已安静地坐着等我。他们听说来了个年轻的城里老师,感到好奇,便早早从家里赶来了。后来,我才知道,有的学生要翻过后面的大山,花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上课。上课前,我说我姓谷,八人口的谷,山谷的谷,稻谷的谷,谷子可以熬粥,祖先来自大西北。学生都捂着嘴巴,吃吃地笑了,眼睛明亮明亮的。

⑶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尤其数学基础更不扎实,排名一直在全乡最末,城里的那一套教学方法完全不顶用。我只能根据他们的情况,调整教学思路,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讲,直到他们真正弄懂为止。好在学生们虽然没有城里的孩子见多识广,但是有着农村孩子特有的坚韧淳朴。也许是因为他们知道我来自城里吧,学得都格外认真,他们的成绩也慢慢提高了。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就在全乡名列前茅,消息传来,学生们都兴奋不已。

⑷刚到学校没几天,我们就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那天下午,突然电闪雷鸣、风雨大作,门窗被大风吹得咣当咣当响,豆大的雨点打进了一扇玻璃残缺的窗户。我看到这情景一下子不知所措。这时,一个叫明月的女孩,大喊了一声,快挡雨。说着,从课桌里拿出一块皱巴巴的塑料布,挡住了窗户。明月说,老师,您接着讲课吧,我能听。她就这样用手拉着塑料布挡住窗户,我继续讲课,直到风停雨住。那一节课,每个孩子听得都格外认真。

⑸明月是个高挑的女孩,永远都面带微笑,无论什么时候看到她,她都带着浅浅的笑容,两个眼睛就像弯弯的月亮,清澈纯净,她的笑声能够传染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明月学习基础不太好,但是她十分用功。只要有不懂的地方,她就缠着老师问,非要弄懂不可,她的成绩进步很快,学期结束的时候已经是全年级第一,还在县里数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明月和同学的关系也非常融洽,她处处为别人着想。在她的身上,有着同龄人非常难得的品质,如同山上的一株映山红。

⑹第二学期,我上新学期第一课,一进教室就发现,明月的位置是空着的。我以为,明月是迟到了或者临时请假了。结果,一天下来,明月没有来,第二天她还没有来。我问她的同桌小军:“明月怎么不来上学?”小军说:“明月的奶奶生病了,需要她照顾,可能要有一段时间不能上学了。”

⑺周六下午,我决定去明月家看看到底什么情况。当时正是春寒料峭,前一天早春的雪还没有融化,正是毕飞宇所说“一斤风里有三斤冷”的时候。我大口大口呼吸山野里的新鲜空气,山上的寒风格外刺骨,两旁的树枝也被雪压弯了身体。我踩着咯吱咯吱的积雪,用一个多小时才来到明月的家。明月的家在村子最西边,是红瓦白墙的三间小屋。屋子已经十分破旧了,屋檐上用塑料布遮挡了一角,估计是漏雨吧。我来到门口的时候,屋内响起几声咳嗽,然后有人抖抖索索地走出来。这是一个高大的老人,头发花白,额头皱纹如沟,很像罗中立创作的油画《父亲》,这就是明月的爷爷。老人家看到我来了,赶快把我让进屋子。屋子里躺着明月的奶奶,她瘦小的身体裹在被子里,脸色发白,头发凌乱如麻。爷爷说,奶奶前两天上山采药,不小心摔断了腰椎,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自己年纪大了,无法照顾她,只能让孙女明月停学照顾。从老人的口中我才得知,明月的妈妈是云南人,在明月很小的时候,她就回云南了,从此杳无音信。明月的爸爸在外打工的时候,又出了工伤,去世了。一家老的老,小的小,明月从小就扛起生活的重担。

⑻说着话的时候,明月从门外进来了。原来她去给奶奶洗衣服,顺便去山上采了一些草药。明月看到我来了,先是一愣,然后显得十分高兴,继而又有些难受的样子,这所有的表情都在一瞬间闪现。明月熟练地帮着奶奶翻翻身,再扶着奶奶半躺着。爷爷在一边心疼地说,明月这孩子懂事早,奶奶躺在床上后,坚决提出不上学,要在家照顾奶奶。明月说,自己要靠自学将来考上中学、大学,然后到大城市工作,再把爷爷奶奶带到大城市,好好享福。奶奶在床上流着泪,连连责怪自己拖累了孙女。明月帮着奶奶擦着眼泪,要爷爷奶奶别说这些了,自己长大了,再难的困难都能克服。我听着明月和爷爷奶奶零零碎碎的讲述,深深为他们一家人的乐观所感动。

⑼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我起身告辞。爷爷和明月听说我要走,非要把我送回学校。实在拗不过这爷孙俩,我只好和他们一起走了。爷爷和明月每人手里举着一盏自己做的煤油灯,明月在前,爷爷在后,为我照亮行走的路。一路上,两旁的岩石或突兀褶皱,或逡巡不前,在夜幕下依稀可见;不远处的树林里,时不时传出不知名动物发出的声响。这既让我感到新鲜好奇,又感到一丝胆怯。爷爷和明月一路上讲述凤栖山的传奇,讲述山村里的人和事,两束灯火在夜色中忽明忽暗……“奶奶这辈子吃了很多苦”,“城里也冷吗”,“大学是什么样子的”……爷爷和明月的声音在夜色中格外清晰。

⑽一个半小时左右,我们终于来到学校。我请爷爷和明月歇一会再回去,他们坚决不肯,立即赶回去了。我站在学校门口,望着两盏灯火在大山的夜色中渐行渐远,就像明亮的星星在夜空中闪烁。

11整整一学期,明月都没有来读书。

12后来,我一年支教结束,继续回到城里教书,然后又改行,换了几个单位,也一直没有和明月联系。前不久,突然收到明月的来信。明月在信中说,爷爷和奶奶早已双双离世,她靠自己的努力,不仅养活了自己,而且读完了初中、高中,并且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她放弃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又回到老家当上了村支书。现在,村里的面貌也改观了,她正带着父老乡亲脱贫致富,还邀请我去实地考察呢。

13看完信,我又想起这个叫明月的山村女孩,想起那一晚的灯火,她们是来自大山的天籁,是触摸尘世的明亮和温暖。

(选自《散文选刊》2018年第2期)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2.结合文章第⑵⑶自然段内容,请简要分析“我”的课堂教学有什么特点?

3.本文语言生动、形象。请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⑴明月看到我来了,先是一愣,然后显得十分高兴,继而又有些难受的样子,这所有的表情都在一瞬间闪现。(从描写手法角度)

⑵我站在学校门口,望着两盏灯火在大山的夜色中渐行渐远,就像明亮的星星在夜空中闪烁。(从修辞角度)

4.文章第⑷⑺段的画线句是自然环境描写,请简要分析其各自作用。

5.文章第⑸段说“在她的身上,有着同龄人非常难得的品质,如同山上的一株映山红”,从全文看,她身上有哪些难得的品质?请结合文章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