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__________让梦想开花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__________让梦想开花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文字,然后作文。

齐白石作画,喜欢题“白石老人一挥”几个字,给人的印象好像是画得很快。其实,齐白石在任何时候作画、写字都是很认真很慎重的,并且是很慢的,从来就没有信手一挥过。齐白石坚持每天作画,他一辈子只有两次十天没画画。有一次是他害了大病,躺在床上十天不能起来。第二次是他因母亲去世,悲伤过度,十天没有动笔。

读了上面文字,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坚持让梦想开花 儿时的梦想被老师当做幻想,被判成不及格,这并没有他灰心意冷,依然坚持儿时看似不太实际的梦想,最终,让梦想开花。 这,正如但丁那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每个人都有最初的梦想,实现与否,在于你是否坚持梦想。 美国莱特兄弟的飞天梦想,起初是被当作幻想耻笑,被当做笑话传播的。但是,他们并没有意志消沉,放弃梦想,用坚持去实现他们的梦想。飞机诞生后,所有人都震惊了,劳特兄弟实现了他们的飞天梦。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当学医救国这条路被现实的冷酷冰封,他并未放弃转而一种更激进的方式开始了他的救国梦想,终身以一支笔为武器,将方块字化作大炮,手榴弹,一颗颗砸向反动势力,掷地有声,发人深省。奏出文字革命最强音。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实现自己的救国梦想。 最难忘记,那一晚震撼人心的钢琴曲,还有那双袖空荡的演奏者。台上钢琴曲悠扬动听,脚下动作轻快利落,无法想象,双手健全之人弹出名曲尚需功夫,何况,用双脚?不幸折断双翅的他面对身体上的缺憾,坚持音乐梦想,四处求学却又屡屡碰壁在别人眼中。用双脚演奏纯属无稽之谈。但,他没有因为遭人否定与白眼而放弃音乐梦想,独自学习音乐十余载,终于在中国达人秀上大放异彩一举成名天下知。他,就是刘伟,一位用脚演奏的音乐家。 每天蹲在电影制片厂门口,一蹲就是2年,只为实现幼时的明星梦。从“傻根”到“许三多”再到《泰囧》中的“王宝”,他刻画了太多使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他是当之无愧的“草根影帝”——王宝强。出身乡村的他因为一场电影而去了少林寺,开始他的追梦之旅。学成之后,梦想无果,他又和众多年轻人一样去“北漂”碰运气。在制片厂门口一等就是两年,和他同时来的人都陆续返乡,放弃了明星梦想,而只有他还坚持着,也只有他实现了梦想,因为他的坚定和坚持,他在娱乐圈占有一席之地。 每个人都会有梦想,梦想无大小之分,无贵贱之别,它很珍贵,也独一无二。因为它是你的,每个人都有最初的梦想,但陆续的被大多数人抛弃了,真正实现的只有那些一心一意坚持实现它的人。 当梦想被打上问号,也不要放弃,要一如既往的守护他,实现它。 【解析】以题目一为例,本题是一道半命题作文。相比较半命题作文的过多限制和话题题作文的过于自主化,半半命题作文既适当体现了命题的思想,又给考生留下了较为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在一定限制和要求下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首先要审好题目,找好关键词,揣摩出题人的心思,再根据自己的经历拟出一个好的标题,题好一半文,正文要有真情实感。可以补充题目为:坚持让梦想开花。仅有“梦想”是不够的,仅有“梦想开花”的意愿是不够的,还要有让梦想开花的积极态度、付诸实际的行为。从作文的文体上来看,我们的考生可以写成记叙文,以叙事为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2.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二)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①主簿②。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③手版④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节选自《宋史》)

【注释】 ①分宁:地名。②主簿:官名。③委:抛弃,扔下。④手版:即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可爱者甚       蕃:多

B. 出淤泥而不     染:沾染(污染)

C. 濯清涟而不     妖:娇艳

D. 亭亭植         植:竖立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语段(一)中作者多次提到菊花和牡丹,写这两种花的目的是什么?

4.结合语段(一)(二),说明周敦颐的人生态度和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温暖的苇花

①芦苇的花,最不像花,像是用轻软的丝絮絮出来的。

②出城,逢到有河的地方,有沟的地方,就能看到它。不是一棵一棵单独生长,要长,就是一片,一群。挤挤挨挨,摩肩接踵,亲亲密密。它们是最讲团结精神的。这一点,比人强。人有时喜欢离群索居,喜欢特立独行。所以,人容易孤独,而芦苇不。

③风一吹,满天地的苇花,齐齐地,朝着一个方向致意。它让我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样的诗句来,那是极具苍茫寥廓,极具凄冷迷离的景象。可是,我眼前的苇花不,一点也不,我看到的,是一团一团的温暖。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

④我一步一步下到河沿,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一旁的农人经过,看我一眼,笑笑。走不远,复又回过头来看我一眼,笑笑。他一定好笑我的行为,采这个做什么呢!

⑤我是要把它带回家的。家里有花瓶,靛青色的,上面拓印着一片一片肥硕的叶。这是我的一个学生,在江西读书,不远千里给我捎回来的。花瓶太大,没有花能配它。插两枝苇花进去,却刚刚好。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

⑥来我家的人看到,惊奇一声,这不是芦苇吗!

⑦当然是。寻常的物,换了一个环境,就显出不寻常来。有一句话讲,环境造就人。其实,环境也造就物的。

⑧我的老父亲看到,却吃吃笑出声来。他说,丫头,亏你想得出。我知道父亲笑什么,老家遍地芦苇,没人拿它当宝贝的。

⑨冬天,农闲。家家要做的事,就是去沟边、河边割芦苇,运回家当柴火。一丛一丛的芦苇倒下,苇花受了惊吓,扑扑扑,四下飞散,飞絮满天。农人的头上身上,都沾满苇花。他们把它当尘一样的,随便拍拍,轻描淡写。弯腰,却在小鸟用苇花垒成的窝里,捡到几只还温热着的鸟蛋。他们很高兴地把鸟蛋揣进怀里,哪里顾得上半空中,鸟的凄凄鸣叫呢?他们的眼前,晃过家里几个孩子的小脸。请原谅,贫穷年代,那是孩子的美食。

⑩我的祖母用苇花絮过枕头和尿垫。她称苇花叫茅花。“那个时候,天冷得嘎嘎叫啊,我的手冻得裂了口子,还是一条沟一条沟去摘茅花,摘回来给你爸絮枕头,絮尿垫。茅花软乎乎的,我的儿子枕睡在上面就不冷了。”——祖母每说到这儿,就停下来,眼神里波光乍现。她想起她初为人母的幸福时光了,多遥远哪。而我,总会在她的话里,发好一会儿的呆。我转身,看着头发已渐灰白的父亲想,这么老的父亲,也是被他的母亲疼大的。人类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这样的爱啊,年年复年年,如苇花。

B11也见过村人用苇花编毛窝的。这是一种草鞋,编出的毛窝,像毛茸茸的小船儿。天寒地冻,冻僵的双脚,伸进毛窝里,又轻软,又暖和。人被冻僵的神经,也一下子活络起来。贫穷年代,它默默无闻地,温暖了多少双脚啊!

B12现在,毛窝已很少见了。今年,我去一个山沟沟游玩,在一间供游人游览的旧作坊里,赫然见到毛窝。它们被染成五颜六色,一双一双串在一起,挂在墙上,成了艺术品。

1.作者围绕苇花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说说标题“温暖的苇花”有什么作用。

3.作者在记叙“我”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将它插在花瓶中这一事件时,分别写到了农人和父亲的笑,各自笑的原因是什么?

4.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1)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材料一:下面是一位剪纸艺人为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而剪的剪纸。

材料二: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农村历史悠久、流传很广。它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民间多以纸张制作。逢年过节抑或新婚喜庆,人们会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窗纸或明亮的玻璃窗上、墙上、门上、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剪纸,说说这幅剪纸包含的内容和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剪纸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东京汴梁城开封,是在河南民歌、小调及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后吸收昆曲、秦腔等其他戏曲剧种结合演变而成的。豫剧艺术古今兼纳、刚柔相济、豁达宽厚,有“中和”之美。首先,豫剧以唱见长,唱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豫剧吐字清晰、本色自然、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再者,豫剧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曲调诙谐欢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适合演帝王将相的大场面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