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豫剧起源于明朝...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东京汴梁城开封,是在河南民歌、小调及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后吸收昆曲、秦腔等其他戏曲剧种结合演变而成的。豫剧艺术古今兼纳、刚柔相济、豁达宽厚,有“中和”之美。首先,豫剧以唱见长,唱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豫剧吐字清晰、本色自然、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再者,豫剧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曲调诙谐欢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适合演帝王将相的大场面戏。

 

示例:铿锵有力、大气磅礴、抑扬有度 既适合演出轻松的喜剧 【解析】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下文,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本题结合豫剧的唱腔和适合演出的内容来补充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她的脸是离他那么近,她的衣裳是那么的干净光滑,她的唇是那么红,都使他觉得一种新的刺激,她还是那么老丑,可是比往常添加了一些活力。

这段文字中让祥子觉得与平时不大相同的“她”是______,“她”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的人。

(2)尼摩船长的潜艇在南极遇到了什么危险?他们是如何逃脱的?请简述该故事情节。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3)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山望远能让人心胸开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表达了豪情满怀、壮志凌云的豪迈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表达了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枯愧    幽寂   赤裸    紫藤萝

B. 遗憾    花苞   苦涩    不由得

C. 笼罩    涉足   缈小    指示灯

D. 花辫    懊丧   魂魄    苦涩涩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立/藏     过/仙露浆      轰轰烈/天崩地

B. 悔/就     止/忍俊不      血气方/提挈领

C. 头/潺     江/淅沥沥      祸不单/字里

D. 抖/香     挣/盘卧龙      垂垂老/名而来

 

查看答案

拓展阅读

同样的纬度,我国为何更冷?

唐 淼

现在的冬天越来越暖和了,但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地区比较起来,我国的冬天仍然是最寒冷的。

冬季,东北地区平均气温低至-20℃,其中最冷的地区,非漠河莫属。英国西海岸利物浦和我国漠河纬度基本相同,可是利物浦即使在冬季,每天清晨最低气温大都在0℃以上,港口也终年不冻,跟我国杭州、长沙温度相似,而漠河同时期气温竟然低至-30.9℃!

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所以温度越低。莫斯科位于北纬55度到56度之间,1月平均气温为-9.3℃,而我国沈阳位于北纬41度48分,纬度比莫斯科低得多,1月平均气温却是-11.5℃。

北方地区是如此,那么南方地区呢?古巴首都哈瓦那与我国广州市的纬度相似,而且两地都是冬季不下雪、四季常开花。但哈瓦那基本全年都是夏天,最强寒潮来临时也都还有9℃。而广州1月平均气温比哈瓦那低了8℃左右,且还有2.8天的有霜期,最低气温可以下降到0℃。

以此看来,我国冬季确实比世界同纬度上其他国家要寒冷。

事实上,在同样的纬度上,世界各地的温度往往不尽相同。把全球纬圈上各点的温度加以平均,叫作纬圈平均温度。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约要低14℃-18℃;黄河中下游偏低10℃-14℃;长江以南偏低8℃;就连华南沿海地区也偏低5℃左右。

处在同样的纬度范围内,为何我国的冬季温度比较低呢?

这一“祸首”就是频频南下的寒潮。冷空气最早大都来自北冰洋,然后经过西伯利亚得到加强。西伯利亚高原不但纬度高,而且海拔高,地处大陆内部,获得热量少,散热快,成为北半球寒冷中心。这里的盆地地形使气流不通畅,湍流交换弱,冬季,地面散热快,又处于周围山坡的环绕之中,冷气流沿着山坡下沉至盆地底部,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在高空西北气流的引导下,寒潮就会大爆发,并不断积累入侵我国。

寒潮来临时究竟有多强,对我国影响有多大呢?以上海为例,百年来曾经有两次大的寒潮来袭。第一次是1908年的4月,24日气温还高达31.6℃,人们纷纷身着短袖出行,第二天,经过冷空气的“洗礼”,气温居然下降到7.7℃。后来,温度降至6℃,在短短的两天中,人们经历了从夏季到冬季的转换。

第二次是1961年1月,21日气温为19.9℃,傍晚冷空气来袭,第二天气温降到10.1℃,第三天寒潮势头强劲,最低温降至-2.1℃,24日早晨,气温再创新低,达到-10.6℃。

寒潮来临往往引发多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可以说它对工农业生产和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很大,对农业、牧业、交通、电力甚至人们的健康都有一定影响。

(选自《北京日报》2017年2月9日)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内容理解与概括】

2.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说明文语言】

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约要低14℃-18℃。

4.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说明顺序及其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