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董洁是个优秀的演员,她把《...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董洁是个优秀的演员,她把《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惟妙惟肖

B. 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医院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C. 盐城风景区大纵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D. 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A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得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A项“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用在句子中不合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走进盐城沿海一望无际的滩涂湿地,你会强烈的感受到生命的原生状态。它远离都市的喧 (   ),保留着天然的清纯安宁,有时笼罩着淡淡的薄雾,饱含神韵和灵气,给人一种      (变化莫测 神秘莫测)的感觉。这里的天空,是那么的蓝,蓝的明亮剔(  )透,深邃悠远;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2)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处。(1分)

3)仿照文中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写出恰当的内容。(2分)

 

查看答案

名句及常识默写

(1)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龚自珍《 己亥杂诗  》)

(2)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6)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7)同样是送别诗,“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表达的离别的那种依依不舍、难舍难分之情;“ 海内存知己 _______________ ”更高一筹,多了一份豁达;“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还表明自己品德的高尚。

 

查看答案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我终于战胜了___________(胆怯、自卑、懒惰、粗心······)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张纸在空中飞扬,它飞过了一座座屋顶,飞过了栖息在树上的一只只鸟。“哈哈,我飞得比你们高。”这张纸得意洋洋地对鸟儿说。

风停了,纸片在天空中打了几个转,落在池塘里,一会儿沉了下去。

旁边的鸟儿感慨道:“看来要飞翔,还得靠自身的力量。”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回答下列小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将士怎样的复杂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走出阅读的“舒适圈”

梁媚

① 阅读是件令人享受的事情,但却不能一直抱着享受的态度去做这件事情。因为人总要掂起脚尖来,才能不断突破自身能力的天花板。

② 很多人在谈论一本书的时候,总爱用“好看”与否来衡量。对于那些以故事和情节取胜的作品而言,个人喜好固然是一条标准,但更多的书不能用读者的舒适与否来评判。如果仅仅将阅读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圈”,眼界和水平势必被自己的经验和偏见所囚禁。

③ 就我的阅读而言,也经历了一个“走出舒适圈”的阶段。大学期间,作为一名刚开始学习国际关系的学生,我的阅读偏好是现实主义相关的著作,并以此界定“好看”和“不好看”。慢慢地,我发现这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国际社会现象,于是,我开始努力克服自己“不舒服”的阅读感受,去完整阅读更多的其他领域的经典著作。.慢慢地,我的思想变得更开阔,对问题的理解也更深入,收获越来越多。尝到甜头之后,我开始努力地走出一个又一个阅读的“舒适圈”去获取更多新的、不同的知识。

④ 工作之后,职责需求推动着我更努力去吸收新的知识,以适应新的环境,承担更重要的任务,这又是一轮克服不舒适感的战斗。既要学习岗位上的一些新知识,又要把工作经验结合到理论中去重新学习,从初期的不适到逐步接受,再进展到学有所得,最后变成能享受这种学习。其实,在阅读中学习新理论、吸收新知识,都有一个形成舒适圈再打破舒适圈的过程,之后形成更大的舒适圈。随着圈子的扩大,脑中的内容越来越饱满,知识越来越丰富,能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⑤ 现实中,也有部分人不愿逃离自身的阅读舒适圈,不愿意看外面的世界。有的人自我定位就是“拿个铁饭碗,悠闲过日子”,不愿意在闲暇时间看一些需要“费脑”的书。这些现象皆源自于人们懒于改变、安于现状和害怕困难的本性。如果永远躲在舒适圈内,就好像每天走同一条路去上班,走起来熟悉且舒适,甚至闭着眼都能走到,可一旦老路被封,便没有新路可走。走出阅读的舒适圈,才能看到不寻常的景色,并找到到达目的地的新路线。

⑥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存在专业知识交融的现象,我们如果一味理头于自己的阅读舒适圈,长此以往,就会出现知识面窄、看问题片面、解决问题不得力的情况。要跟上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需要我们克服惰性、解放思想,通过更具“挑战性”的学习,疏解“本领恐慌”

⑦ 其实,阅读就是在舒适圈和走出舒适圈中来回的过程,我们可以选择舒适,但是不该一直选择舒适。

(摘自《人民日报》2016 年03月17日05 版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3.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

4.根据第⑤段画线句子,以“有的人”开头,为本段补充一个类似论据。

5.不仅阅读需要走出“舒适圈”,其实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走出“舒适圈”。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