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从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从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象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选自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1.“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四条理由,用下面的话解释明显不当的一项是(     )

A. 在工作中观察和了解职业的复杂性是有趣快乐的。

B. 在工作中奋斗而获得成就感是有趣而快乐的。

C. 在行业竞争中获胜是有趣而快乐的。

D. 在工作中可以思考各行各业的问题是有趣而快乐的。

2.不能证明“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是因为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他们为之奋斗,乐在其中。

B.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中外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浩气长存,自强不息。

C. 运动员训练时不叫苦不叫累,因为他们身入其中,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

D. 宇航员在进行失重适应训练时要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但伟大的使命感让他们坚持到底。

3.根据提示用原文句子填空,完成文段的论证思路。

作者首先摆出错误观点“__________”;接着列举了司空见惯的几件事例驳斥了错误观点,提出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的观点;然后列举了两等苦人,从而得出“___________”的观点,并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__________”的观点。

 

1.D 2.B 3.做工好苦呀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解析】 1.D项与“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不是太吻合。 2.B.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这些事例与 “正气和骨气”的有关,与本文观点不符。 3.论证思路:就是作者为了证明某个观点,先后都做了哪些事。其语言表述形式是:作者先......然后.......接着......再.......进而.......又.......然后.....最后,总结,得出.........(结论)(或者提出什么倡议等等)。论证的过程越复杂,步骤越多,这些词运用得越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③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④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⑤,工人削之,入木三分。

(选自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注释:①旷:王旷,王羲之之父。②笔说:论书法的书。③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④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⑤祝版:祭神的木板。

1.“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中“语”的意思与下列句中“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B. 欲语泪先流。

C.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D.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便    进。

3.通读全文,分点概括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

 

查看答案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⑴贤者能勿__________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⑶是亦不可以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⑵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下列对于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缺失的人不过是丧失他们的“本心”罢了。

B. 文中第 1 段所说的“有甚于生者”是指“不义”,“有甚于死者”是指“义”。

C. 本文采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无论是摆事实还是讲道理,都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这样论证全面而有力,说服力强。

D. 文章使用大量的排偶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有文采和气势。

 

查看答案

仿写句子。下面是《做人》小诗的第一节,请顺着诗意仿写一节。

做花一样的人

不一定艳丽娇艳

但必须芬芳四溢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写好作文,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逐渐养成留心观察和积累写作材料。(将“留心”改为“用心”)

B. 只要一听到节奏强劲的音乐,他时常会随着节拍舞姿优美地跳动起来,原来他竟然是个深藏不露的舞迷。(将“时常”换为“就”)

C.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改“关键在”为“取决”)

D. 语文课堂其实就是缩微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删去“将来”)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教材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B. 人—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C.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手足无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D.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