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三)小扇轻摇的时光 丁立梅 放暑假了,母亲一直盼望我回乡下住几天。她知道我打小...

(三)小扇轻摇的时光

丁立梅

  放暑假了,母亲一直盼望我回乡下住几天。她知道我打小就喜欢吃些瓜呀果的,所以每年都少不了要在地里种一些。待我放暑假的时候,那些瓜呀果的正当时,一个个在地里静静地躺着,十分诱人,专等我回家来吃。

  天气炎热,我懒在空调间里怕出来,回家的行程一拖再拖。眼看着假期已过一半了,我还没有回家的意思。母亲沉不住气了,打来电话说:“你再不回来,那些瓜果都要熟得烂掉了。”

  再没有懒下去的理由了。于是带着儿子,顶着烈日,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小村庄。

  村里的人是看着我长大的,看见我,亲切得如同自家的孩子,远远地就递过话来:“梅,又回来看妈了?”我笑着答应。就听到他们在背后说:“这孩子真孝顺,一点不忘本。”我心里涌满羞愧。我其实什么也没做啊,只是偶尔把自己送回来给想念我的母亲看看,就被村里人夸成孝顺了。

  母亲知道我回来,早早地把瓜摘下来,放在井里面冰着——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梨瓜和香瓜。母亲又把家里唯一的一台大电扇搬到我儿子身边,给他吹风。

  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母亲兴奋地说:“地里面结得多着呢,你多呆些日子,保证你天天有瓜吃。”我笑笑,有些口是心非地说:“好。”儿子却在一旁大叫起来:“不行不行。外婆,你家太热了!”

  母亲诧异地问:“有大电扇吹着还热?”

  儿子不屑了,说:“大电扇算什么?我家有空调。你看你家连卫生间还没有呢。”

  我立即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儿子,对母亲笑笑:“妈,别听他的,有电扇吹着,不热的。”

  母亲没再说什么,走进厨房,去给我们忙好吃的了。

  晚饭后,母亲把那台大电扇搬到我屋里,有些内疚地说:“让你们热着了,明天你就带孩子回去吧,别让孩子在这里热坏了。”

  我笑笑,执意要坐在外面纳凉。母亲先是一愣,继而脸上写满笑意她忙不迭地搬了躺椅到外面。我仰面躺下,望着天空,手上拿一把母亲递过来的蒲扇,慢慢摇着。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里静静地开放。月亮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寂静的小院。恍惚间,月下有个小女孩儿,手拿小扇儿,追扑流萤。依稀的,都是儿时的光景啊。

  母亲在一旁开心地说着话,唠唠叨叨的,都是些让她怀恋的旧时光。母亲在那些旧时光里沉醉。

  月色如水,我放松的心似水中的一根柔柔的水草,迷迷糊糊地就睡过去了。母亲的话突然喃喃地在耳边响起:“冬英你还记得不?就是那个跟男人打赌,一顿能吃二十个包子的冬英。”

  “记得,长得粗眉大眼的,干起活儿来,大男人也赶不上她。”

  “她死了。”母亲语调忧伤地说,“早上还好好的,还吃两大碗粥呢。准备去地里锄草的,还没走到地里呢,突然倒下,就没气了。”

  “人啊!”母亲叹一声。

  “人啊!”我也叹一声。心里面突然警醒:这样小扇轻摇,与母亲相守的时光,一生中能有几回呢?暗地里打算好了:明天,是决计不回去的了,我要在这儿多住几天,好好把握这小扇轻摇的时光。

1.文章标题“小扇轻摇的时光”具体指什么时光?

2.下面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做具体赏析。

(1)母亲先是一愣,继而脸上写满笑意,她忙不迭地搬了躺椅到外面。

(2)月色如水,我放松的心似水中的一根柔柔的水草,迷迷糊糊地就睡过去了。

3.选文中叙写冬英这一人物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

4.仿句,模仿下列句子的句式和内容,补写两句,继续渲染夏夜的宁静闲适。

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里静静地开放                             

 

1.一是指充满天真快乐的童年时光;二是指与母亲相守的美好时光。 2.(1)母亲的神情、动作描写,写出母亲对“我”执意到外面纳凉去主动陪伴她的举动感到意外和欣喜。(2)比喻手法,把我放松的心比作柔柔的水草,写出我沉醉于乡村月夜时的那种舒服与惬意心情 3.示例一:不能删去;正是这一人物使“我”转变了第二天就回城的想法,引发了“我”对人生苦短的思考,提醒“我”要珍惜与母亲相守的时光。 示例二:可以删去:删去后不影响情节的完整;冬英的故事令人伤感,冲淡了全文营造的美好温馨的氛围。 4.示例:蟋蟀在角落里唧唧啾啾地吟唱,丝瓜藤在午夜静静地缠绕。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标题的含义。可以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去分析。表层含义即字面意思,在文中的含义;深层含义是蕴含的比喻、象征的意义。本题“小扇轻摇的时光”在文章中具体指自己充满天真快乐的童年时光,也指与母亲相守的美好时光。 2.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表现的情境等。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注意作者的情感)。本题(1)从动作和神态描写的角度结合内容分析;(2)句从运用的比喻的修辞角度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答。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类试题实际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在答题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来谈理由,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论说有力。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4.试题分析:仿写试题考查语言表达与应用。解答时,①首先分析结构找到仿点。每一个仿写题给出的例子都有一定的格式,确定句式仿格调;②然后要研究例句仿修辞,看例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③看清要求定主题。仿写句子在内容上要与例句相一致。本题注意:宁静闲适的意境;拟人的修辞;内容动植物结合;句式“……在…… ……地……”。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节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

注释:①癸丑是当时的年份(公元353年)②会稽(kuài jī):郡名,今浙江绍兴。③山阴:当时的县名。④修禊(xì)事也:禊:一种祭礼。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⑤映带,映衬、围绕。⑥流觞(shāng)曲(qū)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觞:酒杯。⑦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⑧骋(chěng):放开,敞开。⑨极:穷尽。⑩信:实在。

1.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选段中“茂林修竹”和“修禊事也”,两句中的“修”意思应该是不一样的。

B. 选段中“毕至”的“毕”,“少长咸集”的“咸”,以及我们学过的“水皆缥碧”中的“皆”,都应该解释为“都”。

C. 选段中“又有清流激湍”和我们已学过的“急湍甚箭”中的“湍”,意思是不一样的。

D. 选段中“岁在癸丑”和诗歌“终岁常端正”中的“岁”都可解释为“年”。

2.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选段描写景物的句子有“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B. 选段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

C. 选段抒发了王羲之和他的朋友、亲人们赋诗饮酒,欣赏美景的快乐心情。

D. 选段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一句,可看出王羲之一行人因为没有丝竹管弦助兴,很是遗憾。

 

查看答案

(一)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互相轩                 (2)窥谷忘              

(3)泉水                 (4)鸢飞天者            

2.解释下列句子。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文章中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3分)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答谢中书书》)

(2)□□□□,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5)□□□□□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6)□□□□□,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7)两岸连山,□□□□。(《三峡》)

(8)写景抒情是古诗中常用的写作手法,唐代诗人们也喜欢用“美景”来渲染“思乡”这个永恒的主题。如崔颢在《黄鹤楼》中以登楼所见的明丽的江景“□□□□□□□,□□□□□□□”,引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再如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描摹的江上月景“□□□□□,□□□□□”,宛若仙境,却又平添乡愁。

 

查看答案

根据上下文意和拼音,在句内括号中填入合适的词语。

(1)春风微醺,暖日融融的日子里,最是让人容易yān yān yù shuì(        )

(2)多少如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家,dān jīng jié lǜ(      ),不断探索,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3)刘慈欣的《三体》,让我们对hào hàn(    )的宇宙,更加敬畏。

(4)埃德加·斯诺笔下的红军将领们对全身心投入的革命事业chóu chú mǎn zhì(     )。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是(      )

A. 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B.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C.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风的帆。

D. 风太大了,地都被揭掉了一层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