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①,暮春之初,会于会稽②山阴③之兰亭,修...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节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

注释:①癸丑是当时的年份(公元353年)②会稽(kuài jī):郡名,今浙江绍兴。③山阴:当时的县名。④修禊(xì)事也:禊:一种祭礼。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⑤映带,映衬、围绕。⑥流觞(shāng)曲(qū)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觞:酒杯。⑦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⑧骋(chěng):放开,敞开。⑨极:穷尽。⑩信:实在。

1.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选段中“茂林修竹”和“修禊事也”,两句中的“修”意思应该是不一样的。

B. 选段中“毕至”的“毕”,“少长咸集”的“咸”,以及我们学过的“水皆缥碧”中的“皆”,都应该解释为“都”。

C. 选段中“又有清流激湍”和我们已学过的“急湍甚箭”中的“湍”,意思是不一样的。

D. 选段中“岁在癸丑”和诗歌“终岁常端正”中的“岁”都可解释为“年”。

2.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选段描写景物的句子有“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B. 选段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

C. 选段抒发了王羲之和他的朋友、亲人们赋诗饮酒,欣赏美景的快乐心情。

D. 选段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一句,可看出王羲之一行人因为没有丝竹管弦助兴,很是遗憾。

 

1.C 2.D 【解析】选自《兰亭集序》作者:王羲之 年代:东晋 1.试题分析: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C项里的两个“湍”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急流,湍急的水流”。故答案为C。 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理解能力。盛会的内容为“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盛会“虽无丝竹管弦之盛”是从反面加以衬托,更加突出表达了赏心悦目之情。故答案为D。 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初,为了修稧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举办了聚会。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峰和险峻的山岭,有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飘流水上,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互相轩                 (2)窥谷忘              

(3)泉水                 (4)鸢飞天者            

2.解释下列句子。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文章中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3分)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答谢中书书》)

(2)□□□□,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5)□□□□□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6)□□□□□,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7)两岸连山,□□□□。(《三峡》)

(8)写景抒情是古诗中常用的写作手法,唐代诗人们也喜欢用“美景”来渲染“思乡”这个永恒的主题。如崔颢在《黄鹤楼》中以登楼所见的明丽的江景“□□□□□□□,□□□□□□□”,引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再如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描摹的江上月景“□□□□□,□□□□□”,宛若仙境,却又平添乡愁。

 

查看答案

根据上下文意和拼音,在句内括号中填入合适的词语。

(1)春风微醺,暖日融融的日子里,最是让人容易yān yān yù shuì(        )

(2)多少如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家,dān jīng jié lǜ(      ),不断探索,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3)刘慈欣的《三体》,让我们对hào hàn(    )的宇宙,更加敬畏。

(4)埃德加·斯诺笔下的红军将领们对全身心投入的革命事业chóu chú mǎn zhì(     )。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是(      )

A. 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B.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C.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风的帆。

D. 风太大了,地都被揭掉了一层皮。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矛盾的《白杨礼赞》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借白杨树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和意志。

B. 北魏思想家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和地理学家郦道元的《三峡》都写到了山水之景,但两人在文中的情感及表达略有不同,前者陶醉愉悦之情直接抒发,后者热爱赞美之情暗含景中。

C.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有“五律”和“七律”之分,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全诗通押平声韵。比如五律《使至塞上》,押“an”韵,颈联是“征蓬出汉塞,大漠孤烟直”。

D. 新闻按照体裁可以分为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有时可以根据文章主要的表达方式,进行判断,比如《“飞天”凌空》全篇以记叙为主,则归入通讯类新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