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中华经典诗词是个广袤、深邃、绚丽多彩的世界。这里有...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中华经典诗词是个广袤、深、绚丽多彩的世界。这里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闲淡宁静,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恢弘壮阔。她如甘霖滋润着干的心田,如花朵点zhuì(     )了寂莫的生活。走进这个世界,能提高我们的情操,诗化我们的生活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点zhuì______ ②干_______  ③深邃_______

(2)文中有一个含有错别字的词是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3)文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句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缀 hé suì 寂莫 寂寞 引用 比喻 走进这个世界,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诗化我们的生活。 【解析】试题分析:(1)和(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邃”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字形题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寞”是上下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引用;“她如甘霖滋润着干涸的心田”是比喻。(3)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改为“能陶冶我们的情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君不见下渝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③回乐峰前沙似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

⑤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2)默写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后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你记忆的海洋中,一定有无数起起落落的浪花:一件难以忘怀的事,一个记忆深刻的人,一处令人心潮起伏的风景,一份让你珍重收藏的情谊,乃至一首歌、一张书签、一声问候、一种味道,都是你心灵深处的美丽风景,请以《记忆中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补充文题,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名、地名;

(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查看答案

记叙文阅读

数尽花朵一生香

包利民

①少年时家在县城边缘,一座小小的院落,是厢房,阳光的脚步每天只有很短暂的时间走进屋里。母亲在院子里辟出一块儿空地,每年都种满了花。屋后是两棵樱桃树,每到黄昏,那些初开的花儿和细密的枝,便将斜阳割划得支离破碎,映在窗上的晚霞也浸染了馨香,一如那些朴素的岁月。

②每年晚春到初夏,院子里的花儿刚刚结蕾欲绽时,邻家的女孩便站在板墙前,仔细地看那些在风中摇曳的花蕾,眼睛清澈得如五月的蓝天。当花儿初绽,十一岁的她便开始指点着数那些花朵,那时花朵较少,她数得轻松,脸上的微笑也如初放的花儿。当花儿次第开放,她便数得费劲了,于是慢慢地走进我家的院子,站在花丛中,继续去数。整个花期,每天她都会来数上一会儿,有时风停雨后,她也会看一看被吹落了几朵。她有一个本子,每天数完,都会记在上面。

③她不上学,每天呆在家里,似乎有我家的花儿相伴,她过得很高兴。春天时我会告诉她,这花儿是越数越多的,到最后肯定数不过来。她却不在意,数到快秋天,她会拿着那个小本子对我说:“你看,现在是一天比一天少了!”花落的时节,她除了数枝上的花儿,还会数落到地上的,然后她就怎么也算不明白,便让我帮忙,如果落地的和枝上的加在一起,和昨天的数不同,她就会继续重数。我便给她讲,落了的花可能随风刮走了,也可能被泥土埋上了,她听得似懂非懂,却依然固执地每天数着。

④有一天大雨,雨停后女孩没有来,一直到了傍晚,我正在院子里站着,忽见邻家夫妇抱着女孩回来了。女孩身上湿透,腿也摔掉一大块皮,手上还拿几株从地上拔出来的花儿。听她妈妈说,眼看着要下雨了,她就跑出去了,雨停了也没回来。他们出去找了许久,才在街上找到。原来女孩去了附近的公园,回来时却找不到家,一直在街上转悠,下雨时吓得不知道躲避,问她去做什么她也不说。我想,这个傻丫头不会是去公园里数花了吧。

⑤第二天,女孩一瘸一拐地来了,拿着她的小本本。她有些沮丧,说昨天没数,说昨天拔来的花全死了。我告诉她,昨天我替她数过了,她很惊喜,一笔一划地将数字记下来。然后她告诉我,这些天总下雨,花儿落得越来越多了,她想起妈妈以前带她去公园,看到那里许多开着的花,就想着拔几棵回来栽上,这样花朵就又多了。说完,她继续数花朵,神情专注而认真。

⑥而我站在那里,心底涌起一阵感动。那个时候,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的黑暗,高考落榜,境遇黯淡,每天独对那些纷纷开且落的花儿,心情也随着不停地起落。而这个小小的女孩,她的固执,她的清澈,却有着无声无息的力量。直到今天,才在我心底积累起不可抑制的感动,还有一种希望在酝酿。

⑦第二年我上大学走后,邻家女孩也开始上学了,十二岁,读一年级。她出生后,智力发育缓慢,比别的孩子要晚发育三四年的样子。我上大学的那几年,每次回来,都会发现她的惊人变化。她读到三年级的时候,便已经自学完了整个小学的课程,跳级上了初中。再后来,我毕业后,听说她初中读了一年就上了高中。人们都说她是神童,可是谁又知道神童的背后经历了多少痛苦的挣扎。

⑧许多年过去,也总是会想起那个数着花朵的女孩身影,想起那清澈如水的目光,心便会于世事沧桑中柔软起来。仿佛有着一种能穿透岁月的温暖,总能焐热生命中的许多苍凉。

⑨有一年回到老家的县城,特意去了曾经的平房所在,已是面目全非,我沿着记忆的脚步,茫然地看着眼前的高楼大厦,目光溯着时光的潮流而上,依然能看到多年前的小小院落。忽然发现,有一个女子同样在这里徘徊,她走到我面前,仔细看了看我的脸,便惊喜地叫了声“哥哥”。是当年的小女孩,她也来这里看看曾经的一切,她说最想念的就是我家院子里的那些花儿,她的那个小本子一直珍藏着,那是她最初的坚持,也是最初的快乐,也会是她一生的馨香。

⑩可是,她却不知道,除了那些花儿,她小小的身影,曾给了我更多的希望,让我在尘世的天风海雨中,一直坚持,坚持。

1.细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当花儿初绽,十一岁的她便开始指点着数那些花朵,那时花朵较少,她数得轻松,脸上的微笑也如初放的花儿。

(2)文章题目“数尽花朵一生香气”有什么含义?

2.请用两个词概括文中女孩的形象特点。

3.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本文理解或感悟。

 

查看答案

(三)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无与为乐者(思念)    B.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

C. 与余舟一(小草)    D.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酒杯)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相与步中庭   天将降大任是人也

B.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 余强饮三大白别   学不思则罔

D. 姓氏,是金陵人     门人甚众

3.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 甲文第二、三句中“遂”“亦”的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 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D. 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

4.把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分别在原文中找一个字填空。

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     ”,乙文着重“     ”。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水尤清  (2)俶尔远逝  (3)犬牙差互  (4)乃记之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 第一、二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4.第四段划线句流露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