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

文言文阅读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水尤清  (2)俶尔远逝  (3)犬牙差互  (4)乃记之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 第一、二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4.第四段划线句流露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1)寒冷。(2)忽然。(3)像狗的牙齿一样。(4)离开。 2.(1)阳光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2)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长久停留。 3.C 4.孤凄悲凉 【解析】选自《柳河东集》 作者:柳宗元 年代: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该首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此题中要注意“差互”是名词做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的意思。 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澈”“影”“以”“清”“居”是此题中的关键词,一定要解释准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3.本题考查对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项错误。写潭中小鱼,这是本文的最精彩之笔。“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这句话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既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又写了水的清澈。 4.本题考查对中心的把握,结合文章的背景分析作者的心境。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意思是: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由此可见,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的孤寂悲凉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鉴赏

旅夜书怀①

唐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②独夜舟。

星垂③平野阔,月涌④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唐代宗永泰元年正月,杜甫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此诗约为途中所作。②危樯:高耸的桅杆。③星垂:星星低垂。

④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1.诗歌的首联写了                  等景物,营造了一种      的意境。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历来为人称道,《茧斋诗谈》评价这两句“气象极佳,极失意事,看他气不萎靡,此是骨力定。”请你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对这一联做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1周年,我们班将开展一次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

(1)【妙解汉字】“武”与战争密切相关,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戈”也与战争有关,请你推断出它的字义:        

(2)【品味文化】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出一句相对完整的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并列举一部课外阅读过的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

古诗词:                 小说:            

(3)【抒写心灵】活动中,同学们自主搜集材料,创办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专刊,他们设计了一些栏目,请仿照栏目一和栏目二,再设计一个栏目,并概括内容。

【栏目一】:浸着血与泪的往事。

内容:收录熟悉的战争故事,触目惊心的历史惨剧,并配有图片。

【栏目二】:战争智慧,是杀戮还是自杀?

内容:收录战争诗词、军事成语、名人名言,兵法谋略等内容。

【栏目三】:                       内容:                

 

查看答案

课文默写。

(1)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 。  (2)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

(3)《游山西村》中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难时生出希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体现作者体察人间冷暖、兼天下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下兰牙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

(6)为什么我的眼泪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_______ (体裁)集,是他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你最喜欢读的是其中的《_______________》。

(2)她出身寒微,相貌平平,看似柔弱而内心刚强,极具韧性。她说,“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因为我们是平等的。”“她”指的是______ (人名),是_____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塑造的人物形象。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爱这土地》的作者纪弦,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

B. 《长城谣》的作者席慕容,当代作家,诗人。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文笔极美。

C. 《故乡》的作者鲁迅,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D. 志贺直哉,日本评论家,日本“白桦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小说之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