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星期要送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实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1.“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他所担任的功课”中的“这样”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段“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

3.“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我”因何“吃了一惊”?“我”又因何“感到一种不安”?

 

1.“这样”是指“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尾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也都一一订正。 2.四件事: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图,了解裹脚。 3.“我”“吃了一惊”是因为藤野先生竟然为一个外国留学生细心地添改讲义;“我”“感到一种不安”是因为讲义错误太多,让先生费神费心。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代词的指代内容。首先要找到问题出在文章的何处,然后通过对上下文内容的理解,找到答案区域。问题出自选文的五自然段的段末,那么答案即在上文“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2.试题分析:情节概括题。通读全部选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组织语言时,最好以藤野先生为陈述的主体。概括藤野先生与“我”之间发生的事件。 3.试题分析:考查人物的心理变的原因。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首先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事件中分析人物的心理,注意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人物的心理变化是由情节决定的,是随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此题藤野先生竟然为一个外国留学生细心地添改讲义的情节使我“很吃一惊”;自己记的讲义错误太多,让先生费神费心的事件让我很不安。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________(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________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6月至10月在我国_______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________的真实情况。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1)仍怜故乡水,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2)老骥伏枥,________。(曹操《龟虽寿》)

(3)________,千丈见底。________,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4)王绩的《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郦道元的《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衬托出山势雄浑高耸,给人以壮丽绚美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交代时间、地点,以及人物心情。“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B.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一联由景生情,形象鲜明,诗人凭栏远望,故乡却为雾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的形象仿佛可见。

D.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之水情深义重,恋恋不舍。诗人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娴熟 滞留 鹤立鸡群 催枯拉朽    B. 缅怀 胆怯 油光可鉴 和颜悦色

C. 轮廓 泻气 筋疲力尽 抑扬顿挫    D. 劳碌 教诲 正经危坐 一丝不苟

 

查看答案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sài)     发(bān)     锐不可(dǎng)

B. 然(qiǎo)    首(qiào)    屏息声(liǎn)

C. (jūn)     (pāo)     痛疾(wù)

D. 农(diàn)    责(jié)     无消息(yǎo)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