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________(作者)写的...

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________(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________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6月至10月在我国_______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________的真实情况。

 

①埃德加·斯诺 ②纪实 ③西北革命根据地 ④共产党和红军 【解析】试题分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填空。

(1)仍怜故乡水,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2)老骥伏枥,________。(曹操《龟虽寿》)

(3)________,千丈见底。________,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4)王绩的《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郦道元的《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衬托出山势雄浑高耸,给人以壮丽绚美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交代时间、地点,以及人物心情。“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B.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一联由景生情,形象鲜明,诗人凭栏远望,故乡却为雾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的形象仿佛可见。

D.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之水情深义重,恋恋不舍。诗人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娴熟 滞留 鹤立鸡群 催枯拉朽    B. 缅怀 胆怯 油光可鉴 和颜悦色

C. 轮廓 泻气 筋疲力尽 抑扬顿挫    D. 劳碌 教诲 正经危坐 一丝不苟

 

查看答案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sài)     发(bān)     锐不可(dǎng)

B. 然(qiǎo)    首(qiào)    屏息声(liǎn)

C. (jūn)     (pāo)     痛疾(wù)

D. 农(diàn)    责(jié)     无消息(yǎo)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游白水书付过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洛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差不多,大概)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东西从上往下送)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悬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水波)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也叫油柑,食用)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其源殆可熟物:                (2)山而东:

(3)折处辄潭:                  (4)影颓然:

(5)不复甚:                    (6)以付过:

2.翻译句子:山悬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3.请写出作者与其幼子苏过出游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到家的时间。

时间: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潭中水?

5.作者为什么会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