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做个自尊自爱的人 高深 (1)自尊自爱的人不可不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做个自尊自爱的人

高深

(1)自尊自爱的人不可不读《庄子》。

(2)庄子是我国古代的圣哲。他在靠编草鞋度日的贫困处境中,心胸却出奇的博大,向往的是大鹏振翅翱翔于九万里碧空。当诸多圣贤在那里没完没了地向君王和诸侯们说教怎样“治人”的时候,庄子却背对君主面向大众,虔诚而又恳切地劝告平民百姓如何自救与解脱,如何在一片喧嚣中保持心灵的淡泊与宁静,如何在丑恶多罪的环境中树立起内心世界的自尊与自爱,以不丧失人的本性。

(3)自尊与自爱是一个人生存和成功的最雄厚的资本;也是作为一种到达理想境界和成就一切伟大事业的力量源泉。自尊更多是从“尊重别人”那里获得的赠品;自爱则是从自己一生实践中结的果实。自爱不仅仅是爱自己的身家性命,尤其是爱护自己的声誉和品德。不论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或是自己一个人独处,都能以很高的品格管束自己,不与任何卑劣的事情挨边,不可告人之事不为,这便是一个人从内到外坚守着自爱。

(4)生活中有无数陷阱和深渊,不自尊自爱的人,将掉入自己给自己设下的最可怕的陷阱和深渊。那些贪官们是典型的不知自尊自爱的人。由于早些年的某些业绩或才华,或是由于曾经做过某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赢得了人民的爱戴,让他们去掌握一定的权力,可是他们自己并不真正爱戴自己,突出的表现是:个人欲望膨胀,无限放大一己之私,为金钱敢于铤而走险,贪赃枉法,索贿受贿,成捆成捆地捞钱,吞噬人民的血汗,结果落个身败名裂。难道这“陷阱”“深渊”不都是他们自己给自己设下的吗?

(5)“深爱自己者将无敌。”爱自己的人总是那些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例如对待权力,他们总是能认清自己到底有多大权力,是谁给的权力,要用这些权力去做什么事情,为谁去谋福祉。但是能完全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英国记者,文学家切斯特顿在《正统》一文中说:“一个人可以理解宇宙,但永远无法理解自我;自我要比任何一颗星更遥远。”人苦不自知呀。贪官们就是不自知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因此不为人民干好事,反而干坏事。对这些不自知也就不自尊自爱的权力者,人民不仅要收回权力,而且要给他们严厉惩处。这就叫做“不知自爱反是自害”。

(6)自爱是叫人严于律己,爱护自己的人格、名誉、地位,从而使自己自觉、自制、自尊、自重、自强,直至达到人生的崇高境界。但是自尊自爱应杜绝“过度”,不要忘记了尊重别人和爱别人,尤其不要把自尊自爱与“自私”混同了。自尊自爱不是要你把自己看得比谁都高贵,比谁都完美,比谁都有功劳,比谁都了不起。一个真正懂得自尊自爱的人,也必然懂得尊重人和爱人。

(7)爱自己的人首先是那些战胜自己的人,战胜自己的私心,用爱心的甘泉去灌溉所有焦渴的土地。“爱我”与“忘我”是辩证的统一。一个人只有在忘却自我的时候,才可能全心全意地服务于社会,有益于人民。这种“服务”和“有益”自然会赢得社会与人民对你的尊重和爱戴。所以说想让别人尊重你,必须先尊重别人;想让别人爱你,必须先爱别人。自尊和尊人,自爱和爱人,看来像是两回事,实际上是一回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说说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举例并说明它的作用。

3.下面两则材料中的人物的生活态度是否适合给本文做论据?说说理由。

【材料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材料二】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做个自尊自爱的人 2.对比论证。例如:第3段与第4段,分别从正反两方面对“自尊与自爱”与“不自尊自爱”进行对比,突出论证了只有“自尊自爱”的人,才能到达理想境界和成就一切伟大事业,论证充分有说服力。 3.适合。陶渊明与宋濂虽然都是在贫寒中生活,但这是他们自己追求的大爱生活,无论体力劳作还是生活拮据,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自尊自爱,所以这是一种真正的自尊自爱,适合做文章的论据。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总结。中心论点的总结有以下方法:一是在原文中找,二是根据内容自己概括。中心论点在文中的位置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文章题目,二是文章开头,三是文章结尾。本文题目“做个自尊自爱的人”即文章的中心论点。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的把握能力,其实是对作品的整体感悟能力的考查。中心论点需要自己概括论点时要注意论点的完整性,应该用一个能表示简明判断的完整的句子来表达。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结合文章内容和论点套用格式即可。文章第3段与第4段,分别从正反两方面对“自尊与自爱”与“不自尊自爱”进行对比,这是对比论证。 3.此题考查学生对论据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种类型的题目时,首先确定中心论点是什么,再看论据讲的内容是否能证明中心论点。陶渊明与宋濂虽然都是在贫寒中生活,但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自尊自爱,这是他们自己追求的大爱生活,无论体力劳作还是生活拮据。所以这是一种真正的自尊自爱,适合做文章的论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喝得很慢的土豆汤

肖复兴

①那天下午两点多钟,我和妻路过北大,因为还没有吃午饭,突然想起儿子曾经特意带我们去过的一家生意很红火的朝鲜小饭馆,便去了这家小饭馆。

②因为不是吃饭点儿,小馆里空荡荡的,一个胖乎乎的小姑娘笑着问我们吃点什么。我想起上次儿子带我们来,点了一个土豆汤,非常好吃,很浓的汤,却很润滑细腻,特殊的清香味儿,撩人胃口。不过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我忘记是用鸡块炖的还是用牛肉炖的了,于是便对凄予嘀咕:“你还记得吗?”妻子也忘记了。没想到,小姑娘这时对我们说道:“上次你们是不是和儿子一起来的,就坐在里面那个位子?”

③我和妻子都惊住了,她居然记得这样清楚!更没想到的是,她接着用一种很肯定的口气对我们说:“那次你们要的是鸡块炖土豆汤。”我开玩笑地对她说:“你就这么肯定?”

④她笑了:“没错,你们要的就是鸡块炖土豆汤。”我也笑了:“那就要鸡块炖土豆汤。”

⑤刚才和小姑娘的对话,让我在那一瞬间都想起了儿子。A思念,一下子变得那么近,近得可触可摸,仿佛一伸手就能够抓到。 B两个多月前,儿子要离开我们去美国读书,临走前特意带我们来到这家小馆,特别推荐这个鸡块炖土豆汤,所以,那一次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很慢,临行密密缝一般,彼此嘱咐着,一直从中午喝到了黄昏。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土豆汤里了。

⑥事情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这个小姑娘居然还能够如此清楚地记得我们坐的具体位置,而且还记得我们喝的是鸡块炖土豆汤,这确实让我百思不解。汤上来了,我问小姑娘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她笑笑,望望我和妻子,没有说话,转身离开。

⑦我抿了一小口,两个多月前的味道和情景立刻又回到了眼前,熟悉而亲切,仿佛儿手就坐在面前。

⑧那天下午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临走的时候,我忍不住又问小姑娘,她还是那样抿着嘴微微笑着,没有回答。

又过了好几个月,树叶渐渐变黄了,天也渐渐地冷了。一天下午,还是两点多钟,我去中关村办事,那家小馆,那个小姑娘,和那锅鸡块炖土豆汤,立刻又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似的,闯进我心头。离这不远,干吗不去那里再喝一次鸡块炖土豆汤?

⑩因为不是饭点儿,小馆依然很清静,不过里面已经有了客人,一男一女正面对面坐着吃饭,蒸腾的热气弥漫在他们的头顶。背对着我坐着的是一个年龄颇大的男子,走近了,我发现那个女的,就是那个胖乎乎的小姑娘。她也看见了我,向我笑笑,算是打了招呼。那男的模样长得和小姑娘很像,不用说,一定是她父亲。

⑾我要的还是鸡块炖土豆汤。因为炖汤要一些时间,我走过去和小姑娘聊天,看见他们父女俩要的也是鸡块炖土豆汤。我笑了,她也笑了。我问:“这位是你父亲?”她点点头,有些兴奋地说:“刚刚从老家来,我和爸爸都好几年没有见了。”“想你爸爸了?”她笑了,她的父亲也很憨厚地笑着。

⑿难得父女相见,我能想象得出,一定是女儿跑到北京打工好几年,终于有了一次父女见面的机会。我不想打搅他们,但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我忽然明白了,这个小姑娘当初为什么一下子就记住了我们和儿子,记住了我们要的鸡块炖土豆汤……

⒀那一个下午,我的土豆汤喝得很慢。我看见,小姑娘和她爸爸那一锅土豆汤也喝得很慢。亲情,在这一刻流淌着,浸润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

(原文有改动)

1.文中第五段A处画线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2.作者写到“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土豆汤里了”,根据上下文,请你具体说出其中有哪些味道。

3.文章第⑤段中B处画线句子采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

4.第⑨段中划曲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文中最后一句“亲情,在这一刻流淌着,浸润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理解。

 

查看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乙】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赵王曰:“寡人不好兵。”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

注: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 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 ③孟贲(bē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长跪而之    谢:____________        ②寡人矣       谕:____________

③亲尝教以    兵:____________        ④许由无天下之累  累: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夫专诸刺王僚也     今王既受先王

B. 公亦闻天子之怒乎   臣亦以兵说魏昭王

C. 休祲降天           时宿

D. 士必怒             王无兵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为劝谏君王,唐雎和郑同劝谏方式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面划线的语句在表达上存在问题,请加以修改。

进入数字化时代后,汉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过去的手写演变成键盘输入、语音输入等。很多人在长期使用新的输入方法后,出现了提笔忘字和书写不够规范。

修改后的语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这学期,我们又开始了新的语文之旅,我们在北国领略惟余_______莽的雪景,在静谧的深夜qīng_______听星星变奏曲,在傅雷的家书中感受一个父亲对儿子的_____犊之情,在雨果的故乡欣赏伏尔泰ruì_____智的微笑……一篇篇精英的课文,是一道精彩的风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