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给雅各布神父的信 阿 遥 (缩写) ①女囚蕾拉坐在...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给雅各布神父的信

阿 遥 (缩写)

①女囚蕾拉坐在典狱长对面,一脸漠然。

②“服刑12年没有外出,也不曾申请外出,也没有家人前来探望,要是能离开,蕾拉,你准备去哪儿?” 典狱长说。

③“我以为会被关一辈子。”

    ④“你被假释了,”典狱长拿出一封信,“雅各布神父在寻找助手,而你需要住的地方。你能去哪儿?难道去你姐姐家?”听到这句话,蕾拉神色黯然。

  ⑤几天后,蕾拉提着小皮箱来到雅各布神父住处,这是一所坐落在乡间的破旧大宅。神父早早准备了下午茶。蕾拉发现,雅各布神父是个年已耄耋(mào dié,八九十岁)的盲人。

  ⑥每天中午,邮差都会骑着自行车前来,喊着:“给雅各布神父的信!”神父总是按时走到门口,从他手里接过一叠信。然后他和蕾拉来到后花园,坐在藤椅上开始工作。蕾拉拆开信,面无表情地朗读,“亲爱的雅各布神父,我的孙子快退伍了,不知他是否能找到工作和志向,我总是担忧,请为他祈祷。”神父背诵圣经里的段落,请蕾拉抄写在信笺上,作为回信。之后,蕾拉把来信叠好放到神父床底下,那里已经塞满了信,之后把回信贴上邮票,交给邮差。

  ⑦蕾拉不能理解神父对这些来信的热情,她追问神父保释自己是否只是为了显示权利,神父淡淡地说,自己只是上帝行善的工具。

⑧时间慢慢过去,蕾拉对工作越来越消极。有时收到信后,她将其中的一大半扔进院子里的水井。神父有些失落,“就这么几封?”蕾拉不耐烦地读着信,并故意隐去写信者的信息,可神父常常准确无误地说出写信人的名字和地址,“有些人只写一次信,有些人写好几次,还有些人……他们的信从未间断。”他意味深长地说。

⑨“最后一封。”蕾拉不耐烦地打断他的话,信封里有一叠钱,她吃惊地睁大眼睛。“亲爱的雅各布神父,我已安然抵达北方,孩子们正在跟外婆玩耍,他们再度展现笑容,因为不用再担惊受怕……谢谢您对我伸出援手,慷慨解囊,这么多钱我用不了。我知道就算我没有要求,您也会为我们祷告。”神父含着泪笑了,他告诉蕾拉,为了帮助这个饱受家庭暴力的女人,他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借给了她。把钱放回储蓄罐时,蕾拉犹豫了许久。

⑩又是几周过去,邮差带来的信越来越少,好几次他都故意绕开神父的房子,他们再也听不到悠扬的喊声,“给雅各布神父的信!”

神父一天比一天失落。蕾拉反而十分坦然,“就算没收到信,也没人会死。”她只是无法理解,神父为什么要住在这个一下雨就到处漏水的旧房子里。“政府给我安排住宅,但是我担心……担心这些信不能及时转到我手里。”神父说。

  天终于放晴,蕾拉跟着盛装的神父穿过林荫小道,来到乡里的教堂,里面空无一人,只有高高的穹顶和斑驳的精美壁画无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神父是不能迟到的,等一下新郎新娘就要来了,你去门口看一下,告诉他们我到了。”蕾拉注视着激动的神父,默默走出教堂。

过了许久,蕾拉进来告诉雅各布神父,根本没人,也没有婚礼。“是啊,谁会需要一个瞎了眼的神父呢?没人需要。现在都没人愿意写信给我了,当人们不再求助,意味着上帝……哦,是我不再被需要了,或许事实就是如此。你可以带我回家吗?”

“家?”听着神父的喃喃自语,蕾拉似乎被激怒了,她大步流星走出教堂,全然不顾身后神父无助的喊声。

  蕾拉回到神父家,将衣物塞进小皮箱,从储蓄罐里拿了几张钞票,打电话给出租车公司要了一辆车。而此时,神父在熟悉的教堂里四处摸索,像是在缅怀曾经的一切,在暴雨声中,他慢慢躺到地上,等待死亡来临。

出租车来了,蕾拉坐进去,却怎么也想不出自己能去哪儿。最终,她还是回到房间,摘下枝形吊灯,想要自缢。这时,清醒过来的神父慢慢摸进家门,他的喊声唤回了已经绝望的蕾拉。

  第二天,蕾拉在半路上拦住邮差,要他在经过神父家门时像往常一样喊。“没有信我怎么喊?”“总之你喊就是了。”回到家,蕾拉试图将井里的那些信打捞起来,却无功而返。

邮差如期经过,大喊“给雅各布神父的信”,可递到蕾拉手中的只是一本邮购目录。

    “开始工作吧。”她对衣衫不整就跑出房间的神父说。

来到后院,他们照常坐在藤椅上,蕾拉撕开目录,随口瞎编起来,神父微笑,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口述回信。他起身想要回房间,“还有一封……亲爱的雅各布神父……”,蕾拉流着泪说起尘封许久的往事,从小她都是在姐姐的庇护下长大,为了保护她,姐姐挨了母亲许多打,长大成人后,姐姐嫁给一个有暴力倾向的男人,在一次亲眼目睹姐姐被毒打后,愤怒的蕾拉用刀刺死姐夫,并为此获刑,姐姐因为失去了丈夫,生活变得一团糟。

  雅各布神父倾听蕾拉的诉说,颤抖着双手站起来,他走进房间,拿出厚厚一叠信交给蕾拉,那是她的姐姐多年来不间断写给他的,也正是因为此,他为蕾拉申请假释,并为她提供这份工作。而此刻,他确信,蕾拉已经得到了救赎。

“你慢慢看,我去泡茶,还有咖啡!”神父激动地走进屋子,却再也没有出来。蕾拉走进客厅,发现神父倒在地上……

雅各布神父的尸体被警察抬走,蕾拉站在门口,紧紧捏着姐姐的信,信封后面写着地址和电话。                                         

                                              (摘自《文学报》2011年10月13日)

1.阅读全文,梳理情节及人物的态度变化。

               情 节

蕾拉的态度

神父的态度

假释后蕾拉每天跟神父在后花园里拆信、读信、回信。

    不解

    热情

慢慢地,蕾拉把收到一大半的信扔进水井里,信越来越少。

不耐烦、消极

     ①

                  ②

     暴怒

     ③

蕾拉拦住邮差假装给神父送信,向神父述说自己的往事。

      ④

    激动

 

 

2.请根据文意,完成下面的问题。

根据划线句子“把钱放回储蓄罐时,蕾拉犹豫了许久”,结合上下文,你觉得蕾拉当时在想什么?请用第一人称把她的心理活动写下来,并结合小说内容分析你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最后一段“蕾拉站在门口,紧紧捏着姐姐的信”中运用的描写及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蕾拉听到神父说“你可以带我回家吗”暴怒起来,请结合全文作分析。

4.神父确信,蕾拉最后得到了救赎,文中哪几件事能表现蕾拉得到了救赎。

5.文章结尾饶有余味,请发挥想像,以“蕾拉”开头给文章续写一个结尾,交代蕾拉选择去向的原因及最终选择的去向。

 

1.①失落②蕾拉跟着盛装的神父来到空无一人的教堂主持婚礼。③绝望 ④忏悔 2.(1)心理活动:雅各布神父居然有这么多钱,不如我拿钱走吧,反正他也看不见,这里的工作这么又无聊,难道我要在这呆一辈子吗?依据:蕾拉从教堂回来准备出走时“从储蓄罐里拿了几张钞票”这一情节,推测蕾拉当时放钞票时就有拿钱逃跑的打算,所以真正出走时“拿钱”的动作才会这么的自然和不假思索。(2) 动作描写,写出了蕾拉被神父的善良和无私感动,内心无比激动的情绪,坚定了自己痛改前非的信念,知道了自己未来的去处。 3.20.因为蕾拉缺少家庭的温暖,小时候在家经常受妈妈打,亲眼看见姐姐出嫁后受丈夫的打;服刑期间也没有家人来探望,也不申请外出探望家人,她觉得自己无家可归;“家”给她带来的只是暴力和伤害,在她的眼中家里没有亲情和关爱,她憎恨自己的家庭,认为“家”毁了她的一切;神父说“家”时,戳中了她内心最脆弱的一面,所以蕾拉暴怒起来。 4.蕾拉被救赎的依据:打捞被自己丢到井里的信件;(2)叫邮差每天喊“给雅各布的信”;;(3)随口瞎编信的内容;(4)能将犯罪的事实告诉神父 5.示例:结尾一:蕾拉 看着警察远去的背影,看着手中的信,才知道原来救赎自己的不仅仅是神父,还有被自己伤害的姐姐,姐姐早已原谅自己。 结尾二:蕾拉 看着警察远去的背影,回想跟神父生活的点滴,她被神父圣洁的灵魂感动,被神父强大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博爱精神感染,她要弥补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 【解析】 1.此题考查梳理文章故事情节。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从前向后精读各部分文章,根据故事情节的发概括出切题的答案,原文中有词语(句子)的,可首选原文中的词语(句子)。本文讲的是假释后蕾拉每天跟神父在后花园里拆信、读信、回信,蕾拉对读信很不解,而神父却充满了热情;慢慢地,蕾拉变得很不耐烦,把收到一大半的信扔进水井里,信越来越少。神父很失望;后来蕾拉跟着盛装的神父来到空无一人的教堂主持婚礼,蕾拉终于忍耐不住,暴怒了,她离开了神父;神父变得很绝望;蕾拉终于醒悟,拦住邮差假装给神父送信,向神父述说自己的往事,蕾拉充满了忏悔。据此填写表格即可。 2.(1)此题考查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解答此种类型的题目,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再用第一人称进行描绘。示例:雅各布神父居然有这么多钱,不如我拿钱走吧,反正他也看不见,这里的工作这么又无聊,难道我要在这呆一辈子吗? (2)此题考查动作描写。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紧紧捏着”写出了蕾拉被神父的善良和无私感动,内心无比激动的情绪,坚定了自己痛改前非的信念,知道了自己未来的去处。 3.此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结合文章的上下文和主旨来回答。根据第20段蕾拉对自己“家”的往事的回忆,可知“家”给她带来的只是暴力和伤害,在她的眼中家里没有亲情和关爱,她憎恨自己的家庭,认为“家”毁了她的一切;神父说“家”时,戳中了她内心最脆弱的一面,所以蕾拉暴怒起来。 4.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并概括事件的能力。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在审清题干的基础上找到答案范围,然后精读该语段,根据理解得出切题的答案。仔细阅读17至20段,可概括事件为:(1)打捞被自己丢到井里的信件;(2)叫邮差每天喊“给雅各布的信”;;(3)随口瞎编信的内容;(4)能将犯罪的事实告诉神父。 5.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示例:结尾一:蕾拉 看着警察远去的背影,看着手中的信,才知道原来救赎自己的不仅仅是神父,还有被自己伤害的姐姐,姐姐早已原谅自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宽容是一种美德

①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道:“学会宽容/也学会爱/不要听信青蛙们嘲笑/蝌蚪/那又黑又长的尾巴……/允许蝌蚪的存在/才会有夏夜的蛙声。”

②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在唯利是图的商业时代,宽容同忠厚一样都成了无用的别名,让位于针尖对麦芒的斤斤计较,最起码也成了你来我往的AA制的记帐方式。但是,我还是要说:宽容是一种美德。

③十八世纪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对关于定比这一定律争论了长达九年之久,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最后以普鲁斯特的胜利而告终,普鲁斯特成为了定比这一科学定律的发明者。但普鲁斯特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据天功为己有。他真诚地对曾激烈反对过自己的论敌贝索勒说:“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质难,我是很难把这个定比定律深入地研究下去的。”同时,他特别向公众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的功劳。

④这就是宽容。允许别人的反对,并不计较别人的态度,而充分看待别人的长处,并吸收其营养。这种宽容是一泓温情而透明的湖,让所有一切映在湖面上,天色云影、落花流水,便都蔚为文章。这种宽容让人感动。

⑤十六世纪的德国天文学家科普勒未出名时,曾经写过一本关于天体的小册子,被当时已久负盛名的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发现。第谷在繁忙当中,向科普勒发出邀请。科普勒前往布拉格的路上病倒了,第谷得知消息后给他寄来了钱才使得他一家来到布拉格。但由于妻子的缘故,他和第谷产生了误会,他毫无根据地谩骂了第谷一通后不辞而去。但第谷觉得这个年轻人富有才华,便由秘书代笔写信请回了科普勒,是第谷的胸怀感动了科普勒。合作不久,第谷就身患重病。临终前,第谷将自己所有的资料和观察星辰的科学底稿都毫无保留地交给了科普勒,科普勒后来根据这些资料和底稿整理出来著名的《路德福天文表》。

⑥这就是宽容!误解、谩骂、忘恩负义,都不去计较,并在临终之前将一份最珍贵的信任托付给他。这种宽容是一片宽广而浩瀚的海,包容了一切,便也化解了一切,裹携着你跟随着他一起浩浩荡荡向前奔涌。宽容的最高境界不是索取,而是付出和给予,这种宽容让人钦敬。

    ⑦我们的生活日益纷繁和复杂,不尽如人意、不顺心、烦恼、忧愁、甚至能让我们恼怒、无法容忍的事情,可能天天会摩肩接踵而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抽刀断水水更流。

⑧我所说的宽容,并不是让你毫无原则去一味退让。宽容的前提是对那些可宽容的人或事;宽容,不是去对付,去虚与委蛇,而是以心对心去包容,去化解,去让这个越发世故、物化势利的粗糙世界变得湿润一些。不是什么都要剑拔弩张,什么都要斤斤计较,什么都要你死我活、勾心斗角。我们为什么不能多一份宽容给予对方,多一份爱给予这个世界?即使我们一时不能做到像普鲁斯特一样成为一泓深邃的湖,更难以做到如第谷一样成为一片宽广的海,我们起码可以做到如一只青蛙去宽容蝌蚪一样,让温暖的夏夜充满嘹亮的蛙鸣。我们面前的世界不也会多一分美好,自己的心里不也多一些宽慰吗?

宽容,是我们自己的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的一张美好的通行证!

1.下列的说法,与作者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唯利是图的商业时代,宽容同忠厚一样不被人重视,代之以人们之间的计较和苛刻。

B. 最高境界的宽容——无私付出和给予,可以化解误解、谩骂、忘恩负义,让人钦敬。

C. 无论面对什么事情,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宽容待人,只要对方开心,可以退让。

D. 宽容对于当代社会来说,十分重要,宽容体谅他人,能让自己的心里也多一些宽慰。

2.下列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普鲁斯特能成为“定比”这一科学定律的发明者,这是因为贝索勒宽容谦让。

B. 宽容需要以真诚的心去包容和给予,而不是去对付、斤斤计较甚至勾心斗角。

C. 第谷因为科普勒写过关于天体的小册子,觉得对自己有利才邀请他来布拉格。

D. 科普勒和第谷产生误会后,第谷因为觉得他有才华,亲自写信请回了科普勒。

3.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宽容,是我们自己的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的一张美好的通行证!

4.文中列举普鲁斯特和第谷的事迹分别论证了什么观点?请简要回答。

5.某楼房开盘,以免费派发纸巾作宣传,老人们为了争夺纸巾互相殴打,大伤和气,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在当今社会提倡宽容有什么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的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无主”、“一任”分别是什么意思?

2.请分析诗歌如何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抒发作者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醉翁亭记》)

1.下列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野芳而幽香         舜于畎亩之中

B. 有亭翼然于泉上     执策而

C. 而岩穴瞑         男有分,女有

D. 行者休树           受任败军之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醒能述以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段介绍醉翁亭的方位、建亭者及命名者是为了引出“醉翁之意”,意在饮酒及欣赏山水之乐。

B. 作者认为山间“晦明变化”的朝暮之景略显单调,不及山间四时景色变化之美而“乐亦无穷”。

C. 对“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的描绘,映衬了百姓安居乐业及太守政事繁忙的事实。

D. 文章最后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表达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怀。

 

查看答案

根据课本,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

① 温而知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

② 便还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

③ 不戚戚于贫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柳先生传》)

④ 以先帝遗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

⑤ 在宋城上而待楚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输》)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文,下面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__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儿女共沾巾,无为在歧路。

B.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C.黄叶地,碧云天,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上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D.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E.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彼竭我盈,故克之。

F.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2)根据初中课本,给下列古诗文写出上句或下句。(4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 黄发垂髫,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③ 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④ 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⑤ 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⑥ 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3)请根据上下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合适的古诗词名句。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美不胜收。陶渊明《饮酒》中的①“________________”表现的是悠闲自得的美;王维《终南别业》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表现的是空灵剔透的美;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的是农村风光清新明丽的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