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醉翁亭记》)

1.下列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野芳而幽香         舜于畎亩之中

B. 有亭翼然于泉上     执策而

C. 而岩穴瞑         男有分,女有

D. 行者休树           受任败军之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醒能述以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段介绍醉翁亭的方位、建亭者及命名者是为了引出“醉翁之意”,意在饮酒及欣赏山水之乐。

B. 作者认为山间“晦明变化”的朝暮之景略显单调,不及山间四时景色变化之美而“乐亦无穷”。

C. 对“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的描绘,映衬了百姓安居乐业及太守政事繁忙的事实。

D. 文章最后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表达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怀。

 

1.D 2.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或:宴会尽兴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 3.D 【解析】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作者:欧阳修 年代:北宋 1.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A.开放/被任用;B.靠近/面对;C.聚拢/女子出嫁;D.“于”都是“在”的意思。故选D。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丝”“竹”是古代的乐器,在这里指音乐;“以”,用;“文”,文章。 点睛: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A.原文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所以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只在“山水之间”;B.原文并没有提到“朝暮之景”略显单调的文字,“乐亦无穷”是作者欣赏山中早晚和四季之景后的共同感受,而不只是四季之景的感受; C.“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映衬了百姓安居乐业是对的,而反映太守“政事繁忙”是错的,恰恰反映了太守“政事清简”,以致有时间游山玩水宴请宾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课本,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

① 温而知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

② 便还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

③ 不戚戚于贫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柳先生传》)

④ 以先帝遗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

⑤ 在宋城上而待楚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输》)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文,下面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__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儿女共沾巾,无为在歧路。

B.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C.黄叶地,碧云天,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上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D.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E.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彼竭我盈,故克之。

F.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2)根据初中课本,给下列古诗文写出上句或下句。(4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 黄发垂髫,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③ 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④ 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⑤ 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⑥ 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3)请根据上下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合适的古诗词名句。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美不胜收。陶渊明《饮酒》中的①“________________”表现的是悠闲自得的美;王维《终南别业》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表现的是空灵剔透的美;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的是农村风光清新明丽的美……

 

查看答案

观察下面漫画,完成两道小题。

(1)仔细观察画面,根据你的理解为这幅漫画起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面一定在某方面触动了你的心灵,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下列各选项中填入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一路迎着溪流。入山大约5公里就来到双龙洞,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①山路盘曲而上。

②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③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④出金华城大约5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

⑤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

⑥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A .④⑤⑥②③①   B.①⑥②③⑤④   C.④①⑥②⑤③  D.③⑤⑥②①④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小区的大排档排出大量的油烟和噪音,周边的住户意见很大,纷纷打电话到环保部门投诉。

B. 这次到花都广场的演出,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看见你的才华。

C. 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的传统活动,可以使屈原“忠心爱国、坚韧不懈”的精神传承下去。

D. 马来西亚警方已经把调查马航失联客机MH370定为刑事调查,针对失联原因的调查仍在继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