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的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的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无主”、“一任”分别是什么意思?

2.请分析诗歌如何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抒发作者情感。

 

1.无主:无人过问;一任:任凭。 2.诗人托梅寄志,借梅花孤高正直、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质,,两个四字词语可任选一)突出自己坚贞自守的节操、抒发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感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关键词句的把握。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直接根据诗句的意思理解即可。“寂寞开无主”的意思是:寂寞地开放无人过问.无主:无人过问;“一任群芳妒”的意思是:听凭着群芳心生嫉妒。一任:任凭。 2.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首先要了解作者是爱国诗人,联系作者的思想,根据本诗以物言志的写法从表现个人的某一品质和志向这个方面来理解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醉翁亭记》)

1.下列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野芳而幽香         舜于畎亩之中

B. 有亭翼然于泉上     执策而

C. 而岩穴瞑         男有分,女有

D. 行者休树           受任败军之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醒能述以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段介绍醉翁亭的方位、建亭者及命名者是为了引出“醉翁之意”,意在饮酒及欣赏山水之乐。

B. 作者认为山间“晦明变化”的朝暮之景略显单调,不及山间四时景色变化之美而“乐亦无穷”。

C. 对“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的描绘,映衬了百姓安居乐业及太守政事繁忙的事实。

D. 文章最后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表达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怀。

 

查看答案

根据课本,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

① 温而知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

② 便还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

③ 不戚戚于贫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柳先生传》)

④ 以先帝遗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

⑤ 在宋城上而待楚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输》)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文,下面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__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儿女共沾巾,无为在歧路。

B.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C.黄叶地,碧云天,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上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D.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E.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彼竭我盈,故克之。

F.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2)根据初中课本,给下列古诗文写出上句或下句。(4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 黄发垂髫,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③ 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④ 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⑤ 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⑥ 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3)请根据上下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合适的古诗词名句。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美不胜收。陶渊明《饮酒》中的①“________________”表现的是悠闲自得的美;王维《终南别业》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表现的是空灵剔透的美;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的是农村风光清新明丽的美……

 

查看答案

观察下面漫画,完成两道小题。

(1)仔细观察画面,根据你的理解为这幅漫画起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面一定在某方面触动了你的心灵,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下列各选项中填入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一路迎着溪流。入山大约5公里就来到双龙洞,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①山路盘曲而上。

②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③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④出金华城大约5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

⑤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

⑥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A .④⑤⑥②③①   B.①⑥②③⑤④   C.④①⑥②⑤③  D.③⑤⑥②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