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对朋友的友情,对生活的期待,都需要我们用信任的目光去看待。 请以“我相信你一定来...

对朋友的友情,对生活的期待,都需要我们用信任的目光去看待。

请以“我相信你一定来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3)不少于600字。

 

我相信你一定来临 你能化作春日的绵绵细雨,滋润落寞孤寂的人的心灵;你能化作夏日微微的凉风,让烦躁不寐的人得到舒适宁静;你还能化作冬日暖暖的阳光,让濒临绝望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知音虽难觅,但我相信你一定会来临。 高山巍峨,流水淙淙。山腰间,那个头戴纶巾的优雅贵族正在孤独抚琴。乐声冲上九天的云霄,高昂激越,飘忽不定的流云也止住了脚步,片刻,又伴着风儿静静飘走;乐声回荡在幽深的山谷,悠扬婉转,骄傲美丽的黄莺也携着大大小小的鸟儿相聚枝头,转眼,又各自散去;乐声淌进潺潺的山溪,舒缓低沉,浅水里嬉戏的鱼儿也探出了脑袋,马上,又去追寻它的玩伴儿。一曲弹罢,蓦然回首,肩挑双担的短衣樵夫竟还在凝神驻足,俞伯牙找到了知音。 荻花飘飞,秋叶瑟瑟。那个身着青衫的失意官员正闷闷低饮。他简陋的屋舍旁,黄芦苦竹还在恣意地生长;那一声声凄厉的猿鸣和悲切的杜鹃啼,在每一个早晚都不曾间断过;偶尔也能听到山歌与村笛,可山里人嘶哑嘲哳的粗野小调哪里能人耳?难得来访的友人啊,欢饮未尽,却要走了,虽万分不舍,也要送他下马上船。这忽然从江面上飘来的悠悠乐声是天外之音吗?快快让船儿靠近,就要邀她相见,千呼万唤后,见到了怀抱琵琶还半遮着面的琵琶女,“相逢何必曾相识”,沦落天涯的江州司马找到了知音。 流云、飞鸟、游鱼不懂音乐没什么,伯牙知道,一定有人懂,“高山流水”后终于等来了钟子期。身在陋巷,逆境不顺如江州司马一般又如何?柳暗花明后一样可以找到自己的知音。 人生既有灿烂的阳光,也会有凄冷的风雨,纵天空有乌云,我知道它终会被风吹散。“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豆蔻年华的我有的是朝气,推开窗,打开门,走到户外。天空了解我,送我蔚蓝;草儿知道我,赠我绿意;花儿懂得我,给我五彩。众里寻你千百度后,我相信你一定来临,我的知音! 【解析】试题分析: “我相信你一定来临”,是一个全命题作文。题目的关键是对“你”的理解,“你”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某种情感,甚至是某种精神和观点。因此,可以设计成散文、小说等多种文体;其次,要把握关键词“相信”和“一定”,强调对人、对事、对观点的坚定信念。另外,文章应该从正面立意,表现人性中真善美的主题。题目中的“来临”提示,可以采用设悬念、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 “我相信你一定来临”这篇命题作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这样的题目既考查学生按要求作文的能力,又给考生充分的表达自我的空间。这个题目旨在引导学生用阳光的心态对待生活,拥抱生活,旨在唤醒学生记忆中积极的、乐观的素材,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在作文中真实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从作文题目可以看出,本文叙事抒情的对象是“你”,所以在行文过程中要注意人称的选择。 点睛:命题作文,审题难度小,考生要明确写作范围及写作要求,文章的立意和选材可围绕“大题小做,以小见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上海中考)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 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扬扬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

1.对第③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

B. 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

C. 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

D. 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

2.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                     

3.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全文,概况爸爸的形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查看答案

江南陶公柳

①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江南陶公柳率先从严冬中苏醒过来,最早报送春的信息。

②江南陶公柳,生长在鄂州城区环洋澜湖畔,宛如一条柔媚的绸带缠绕在几千米的长堤上。早春时节,柳芽初萌,星星点点散落在大小树枝上,嫩芽在蒙蒙细雨里舒展,弥漫着别样的柔情;初生的柳叶,色泽嫩黄,渐变渐浓,变成翠绿色;柳叶细长,犹如美人的秀眉;柳条轻拂,表达出绵绵的情意。

③漫步在陶公柳林间,沉醉在圣洁的山水中,我仿佛看到晋武昌(今鄂州)太守陶侃正向我们款步走来。他虽身居高位,但决不居功自傲、养尊处优,始终克勤克俭,以爱民和清廉流芳后世。在他征战生涯的41年中,有30年是在鄂州度过的。在鄂州期间,他曾带领官吏和百姓植树造林,在武昌城四周广植柳树。“陶公柳”“武昌柳”之名由此而来。唐代诗人钱起在《晚泊武昌》中云:“晚泊武昌岸,津亭疏柳风。数株曾手植,好事忆陶公。”孟浩然在《溯江至武昌》中云:“残冻因风解,新正度腊开。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千百年来,陶公柳经南北隋唐之风,沐宋元明清之雨,绿染千年古城,焕发人文光芒。

④陶公柳,是坚韧的树木。它适应力强,不怕严寒酷热,不畏水涝干旱,即使被害虫咬光叶子,被烈焰烧焦树冠,甚至被雷电拦腰劈断,只要春风一吹,那深埋于地下的根须,便破土发芽。初春之际,冰冻刚解,春寒料峭,它顽强地吐露出芽苞,率先向人们报告春天来临的消息。

⑤陶公柳,是宽容的树木。在一棵棵、一排排陶公柳下,有草坪、月季、小黄杨等,它们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共同抗击严寒酷暑。

⑥陶公柳,是质朴的树木。它没有松柏之风、翠竹之节,也不像腊梅暗香浮动、牡丹婀娜娇艳。它质朴无华,恬静淡泊,不事张扬,默默奉献。它浑身是宝:枝条可制成柳篮、柳筐和柳箱等,树干可加工成桌、椅、床、柜等家具,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叶、茎、皮、根皆可入药,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它可以净化空气,绿化环境,使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具有良好的环保价值。

⑦陶公柳,本是一种很普通的大众树木,但它早已融合到中华历史文化之中,历尽千年沧桑却依然美丽。

⑧陶公柳是鄂州的象征,我爱江南的陶公柳。

(选文有改动)

1.文章第③段引用古人吟咏“陶公柳”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2.“陶公柳”具有怎样的品格?请简要概括。

3.请你从语言方面对文章第②段进行简要赏析。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  沉竞跃  ______________

(2)  月色入  __________

(3)未复有能其奇者____________

(4)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B. 实是欲界/之仙都

C. 盖/竹柏影也    D. 念/无与为乐者

4.面对美景,两篇文章的作者各发出怎样的感慨?情感有何相同之处?

 

查看答案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四联。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提信息】材料一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 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 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1)请从两则相关材料提取主要信息(每则材料限12以内)。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理解】材料三 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2)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言心声】材料四 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

(3)请根据材料四,为中学生如何培养“工匠精神”提出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