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B. 张老师慷慨激昂的演讲,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C. 虽然引用的都是相同材料,但两篇文章的观点却迥然不同

D. 为了全村致富,村干部整天上蹿下跳,忙个不停。

 

D 【解析】试题分析:D.属于褒贬误用的错误。上蹿下跳:本指(动物)到处蹿蹦;也比喻人形容四处奔走,多方串连,策划活动。(贬义)。A.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人置身事外,不帮助别人。多指看到别人有困难,不帮助别人。 B.慷慨激昂:指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C.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 点睛:成语运用题既要注重平时积累成语的意思,同时也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考虑语法及适用对象。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擎天撼地   宠然大物   可歌可泣

B. 贬    销声匿迹   张皇失措   轰堂大笑

C. 取    刻骨铭心   断章取义   鳞次栉比

D.     无精打采   名副其实   如法泡制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益(bì)    广(mào)   职(chèng)而不舍 (qì)

B. 刻(jùn)   职(xùn)   请(pìn)   污纳垢 (cháng)

C. (shěng) 露(luǒ)   澄清(chéng)   斩钉铁 (jíe)

D. 衣(suō)   自(xǔ)    地(mò)      不关心 (mò)

 

查看答案

成长的记忆,或真爱,或温馨,或快乐,或艰难,或歉疚,即使是“碎片”,也不会被风雨吹

走,不会被时间风化,只会令人时时回眸,藏于心底,成为助推我们前行的力量。

请以“珍藏记忆的‘碎片’”为题,写一篇文章。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刘禹錫 《陋室铭》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惟吾德馨    馨:              (2)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 

(3)问君何能  尔:              (4)欲已忘言      辨:

2.翻译下列句子。

(1)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2)孔子云: 何陋之有?

3.用文中原句填空。

《陋室铭》中表现作者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从文中“”句看出环境的雅致。

4.请你简要分析请结合具体语句简要分析《陋室铭》、饮酒(其五)作者思想感情上有怎样的共同之处?

 

查看答案

扁担的一生

文/范宇

【A】扁担像是老了,呼吸微弱地斜躺在长满青苔的墙角,佝偻着腰,毫无生气。多年之后,当我在秋声一片中回到村庄时,扁担落寞的生命状态让我感到震惊与辛酸。【B】老核桃树上几片枯叶偶尔凋零,与泛黄的扁担构成一幅深秋的悲怆画卷,将留守村庄的心灵世界以诗意的方式,呈现无遗。

越是诗意,越能让一个在村庄里长大的孩子,重拾在汗水与血泪中浸染过的扁担记忆。

在村庄的日子,扁担像是热恋中的情人,几乎任何时间、任何角落都能见到她的身影。挑粪、挑种子、挑谷子、挑土豆、挑橘子……农人在土地上的所有倾注与收获,都与扁担密不可分。【C】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

我的家也是扁担挑起来的。

母亲嫁给父亲时,半背篼谷子便是全部的家当。泥墙茅顶的房子破败不堪,常常在狂风骤雨中摇摇欲坠,只有立于墙角略弯的扁担显得精神抖擞,给人信心与希望。或许,母亲嫁给父亲的勇气,有几分便来自于扁担的抖擞精神。总之,在昼夜有序更替的村庄里,父母用扁担慢慢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虽然缓慢,却渐渐挑出了一个家庭的崭新面貌。最明显的改善,莫过于阴暗潮湿的茅草房拆掉了,修建起了宽敞明亮的两层楼房。

沉默是金。这似乎也是扁担的生命哲学。她不善于表功,仍然静默地立于墙角,以自我的方式存在。

这让我有了探索一根扁担一生的浓厚兴趣。

近20年前,父亲从山里找到一截不错的木材,正想着用来做点什么呢。身为木匠的舅舅几乎脱口而出——扁担。对,扁担!父亲也认为,只有改成一根扁担,才不辜负这上好的木材。说干就干,粗糙的木材到了舅舅手里,不用半天,便鬼斧神工地改成了一根笔直的扁担。父亲用汗水和心血一点点浸润着她,渐渐她坚硬的心被融化了,挺直的腰板,也弯了下来。父亲挑起扁担来越来越有默契,像与母亲的婚姻一样,虽偶有磕磕绊绊,感情却越来越深厚。她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良苦用心,苦心经营,以顶天立地般的男子汉气概,让一个家庭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足安逸。

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开村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扁担也渐渐被冷落了。不少人再也没有回来,在城里买了房子,过上了舒坦的日子。这也让父亲坚信一根扁担能够挑出一个未来的忠贞,逐渐土崩瓦解。

曾经朝夕相对的扁担被搁置在了冰冷的墙角,一个人,孤零零的。说来也奇怪,没有了重压,扁担却一天比一天更弯,弯得像一个苟延残喘的暮年老者。或许,再过几年,亦或十余年,她便将走完一生。随后,被当作朽木扔进熊熊大火的柴灶里,彻底告别深爱了一生也奋斗了一生的村庄。

一根扁担仍能挑起一个村庄。

这是一种可贵精神,或许它与现实追求早已背道而驰,却让人肃然起敬。亦或许,在农人的精神世界里,扁担是不朽的,就像他们所坚守的土地与村庄一样,亘古长存。

《2016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1.通读全文,作者重拾了哪些有关扁担的记忆?

2.文中【B】处划线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3.文章以“扁担的一生”为题有什么好处?请说说你的理解。

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A】【C】两个句子。

【A】扁担像是老了,呼吸微弱地斜躺在长满青苔的墙角,佝偻着腰,毫无生气。

【C】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

5.“一根扁担仍能挑起一个村庄”,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