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 题。 环保与和平 李新烽 ①2004 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破天...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 题。

 

环保与和平

李新烽

①2004 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破天荒地授予肯尼亚的环保主义者马塔伊博士,表彰她发动 “绿带运动”,动员广大的贫穷妇女姐妹在非洲大陆种植了 3000 万棵树苗,在可持续发展与 和平方面做出历史性贡献。消息传出,招致国际上一些人士的批评与质疑,他们担心如此扩 展“和平”的含义,将会淡化这个奖项应有的意义。

②  和平与自然环境及环境资源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仔细想来,二者确有联系。“和 平”不但是指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对抗,而且包含着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③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正在担忧,健康植物正在遭受着外来物种的侵袭和污染,面临不 断被同化与异化的危险,其物种的纯洁性和生命力正受到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 动物因其生存环境日益受到破坏,生存空间正在不断缩小,为适应这一新形势,动物正在进 行着“当代进化”:体积越来越小,寿命越来越短,种类越来越少。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行为,对大自然的征服活动,正在改变着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威胁着动植物的前途命运。

 

④坦桑尼亚北部的曼亚纳湖是著名的火烈鸟生息地和聚居区。火烈鸟飞翔形成的自然奇 观令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如醉如痴。遗憾的是,今年 6 月以来,曼亚纳湖的火烈鸟成群地死 亡,且死因不明。人们普遍认为,人类向曼亚纳湖排放的大量生活垃圾以及农药残留物和重 金属污染,改变了湖泊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火烈鸟的集体死亡。

⑤伴随着珍奇动物的相继“销声”与稀有物种的不断“匿迹”,人类也在品尝着“战天 斗地”带来的苦果。频率越来越高的台风登陆,遮天蔽日的沙尘暴不期光临,人类比过去更 多地见证了“赤日炎炎似火烧”与“洪水滔滔如席卷”两者同时并存的自然现象。“天行有 常”,人类对大自然的“有意”改造,得到了大自然的无情回报。实践告诉人们,尊重大自 然就是尊重人类自己,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与大自然和平相处。中国古人言:“礼之用, 和为贵。”人类对大自然也应以礼相待,以和为贵。

⑥战争是人类之间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而引发战争的不少矛盾就是围绕自然资源而展 开的。古今中外,不同的民族和利益集团为了争夺自然资源、霸占自然资源而大打出手的事 例屡见不鲜。古人有为“水”而战的,而今人更有为“油”而争的。自然资源因人类的破坏 而日益贫乏和短缺,人类接着又为了掠夺和抢占有限的自然资源而发动战争。如此恶性循环 一旦形成,后果难以设想。由是观之,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就是“防患于未然”,有效地 减少和防止冲突的发生,就是对人类和平的重大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塔伊和她的姐妹 们播种的不只是绿色,而且是“和平”!

⑦同居于一个地球,所有野生动植物皆是人类的朋友。人类能够与大自然和动植物和平 共处于同一片蓝天之下,体现出人类的觉悟与智慧、宽容与博爱。诺贝尔和平奖内涵与外延 的丰富与扩展,体现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关爱与重视。倡导人类与动植物和睦为邻与彼此相 依,有利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选摘自《人民日报》)

1.通读全文,请回答:设立诺贝尔和平奖的本意是什么?为什么 2004 年却颁发给了环保主 义者马塔伊博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作用。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动物因其生存环境日.益.受到破坏,生存空间正在不断缩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活动给动植物的命运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第⑤段,说说大自然给人类的苦果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你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哪些新的理解?你打算怎么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意是表彰为人类和平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意思对即可)。因为和平的内涵和外延 发生了变化,它不但指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对抗,而且还包含着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马塔伊发动的“绿带运动”正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平理念,所以发给了她。 2.“日益”指程度一天比一天深, 突出强调了动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3.物种的纯洁性和生命力受到严峻挑战(答“健康植物正在遭受着外来物种的侵袭和污染” 或“面临不断被同化与异化的危险”也算对);动物正在被迫进行着“当代进化”(答 “动物的体积越来越小,寿命越来越短,种类越来越少”也算对)。 4.台风频繁登陆;沙尘暴不期光临;干旱和洪涝灾害并存。 5.能体现出人和自然要和谐共处、共存共荣之类的观点即可。(照抄原文,毫无自己的见解 不给分)第二问做法必须具体可行。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了解。设立诺贝尔和平奖的本意是表彰为人类和平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意思对即可)。因为和平的内涵和外延 发生了变化,它不但指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对抗,而且还包含着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马塔伊发动的“绿带运动”正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平理念,所以发给了她。 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文赏析词语的表达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日益”指程度一天比一天深,突出强调了动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阅读全文,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抓住关键句子作答。第③④段说明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活动给动植物的命运带来的影响,抓住关键句子:物种的纯洁性和生命力正受到严峻挑战;动物正在进行着“当代进化”。 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阅读全文,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抓住关键句子作答。抓住第⑤段中的关键句子:频率越来越高的台风登陆,遮天蔽日的沙尘暴不期光临,人类比过去更多地见证了“赤日炎炎似火烧”与“洪水滔滔如席卷”两者同时并存的自然现象。 5.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近几年,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唯一性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这类试题在训练理解能力的同时,训练表达能力,对答案的表述不能只靠一个符号或一个词语来完成,要写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在答题的同时有助于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扩大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余地,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读了本文知道了环保和和平息息相关,人类只有和自然和谐共处,才是保护人类自身最好的办法。我打算以后珍惜自己生存的环境,保护环境,多骑自行车出行,不浪费资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 题。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题记

①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

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 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②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③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④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⑤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⑥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⑦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⑧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 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 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 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 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⑨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⑩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⑾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⑿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⒀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 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 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 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⒁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⒂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⒃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文章①至⑧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⑨段和第⒃段重复同一段话,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描写方法的角度简要赏析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词能否换成括号里的词,为什么?

(1)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没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名著阅读:

《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为三位伟大的艺术家写的传记,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

【片断一】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场去选料,还要修一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人建起宫殿、教堂。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他甚至都挤不出时间来吃饭睡觉。

【片断二】直到那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 四处流浪,奔逃,在一所修道院投宿,然后又上了路,最后病倒途中,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中 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哭泣,不是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

①【片断一】中的“他”是指    ;【片断二】中的“他”是指   

②贝多芬在致艾尔多迪夫人的信中有两句话成为今天一切勇敢人的座右铭,它们是_____

_____

2.芜湖的街头遍布黄色共享单车,市民亲切地称为“小黄车”,八年级某班以“我身边的小黄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下表是关于小黄车部分问题调查统计表,200 人参与调查,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从表格 中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在上学途中,恰巧遇到一位爷爷正在给小黄车加私锁,你打算如何劝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某同学拟写的倡议稿,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忽如一夜春风来,江城大地“小黄”开。【A】她的出现不是使大家的出行更加方便,而 是为我们提供了强身健体的机会,可谓一举两得。然而,最近小黄车非常苦恼,不仅给大家 带来“不便”,自己也遭到了一阵“不文明”旋风的侵害。

我们都是大环节中的一份子,小黄车的遭遇让人心痛,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咱们大 家自觉成为文明行动的践行者和维护者。【B】“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文明使用“小 黄车”,给它塑造一个温暖的家。“小黄”愿你今后被文明温柔以待!

【A】处画线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__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词语使用不当,应将“ 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一笑,这是一种素养;受委屈的时候,能坦然一笑,这是一种① ______;吃亏的时候,能开心一笑,这是一种豁达;无奈的时候,能达观一笑,这是一种②___________;危难的时候,能泰然一笑,这是一种大气;被轻蔑的时候,能平静一笑,这是一种③______;伤心的时候,能轻轻一笑,这是一种撒脱。人们常犯最大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  kē刻。把这个坏习惯改过来,天下太平。帮助人是一种崇高,理解人是一种豁达,原谅人是一种美德,__A___。月圆是诗,月缺是花,仰首是春,俯首是秋。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__)        轻蔑. (_________)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______”。

(3)根据句子的意思,将“境界”“自信”“大度”分别填入文中①②③处横线上。

(4)请你在横线上 A 的位置,模仿前面三小句再续写一句。)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已亥杂诗》)

(2)默写陶渊明《饮酒(其五)》开头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写作(两题任选一题)

(一)、 爱是非常珍贵而又常被忽略的东西。你领略过被爱的那份喜悦吗?你体验过付出爱的快乐吗?请你以“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二)、请以“青春的味道”为题写一篇作文。

认真审题,注意运用多种表达的方式,注意文章主题思想的表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