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青木瓜之味 ①大约是2000年初春的一个星期天下午,我...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青木瓜之味

  ①大约是2000年初春的一个星期天下午,我去邮局发信。就在快到邮局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女子和我擦肩而过。忽然,她停住脚步,回头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很亲切,也有些意外的惊奇,仿佛认出了一个熟人而与之意外相逢。那眼神闹得我以为真的碰见了什么认识的人,便也禁不住停住脚步,看了她一眼:年龄不大,也就二十出头,模样清爽,中等身材,瘦瘦的。看她的装扮,初春时节还穿着一件臃肿的棉衣,就猜得出是一个外地人,大概是打工妹。我仔细地想了想,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个人,她肯定是认错了人。于是,我暗笑自己的自作多情,向邮局走去。

  ②我走了没几步,她从后面跑了过来,跑到我面前,这让我很吃惊,不知碰见了什么人。只听见她用南方人那种软绵的声音仔细而小心翼翼地问我:“你是不是肖复兴老师?”我越发惊讶,她居然叫出了我的名字,木讷地站在那里,近乎机械地点了点头。她一下子显得很兴奋,接着说:“刚才你迎面向我走来,我看着你就像。我读中学时就看过你写的书,你和书上的照片很像。真没有想到怎么这么巧,今天我在这里遇见了你!” ③原来是一位读者,大概她这番热情的话,很能够满足我的虚荣心,尤其是听她说她喜欢我写的一些东西,特别是说她读中学的时候读我写的东西对她有帮助,一直忘不了……我就像小学生爱听表扬似的,立刻有些发晕,找不着北了,站在街头和她聊了起来,一任身边车水马龙,喧嚣不已。

  ④从她那话语中,我渐渐地听明白了,她从小在南方农村长大,中学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家里生活困难,就跟着乡亲来到北京打工,住的地方离我家不算太远,要走半个小时左右,今天星期天休息,她是刚刚到邮局给家里寄钱,并发了一封平安家信。虽是萍水相逢,只是些家常话,却让我感到她像是在掏心窝子,一下子竟有些感动,没有想到只是写了一些平常的东西,能够让心拉近,距离缩短,心里想也应该说是如今没什么用处的文学的一点特殊功能吧。于是,我进一步犯晕,沿着斜坡继续顺溜地下滑,不知对她的热情如何回报似的,竟然指着马路对面我家住的楼对她说:“我家就住在那里,你有空,欢迎你到我家做客。”说着把地址写给了她。她高兴地说:“太好了,我一定去。”

  ⑤回到家后,我就把这件事当作喜贴子,向家人讲了,不想立刻遭到全家一盆冷水浇头,纷纷说我,“你以为你遇到了知己呢?别是个骗子吧?”“可不是,现在骗子可多着呢,你可别忘了狐狸说几句赞扬的话,是为了骗乌鸭嘴里的肉。”“什么?你还把咱家的地址告诉了人家?你傻不傻呀?你就等着人家上门找到你头上来骗你吧!”“要真是找上门来,骗几个钱倒没什么,可别出别的事……”

  ⑥一下子,说得我发懵。一再回忆街头和那个年轻女子的相遇和交谈,不像是个狐狸似的骗子呀,再说,她肯定是读过我写的书,要不也说不出书名;并且能对照着书上的照片认出我来呀。但家里的人说得也没有错,谁也不会把骗子两字写在脑门上,高明的骗子越来越多,防不胜防。这么一想,心里连连后悔,而且不禁有些发虚。一连好几天,都有些提心吊胆。

  ⑦好在一连好多天过去了,都平安无事。时间一长,这件事渐渐淡忘了。

  ⑧将近一年过去了,春节过后的一天,我们全家从天津孩子的姥姥家过完年回家,刚上电梯,开电梯的老太太对我说:“你先等我一会儿,前两天有个年轻女子来找你,你没在家,把带来的东西放在我那儿了。”不一会儿,就拿来一包用废报纸包着的东西。回家打开包一看,是两个青青的木瓜。木瓜的旁边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几行小字,落款是“你的一个读者”。

  ⑨全家都愣在那里,谁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⑩这件事虽已过去四年,但我怎么也忘不了这个年轻而真诚的女子,忘不了这件事情,忘不了这两个木瓜。总记得切开木瓜时的样子,别看皮那样青,里面却是红红的,格外鲜艳,特别是那独有的清香味道,在房间里飘荡着,好多天没有散去。

1.请你在文章第①自然段前加几句话,另写一个开头,使新的开头与结尾照应。

2.“我”在与年轻女子交往的过程中,感情发生了多次变化。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我”在不同时间、地点的感情变化。

(1)在邮局前与年轻女子交谈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家受到家人埋怨后: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到木瓜后: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⑤自然段写“我”向家人讲了“我”与年轻女子相遇并留下地址的情况后,受到家人的埋怨,你认为家人的话有无道理?说一说你的看法。

4.文章的题目与结尾都提到了青木瓜之“味”,你认为青木瓜有哪些“味”?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理解。

5.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哪个地方写得最有特色?试就此作一点简要的评价。

 

1.参考示例:①我曾经收到一个读者送给我的礼物,是两个青木瓜。②我怎么也忘不了两个青木瓜,因为这两个木瓜的清香,现在还在我心中萦绕。③我怎么也忘不了两个青木瓜,这两个青木瓜寄寓了一位真诚的读者对我的一片深情和厚望。 2.⑴“我”对年轻女子信任、热情。⑵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并怀疑年轻女子是骗子。⑶对误会年轻女子感到愧疚并被她的行为深深憾动。 3.参考示例:①有道理。因为社会上确实有不少这样的骗子存在,中国人有一种传统观念是“防人之心不可无”。②家人的话没有道理。因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多一份理解,多一些信任。 4.①写出青木瓜本身特有的清香味道;②写出年轻女子身上体现出来的真诚、热情;③写出人与人之间应当有的真诚与信任即可。 5.参考示例:①本文以小见大,借一件小事表达了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②文章最后一段的句子,表意含蓄丰富,有余味。③运用了悬念,使文章波澜起伏。④文章略写了年轻女子的生活经历,详写了“我”与年轻女子交往的前前后后,突出了中心。⑤文章细腻地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以“我”的感情变化贯穿全文,不仅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而且使文章的线索更加清晰。⑥文中第③段中的省略号省略了年轻女子与本文主题无关的其他话,使文章的文字更加简约。 【解析】 1.试题分析:在文章第①自然段前加几句话,另写一个开头,使新的开头与结尾照应。此题一定要注意跟正文内容相谐,还要注意与下文的连贯,与结尾的照应。 2.试题分析: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我”在不同时间、地点的感情变化。此题考查的是由于情节的变化而导致的心理的变化和心情的改变。是情节推动了人物的心理。 3.试题分析:探究题。答此题,需要你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先答观点,再用支撑点证明之。可以说家里人“有道理”:因为社会上确实有不少这样的骗子存在,中国人有一种传统观念是“防人之心不可无”。也可以说家人的话“没有道理”:因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多一份理解,多一些信任。 4.试题分析:青木瓜有哪些“味”?并且题目与结尾都提到了青木瓜之“味”,可见青木瓜之“味”是个关键的东西。要答出青木瓜之“味”的引申义。. ①写出青木瓜本身特有的清香味道;②写出年轻女子身上体现出来的真诚、热情;③写出人与人之间应当有的真诚与信任即可。 点睛: 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5.试题分析:哪个地方写得最有特色?此文在内容上和方法上有很多之处都是有特色的。最后从写作方法来分析比较好,可操作性强,好把握。例:①本文以小见大,借一件小事表达了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②文章最后一段的句子,表意含蓄丰富,有余味。③运用了悬念,使文章波澜起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国志·先主传》节选(6分)

曹公①南征表②,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③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④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注释】曹公:指曹操。表:指刘表,任荆州牧。先主:指刘备。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军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辎()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1)其众去                            (2)诸葛亮先主攻琮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3.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隆中对》)

1.下面各组句中划线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不可与争锋         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B. 而民附             益州

C. 以弱强者             贤能之用

D.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向宛、洛,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迎将军者乎

2.翻译两个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回答下列问题

乙文段在写作手法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请作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完成后面的题

【片断一】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场去选料,还要修一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人建起宫殿、教堂。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他甚至都挤不出时间来吃饭睡觉。 

【片断二】直到那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四处流浪,奔逃,在一所修道院投宿,然后又上了路,最后病倒途中,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中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哭泣,不是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 

(1)以上两个片段出自法国作家      的名著           

(2)【片断一】中的“他”是指              ;【片断二】中的“他”是指        

(3)读过《名人传》后,你一定被这三位伟大的艺术家所感动,请任选其中一位,说说他令你感动的原因。(60字以内)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

B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

D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央视女记者非亚(真名刘薇)在试图和另外一名男子救助车祸中被困人员时,不幸被后面驶来的车撞倒身亡。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值得可歌可泣。

B. 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 临近毕业,我们更要与班级的每一个同学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D. 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和班主任的重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