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三国志·先主传》节选(6分) 曹公①南征表②,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

《三国志·先主传》节选(6分)

曹公①南征表②,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③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④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注释】曹公:指曹操。表:指刘表,任荆州牧。先主:指刘备。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军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辎()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1)其众去                            (2)诸葛亮先主攻琮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3.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2分)

 

1.(1)率领、带领(2)劝说、说服 2.你现在虽然拥有大批人马,但是真正能披甲作战的人很少,如果曹操大军到来,凭什么来抵抗他呢? 3.因刘表的礼遇之恩,刘备不忍心攻打刘琮;在危难之时,刘备不忍心丢弃跟随他的百姓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比如“被”“若””以”等字。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文章对“刘备”的具体情节来评价这个人物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隆中对》)

1.下面各组句中划线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不可与争锋         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B. 而民附             益州

C. 以弱强者             贤能之用

D.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向宛、洛,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迎将军者乎

2.翻译两个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回答下列问题

乙文段在写作手法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请作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完成后面的题

【片断一】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场去选料,还要修一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人建起宫殿、教堂。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他甚至都挤不出时间来吃饭睡觉。 

【片断二】直到那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四处流浪,奔逃,在一所修道院投宿,然后又上了路,最后病倒途中,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中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哭泣,不是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 

(1)以上两个片段出自法国作家      的名著           

(2)【片断一】中的“他”是指              ;【片断二】中的“他”是指        

(3)读过《名人传》后,你一定被这三位伟大的艺术家所感动,请任选其中一位,说说他令你感动的原因。(60字以内)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

B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

D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央视女记者非亚(真名刘薇)在试图和另外一名男子救助车祸中被困人员时,不幸被后面驶来的车撞倒身亡。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值得可歌可泣。

B. 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 临近毕业,我们更要与班级的每一个同学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D. 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和班主任的重视。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用古诗词填空。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人不寐,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④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