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隆中对》)

1.下面各组句中划线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不可与争锋         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B. 而民附             益州

C. 以弱强者             贤能之用

D.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向宛、洛,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迎将军者乎

2.翻译两个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回答下列问题

乙文段在写作手法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请作简要说明。

 

1.C 2.只希望在动乱的年代中苟且保全生命,不要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如正面写诸葛亮隐居时的不平抱负,侧面写徐庶的推荐。 【解析】选自《出师表》 作者:诸葛亮 年代:三国 1.试题分析:C. “以弱为强者 贤能为之用”中的“为”前者是“变为”,后者是“被”。A“实在、确实”。B“险要”。D目的连词“来” 点睛: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 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语法推断法,即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上下文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多以联系内部语境为主:指句子本身语言环境。 2.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苟全”“闻达”等词语,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状语后置句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试题分析:乙文段正面写诸葛亮隐居时的不平抱负,侧面写徐庶的推荐。所以写作手法应该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完成后面的题

【片断一】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场去选料,还要修一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人建起宫殿、教堂。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他甚至都挤不出时间来吃饭睡觉。 

【片断二】直到那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四处流浪,奔逃,在一所修道院投宿,然后又上了路,最后病倒途中,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中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哭泣,不是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 

(1)以上两个片段出自法国作家      的名著           

(2)【片断一】中的“他”是指              ;【片断二】中的“他”是指        

(3)读过《名人传》后,你一定被这三位伟大的艺术家所感动,请任选其中一位,说说他令你感动的原因。(60字以内)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

B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

D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央视女记者非亚(真名刘薇)在试图和另外一名男子救助车祸中被困人员时,不幸被后面驶来的车撞倒身亡。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值得可歌可泣。

B. 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 临近毕业,我们更要与班级的每一个同学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D. 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和班主任的重视。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用古诗词填空。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人不寐,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④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在横线上订正。

重蹈覆辙 诚皇诚恐  不可明状  器宇轩昂  暝思暇想 断章取义 挑拨离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