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感受大师品格 我是吴宓①教授 ①每天早上七点半,《欧洲文学史》吴宓准时来到教室,...

感受大师品格

我是吴宓教授

①每天早上七点半,《欧洲文学史》吴宓准时来到教室,开始在黑板上书写。很快,讲义写了满满一黑板,详细列出参考书、著作、出版社、出版年代等。学生上课前偷看,发现他所写的,竟全凭记忆。

②课堂上的吴教授,常穿一袭灰布长袍教授,一手拎布包袱,一手拄手杖,戴一顶土棉纱睡帽就走上讲台。打扮虽然古板,讲的却是纯英文诗歌。而且开讲时,笔记或纸片看都不看一眼,所有内容均脱口而出,讲到得意时,还要拿起手杖,随着诗的节律,一轻一重地敲着地面。

③课堂上这番潇洒,是吴宓花了苦功夫才换来的。半夜时分,别人都睡下了,室友经常看见他埋头备课。第二天一早,别人还没醒,他已经在“室外晨xī微露中”反复诵读。

④他就像是一座钟。他给学生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写下的外文字母及数字,笔画粗细好像印刷的一样整齐。这位老师,给学生们留下的印象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这些学生中,许多人后来大名鼎鼎:钱钟书、曹禺、吕叔湘、梁实秋……与他们相比,老师吴宓一度不那么出名。

比起教学上的一丝不苟,学生们更爱回忆吴宓课下的关爱。一次,他和学生们一起走在街上,对面开来一辆汽车,他连忙举起手杖,一面挡住车,一面催着女学生们一字排站在人行道上,这才让开道路。

⑥这位教授经济并不宽裕,他身上的长衫年岁太久,磨损得布纽扣都要掉了,也舍不得换。但他却很舍得请学生吃饭。每次在小馆子里坐下,他都神情严肃地拿过菜单,用正楷在小纸片上写下要点的菜及价格,一笔一笔算清楚,估量口袋里的钱够用,这才交给跑堂的。

⑦可惜,到这一生要结束的时候,他已经不能当老师了。1976年,因饱受折磨而身体虚弱的吴宓回到老家,听说一些中学因为没有外语老师而不开英语课,便急切地问:“他们为什么不请我啊?我还可以讲课。”

⑧没有人记得他的教授身份,除了他自己。据说,弥留之际,他不停地喊着:“我是吴宓教授。”

(注释:①吴宓(mì)(1894—1978),省泾阳县人。字雨僧、玉衡,笔名余生。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②彼时正值文革时期,吴宓成为大罪人,受尽苦难。病重有残疾,只得回家养病。)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大名鼎鼎(    );②晨xī(     )。

2.阅读全文,完成下表。

吴宓教授的特点

具体表现

讲课时不看资料,所有内容脱口而出

勤奋

批改学生作业,字迹工整

关爱学生

 

 

3.文段⑤划线句子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品味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

①一次,他和学生们一起走在街上,对面开来一辆汽车,他连忙举起手杖,一面挡住车,一面催着女学生们一字排站在人行道上,这才让开道路。

②1976年,因饱受折磨而身体虚弱的吴宓回到老家②,听说一些中学因为没有外语老师而不开英语课,便急切地问:“他们为什么不请我啊?我还可以讲课。”

5.请你阅读全文,理解文段⑧中划线句子的言下之意。

 

1.①dǐng ②曦 2.①潇洒(或功底深、才华出众) ②半夜备课,早起诵读 ③一丝不苟(或认真、负责) ④为学生拦车,请学生吃饭 3.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①“连忙”一词,看出吴宓老师生怕学生出事,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意近即可) ②“急切”一词,表现了吴宓老师渴望走上讲台的迫切之情。(意近即可) 5.体现了他内心对教育事业的渴望之情,对于无法从事教学的不甘,作者用该句作文全文的结尾,表达了他对于吴宓的同情之心和赞美之情。 【解析】 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归纳能力。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人物的相关事例,进行分析概括。文章第③段提到“课堂上这番潇洒”,“这”指代的是吴宓上课不用看资料就能脱口而出,因此吴宓讲课的特点为“潇洒”;文章第③段提到“课堂上这番潇洒,是吴宓花了苦功夫才换来的”,接着描述了吴宓的勤奋备课,具体表现就是半夜仍备课,并且一大早就诵读;文章第⑦段提到吴宓“教学上的严谨”,对应的是上文吴宓批改学生作业一丝不苟,因此可以直接用“严谨”概括吴宓的批改作业的情况;第⑦⑧段列举了吴宓关爱学生的事例,分别是帮女学生挡住车,帮听课的女生借凳子以及点名时称赞女学生姓名。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句子段落的作用分析。一般文章中间的句子或段落起到“总结上文”“引起下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根据句段的意思来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中思想感情的分析能力。仔细阅读文章的内容,了解写作对象的特点,然后结合写作背景来分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第(1)句中“连忙”一词,看出吴宓老师生怕学生出事,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第(2)小题中“急切”一词,表现了吴宓老师渴望走上讲台的迫切之情。 点睛:记叙类文章常用有较强表现力的词语来表现人物性格或景物特征, 赏析时应扣住词义,准确理解语言环境中词语在表现人物特点、景物特征中的具体作用,体会其用语精妙之处。 5.分析“言外之意”的试题在各地悄然兴起,该题型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技巧性不但能让考生在答题中感到轻松愉悦,缓解紧张情绪,同时又能考查学生的语文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解答这类试题,明确试题的设计技巧,掌握解题方法,是可以提高答题效果的。一、细揣语气,领会感情;二、 结合语境,巧悟婉言;三、 言此意彼,一语双关。解答这类试题关键是要把自己引入具体情境中,切身体会人物的“所思所想”,才能领悟话中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品味文言韵味

材料一:

高凤,南阳人,诵读昼夜不绝声。妻尝之田,曝麦于庭,竿授凤,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如故,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省。

材料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之者。”            (《论语·雍也》)

材料三:

管宁与华歆,俱为东汉末人。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见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者过门宁读如故华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

注释:①曝:晒。②于:在。③潦水:雨后地上的积水。④同席:同坐在一张席子上。古人席地而坐。⑤轩冕:轩,车子;冕,帽子。古代大夫以上的官才能乘车服冕,此处指有棚的华丽车子。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竿授凤    (                    ②省            (      )

③又同席读书(     )                 ④好之者不如之者(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诵读昼夜不声(绝:停止)    B. 妻尝田(之:到,往)

C. 非吾友也    (尔:你)    D. 者不如好之者(之:的)

3.翻译材料一中画线的句子。

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如故,不觉潦水流麦。

4.请你用“/”线给材料二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划两处)

有 乘 轩 冕 者 过 门 宁 读 如 故 华 废 书 出 观。

5.阅读材料一,你能再写出两个古人勤学的成语吗?------,-------

6.材料三,运用        手法,突出管宁        的美好品质。

7.读材料三,让我们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经典语句,子曰:“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查看答案

经典诗文积累(用课文原句填空)

(1)《木兰诗》中概括写战争的持久和残忍的句子是:                                  

(2)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原句是:                                  

(3)《竹里馆》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是: _______________,             

(4)《约客》用对句写景,道出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的是:     ,        

(5)《春夜洛城闻笛》表达无尽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下面是网上关于雾霾天气的一句“神吐槽”。请你运用汉字谐音的知识,各填一个字,将它补充完整,形成幽默效果。

厚德载    ,自强不   

 

查看答案

借代也是一种修饰手法,我们还常用“梨园”指戏曲、“桃李”指学生,请说说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借指什么。

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木兰也能代父从军。

巾帼 : _____________         须眉: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用两个形似字将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该字的意思。

万丈狂( ) 意思:            人无(  )语 意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