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豆畲深藏于广袤的乌山中,微小如豆粒,大号英雄村。 赴豆畲是...

阅读下文,完成题。

豆畲深藏于广袤的乌山中,微小如豆粒,大号英雄村。

赴豆畲是在仲夏,过官陂圩,走上弯曲的盘山水泥路,此路有千盘之险、地无百步之平。沿途只见群峰高耸、丛谷幽深,漫山遍野繁茂的草木间,流泉、石荀隐约。越往上行,坡度越陡,弯道越多。坐在车里,尽管头晕心悸,却是有惊无险,联想到先辈扪攀岩涉水的艰难,这已算相当不错了。

及至豆畲村,只见上下左右除了山还是山,在崇山峻岭、茂竹修林之中一块不大的平地上,矗着一座新月形土楼,有住房十余间,移步至不远处,沿细绳模样石砌小径而上,山洼绿荫掩映处坐落着一座小祠堂,祠堂主体建筑为门楼、天井和一厅两厢房,两侧各有三间平房。村子周围零零星星散布着小块耕地。

眼下的豆畲,静谧异常,宛然化外之境,然而当年却堪称藏龙卧虎、风雷鼓荡之地。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在乌山地区建立红色政权。豆畲凭其退可隐蔽、进可四面出击的地理条件,以及可靠的群众基础,1934年至1946年,曾先后作为饶和埔诏县委、闽粤边特委、云和诏县委机关驻地。村里的老人对卢叨、陈文平、梁培德等云和诏县委历任书记仍记忆犹新,带我们参观这些领导人住过的祠堂和山寮,并讲述了陈文平在村民帮助下,怎样突出敌人的围捕;以及群众照顾、抢救身患重病的梁培德,最终无法挽回的情景。言谈之间,对这些为革命事业出生入死的英烈满怀敬缅之情。

解放前,豆畲村才7户50余口,田少土薄,收入难以望岁,由于村小族弱人穷,备受地方恶势力欺压,因此坚定地选择跟着共产党闹革命。从豆畲走出去的革命前辈张振福在其《巍巍乌山战士情》一书中提到:到1941年,全村参军入伍的青壮年达17人。留下来的妇女老幼则在村里搞生产,做交通,尽心竭力接待、掩护住村的革命者。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单吃饭就是大问题。同志们来了,村民想方设法供应伙食,敌人围剿时,则冒险把饭送到山上石洞或指定地点。

反动当局视豆畲为眼中钉、肉中刺,迫害无所不用其极。1938年9 月,张振福的父亲被敌人强行抓走,先是坐老虎凳、灌辣椒水,再不说,就吊起来用枪杆捅,回家后医治无效逝世。随后,母亲、小弟两次被抓,嫂子也被抓过,皆遭酷刑摧残。而为了让家人不致饿死,母亲只好忍心将女儿卖掉,换来三担谷子。

豆畲村当年经历的这一切,可以说是闽粤边区革命史的缩影。村里的那座祠堂,留下了众多仁人志士在那峥嵘岁月的光辉足迹。昔日烽烟弥漫之地,如今是那么明丽祥和,先烈们泉下有知,当感到欣慰吧!

1.豆畲村的地形特点是:

2.“豆畲深藏于广袤的乌山中,微小如豆粒,大号英雄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 解放前,豆畲人为什么坚定地选择跟着共产党闹革命?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原因。

4. 革命前辈张振福是诏安的历史名人,你知道诏安还有哪些历史名人,请至少写出一个,并简要概括其事迹。

5.故乡有魂牵梦萦的风景,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一个景点,不少于50个字。

 

1.路有千盘之险、地无百步之平;或“群峰高耸、丛谷幽深” 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因为村小族弱人穷,备受地方恶势力欺压 4.例一:陈吊眼,太平人,宋末元初,率领附近贫困农民武装起义。 例二:万礼(乳名张耍),明末清初,在官陂镇招兵买马,后率义军加入郑成功的抗清大军。 例三:张火瑞,官陂人,1935年,参加乌山红军,历任闽南政保队副队长、王涛支队第四大队副队长,后牺牲在战场上。 5.例一:长林寺位于官陂镇林畲村长林自然村,四面环山,林木葱郁,溪水清澈,景色秀丽。 例二:乌石龙风景区位于官陂镇吴坑村,该景区峰峦高耸,怪石林立 ,有天然石洞乌石龙洞,深达400多米。洞内奇石千姿百态,还有宽敞的石室。 例三:龙伞岽系诏安县第一高峰,海拔1152米,巍然插入云天,丛林覆盖,悬崖陡峭,云雾缭绕,风景优美,是种植高山茶的好地方。 【解析】 1. 试题分析:细读文章第2段,,是在叙述探访豆畲村的途中所见,因此从“此路有千盘之险、地无百步之平。沿途只见群峰高耸、丛谷幽深”即可明确答案:路有千盘之险、地无百步之平;或“群峰高耸、丛谷幽深”。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正确辨析。句中把“豆畲”比作“豆粒”,说明其面积之小,而且从“如”也可明确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第5度,可从“解放前,豆畲村才7户50余口,田少土薄,收入难以望岁,由于村小族弱人穷,备受地方恶势力欺压,因此坚定地选择跟着共产党闹革命”中找到原因,即:因为村小族弱人穷,备受地方恶势力欺压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答题时,只要能根据题目中“诏安还有哪些历史名人,请至少写出一个,并简要概括其事迹”的提示,按要求写出诏安的历史名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介绍其事迹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5.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抓住题目的提示,按要求写出故乡的一个景点,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其的特点,写出令人难忘而且不少于50字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请为选文拟定一个四字小标题

2.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父亲的体形特征是_________;穿戴的服饰是_____________;走路的身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

3.选文中划“﹏﹏﹏”的句子主要运用___________描写(描写方法)来刻画父亲的背影,你从这描写中体会到父亲怎样的情感?

4.选文中“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作者这次流泪的原因是什么?

5.父亲的背影,让作者永生难忘,那是一种质朴、深沉而细微的爱。生活中,一定也有很多这样细微的感动让我们感受到爱的存在。请你参照例句,结合生活体验,仿写一个句子。(如母爱,友情,师恩等。)

父爱是什么?是一个背影。父子深情在画面的定格中刻骨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无论魏晋。   

(3)余人各复至其家。(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2.下列加横线词古今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妻子邑人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单指男方的配偶

B、大道之行也   古义: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今义:宽阔的道路

C、来此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极其优美的环境

D、女有       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返回,回到原处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4.选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桃花源人淳朴、热情的特点?(任选一句即可)

5.从两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探究。

小张在整理材料时被下列人物的善行深深感动, 请你与小张一起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新中国百位感动中国人物——天津老人白方礼,他连续十多年靠自己登三轮车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92岁病逝,他用破旧的三轮车踏出了中国人的善良与无私,他用瘦弱的脊梁挑起了莘莘学子的希望。

材料二:美国《时代》周刊2010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百大人物——台湾卖菜老妇陈树菊,她持续数十年,以自己的微薄收入向各类机构捐献了近32万美元的善款。她认为:“慈善只是舍得与不舍得而已”,“钱要给最需要的人才是最有用的。”

(1)请概括以上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至少写二个)

(2)慈善他人,也要慈善他物,在对待环境时,更应如此。如乌山旅游景点有一则告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这则告示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3)为下面新闻拟写标题。

今年是福建鑫展旺集团有限公司开展“鑫展旺金秋助学活动”的第九个年头。 9月5日,该集团公司继续参与回馈桑梓的慈善活动,为诏安县官陂镇助教兴学促进会现场捐款100万元,分10年资助官陂镇品学兼优而家境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下面关于《鲁宾逊漂流记》的表述正确的一顶是(     

A.鲁宾逊救下“星期五”的时候,已经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

B.鲁宾逊第二次航海遇到土耳其海盗船,他被掳到海盗船长家里,成为奴隶。

C.鲁宾逊第一次播下大麦和稻子时,这些庄稼因缺水而旱死了。

D.鲁宾逊所乘的船触礁后,除了鲁宾逊,船上只剩一只狗和两只猫,再没有别的生物。

(2) 请补全《水浒传》的两个回目。

第六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

第九回             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空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2)予独爱莲之                            ,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长歌行》)

(4)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王绩《野望》)

(5)《望岳》中诗人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表达不但要攀登泰山极顶,更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诗句是“                            。”

(6)《春望》中写战争持久,渴望亲人团聚的诗句是:                           

(7)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桃花源记》中的“                            。”一句对此作了印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