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无论魏晋。   

(3)余人各复至其家。(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2.下列加横线词古今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妻子邑人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单指男方的配偶

B、大道之行也   古义: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今义:宽阔的道路

C、来此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极其优美的环境

D、女有       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返回,回到原处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4.选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桃花源人淳朴、热情的特点?(任选一句即可)

5.从两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1.(1)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3)延:邀请 (4)属:类 2.C 3.(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中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听得见。 (2)渔人一件一件地向他们讲述自己知道的事,桃花源中的人都感到惋惜。 4.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1)环境优美;(2)和睦安乐;(3)没有战乱(或没有压迫,或没有剥削,或没有纷扰)。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指的情况,平时要多积累并进行分类整理,考试时才不会丢分。如本题中,(1)、(2)、(4)都是古今异义:(1)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 (4)属:类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见文言词汇中对古今异义的词语的理解。平时要注意多积累整理,考试时才不会丢分。本题中,C项“绝境”现在的意思是:没有出路的境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句子,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如本题中,(1)中要注意“交通”是“交错相通”之意,(2)是省略句,“皆叹惋”前省略了主语“桃源人”,翻译时要补充完整。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从桃源人对渔人的热情态度可看出他们淳朴、热情好客的特点,根据这一点,不难找出答案: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文章主旨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再细读原文,看看作者笔下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这画面有什么特点,用简洁的语言整合出答案即可。如本题中,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可概括出“环境优美”的特点;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概括出“和睦安乐”的特点,从“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句可概括出“没有战乱(或没有压迫,或没有剥削,或没有纷扰)”的特点。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作劳动,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起来。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临别时)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探究。

小张在整理材料时被下列人物的善行深深感动, 请你与小张一起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新中国百位感动中国人物——天津老人白方礼,他连续十多年靠自己登三轮车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92岁病逝,他用破旧的三轮车踏出了中国人的善良与无私,他用瘦弱的脊梁挑起了莘莘学子的希望。

材料二:美国《时代》周刊2010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百大人物——台湾卖菜老妇陈树菊,她持续数十年,以自己的微薄收入向各类机构捐献了近32万美元的善款。她认为:“慈善只是舍得与不舍得而已”,“钱要给最需要的人才是最有用的。”

(1)请概括以上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至少写二个)

(2)慈善他人,也要慈善他物,在对待环境时,更应如此。如乌山旅游景点有一则告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这则告示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3)为下面新闻拟写标题。

今年是福建鑫展旺集团有限公司开展“鑫展旺金秋助学活动”的第九个年头。 9月5日,该集团公司继续参与回馈桑梓的慈善活动,为诏安县官陂镇助教兴学促进会现场捐款100万元,分10年资助官陂镇品学兼优而家境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下面关于《鲁宾逊漂流记》的表述正确的一顶是(     

A.鲁宾逊救下“星期五”的时候,已经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

B.鲁宾逊第二次航海遇到土耳其海盗船,他被掳到海盗船长家里,成为奴隶。

C.鲁宾逊第一次播下大麦和稻子时,这些庄稼因缺水而旱死了。

D.鲁宾逊所乘的船触礁后,除了鲁宾逊,船上只剩一只狗和两只猫,再没有别的生物。

(2) 请补全《水浒传》的两个回目。

第六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

第九回             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空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2)予独爱莲之                            ,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长歌行》)

(4)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王绩《野望》)

(5)《望岳》中诗人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表达不但要攀登泰山极顶,更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诗句是“                            。”

(6)《春望》中写战争持久,渴望亲人团聚的诗句是:                           

(7)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桃花源记》中的“                            。”一句对此作了印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做答。

赴豆畲是在仲夏,过官陂圩,走上弯曲的盘山水泥路,此路有千盘之险、地无百步之平。沿途只见群峰高sǒng、丛谷幽深,漫山遍野繁茂的草木间,流泉、石荀隐约。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横线字注音。

高sǒng               

 

 

 

 满分5 manfen5.com

 

成语“漫山遍野”的意思是:                               

 

查看答案

作文·表达

题目:让我            的一天

温馨提示:①先在横线上补充一个表示心理感受的词语,如“愉快”“兴奋”“伤心”“痛苦”等,然后把那一天发生的事情和你的感受写下来;

②注意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有机的结合起来;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