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12分) 不容忽视的“镉大米” ①人们总是在食品安全...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12分)

不容忽视的“镉大米”

①人们总是在食品安全中学习化学知识,两年前“10%大米镉超标”的新闻让人们空前关注起“镉”。而最近“广州超过4成大米镉超标”的报道,在“ 谈食色变”的今天,更让公众群情激愤。

②“镉”究竟为何物?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非常重要。它通常通过废水排入沟渠河流,再通过灌溉污染农作物,水稻是典型的“受害作物”。

③根据不同的摄取方式来衡量,镉对人体健康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大米等食物摄取的,属于“长期小剂量”。这种情况主要危害肾脏和骨骼。目前,国际卫生组织对镉的安全标准就是基于它对肾脏的危害程度建立的,上限是每周每公斤体重7微克。这相当于一个60公斤的人,每天不超过60微克。

④这个安全标准包括所有的镉来源,除了米饭,还有其他食物和饮水。对于大米,我国的安全标准是每公斤02毫克。但这只是一个“控制标准”,并不意味着高于这个值的大米才有害,而低于它的大米就“安全”。比如说,如果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吃500克镉含量为每公斤015毫克的大米——这样的大米是合格的,但也超过了国际卫生组织的“安全线”。如果只吃200克含量为每公斤025毫克的——虽然它超标了,但是总摄入量还没有超过“安全线”。此外,我们还要吃其他食物,还要喝水,其中也可能含有镉。对于“镉大米”产区的人来说,镉的其他来源就更不能忽视。

长期食用“镉大米”或其他含镉的东西,容易造成慢性镉中毒。它的症状被命名为“痛痛病”,日本在几十年前就注意到了它的存在。在日本的“镉大米”地区,统计了近两万名成人,出现了近二百病例和一百多“疑似”病例,以老年女性为主。目前,中国还没有详细的病例统计。根据目前的研究,痛痛病主要是由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镉会在肾脏中累积,最后导致肾衰竭,也会导致骨软化和骨质疏松。长期接触剂量是国际卫生组织安全线3倍以上的镉还可能会导致消化道的障碍。在动物实验中,这种剂量的镉还显示了对生殖和发育系统的影响;对人类是否有同样影响,还没有可靠依据。

⑥镉中毒更大的麻烦在于它的长期性,即使停止食用高镉大米,肾衰症状依然会持续。

⑦中国人主食米饭。“镉大米”对国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根本的解决途径还是治理工业污染,也迫切需要广泛严格地检测大米以及饮水中的镉含量,并且及时公布与处理。对于消费者来说,保护自己的可行途径是增加食谱的多样化,减少对大米的依赖。此外,根据研究,钙和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对镉过量也更加敏感。所以,保证自己的食谱中有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增强对镉的抵抗力。 

(摘自新浪网有删改)

1.  文章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3分)

2.文章第⑤段加点的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   (3分)

根据目前的研究,痛痛病主要是由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

3.下列推论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按照我国对大米的镉含量标准,只要长期食用镉含量低于控制标准线以下的大米,就不会造成镉中毒。

B.长期接触剂量为国际卫生组织安全线3倍以上的镉不仅可能导致消化道障碍,还会对人的生殖和发育系统有危害。

C.“镉”大米就是指用受到了含有重金属“镉”的废水灌溉而污染的水稻加工的,且镉含量超过了安全标准线的有毒大米。

D 中国人主食大米,只要停止食用高镉大米,肾衰症、骨软化和骨质疏松症都会消失。

4.对于国人来说,预防“镉大米”危害的可行途径有哪些?  (3分)

 

1.举例子 列数字 2.“主要”一词不能去掉。因为“痛痛病”除了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这一重要原因外,还有其他因素;去掉后就成了完全是由”镉“造成的,这不符合实际。“主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C 4.对中国消费者来说,预防 “镉大米”危害的可行途径有:要增加食谱的多样化,减少对大米的依赖;保证食谱中有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 【解析】 1. 试题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作用是说明文常考的题型。解答此类题型,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此处“列举日本”为举例子说明;“统计了近两万名成人,出现了近二百病例和一百多“疑似”病例”为列数字。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答题方法:(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准确性和严密性。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A中说法与“我国的安全标准是每公斤0.2毫克。但这只是一个“控制标准”,并不意味着高于这个值的大米才有害,而低于它的大米就“安全”。”不符;B中“还会对人的生殖和发育系统有危害”说法不够确切;D中“肾衰症、骨软化和骨质疏松症都会消失”说法不科学。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3分)

我是你们的孩子 作者 莫小米                                                                            

①十二岁女孩,独自去陌生城市上中学。

②父母是军人,到处有战友,临走让女儿随带一封信,拜会居住在那城市的老战友夫妇。父母的本意是,万一有什么事情,可以找他们相帮。毕竟那是四十年前,连电话都没有的。老战友夫妇都五十多了,比女孩父母年龄还大些,没有生育,女孩文静懂礼貌,让他们喜欢得不得了。可是后来发生的事,令女孩及父母都始料未及

③周末下课,伯伯已经在校门口等着,伯母则在家里张罗一桌丰盛的饭菜。学校伙食简单,女孩的确是有点饿,埋头吃了半碗饭,一抬头惊呆了,二老都不吃,光看着自己吃,仿佛看她吃的味道,比他们自己吃还要好。在人生地不熟的城市,有这么一份浓浓的亲情,一次两次,女孩很感动,可每个周末都这样,受不了,有时故意在教室磨蹭很久才出来,伯伯还站在马路对过的路灯下面,几十年后她回想起来说,像是在等一个前世的情人。

④后来说好不去吃了,他们就做好送来。一个罐子,包在棉袄里,送到女孩宿舍,看着女孩打开,伯伯说,趁热吃,啊。非要看着她吃上几口,才肯离开。国庆节放假,伯伯说带她去看戏,看到精彩处,却听到鼾声,一回头,伯伯已经睡着了。他根本不爱看戏,只是想带她看。

⑤女孩偶尔也去看二老,吃完饭想帮着洗碗,不可能,他俩只希望她坐着看书,吃水果,有一次伯伯竟然试探地说:我可以给你洗一双脚不?女孩笑说为什么呀,我给你们洗脚还差不多。伯伯难为情地说:哎呀,可惜你已经大了,要是再小一点,我就可以给你洗脚了。有一丝辛酸。

⑥三年很快过去,女孩要离开了,老夫妇竟然双双病倒,生离死别一样。伯伯还住了院。她是个好心的女孩,临走前特意去医院,对伯伯许诺,我会写信的,我会来看你们的。

⑦很多年后女孩自己做了母亲,才明白这对无子夫妇心底的隐伤。她从医,照料他们晚年的病痛直到生命终点。她说,我在自己父母那里,从未得到过如此细腻极致、爱到不知所措的感受,我一定是他们前世的孩子吧。

⑧她在老夫妇的墓碑上刻下一行字:我是你们的孩子。虽然她从未喊出过一声爸爸妈妈。

1.文中写了哪些“令女孩儿及父母都始料未及”的事情?(概括四件即可)(4分)

2.第③段写“有时故意在教室磨蹭很久才出来”,这折射出“她”怎样的心理状态?(2分)

3.第④段中,伯伯带她去看戏,“看到精彩处,却听到鼾声”,这一细节说明什么?(2分)

4.第⑦段有句话照应了第②段的“始料未及”,请把它写出来。(2分)

5.结合文章第⑧段,提炼出文章的主题?(3分)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2分)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语句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可爱者甚(fán) B清涟而不妖(zhuó) C不不枝(màn) D陶后鲜有闻(xiān)

2.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4分)

可爱者甚     濯清涟而不      亭亭净         陶后有闻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对《爱莲说》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查看答案

古诗词阅读(5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中表明作者轻车简从奉命出使边塞的句子是:            。(2分)

2.用自己的话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壮观景象。(3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默写9(8分)

(1)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

(2)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3)                ,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4)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 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摇有此寄》)

⑺《观刈麦》这首诗中,从正面表现天气十分炎热的句子是:“           ”。                 

 

查看答案

初一年级同学要举办“光盘”演讲活动,邀请春蕾中学的李老师参加。下面是某同学写的请柬,在格式和语言上共有五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5分)

请柬

尊敬的李老师A:

为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B,增强同学们的节约意识,我们年级将于6月20日C在学校的阶梯教室举办以“我与节约”的演讲活动D,特邀请您参加。务必按时到会E。

2014年6月10日       

阳光中学初一年级F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