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明媚”原来形容景物鲜明可爱。生活中同样也会有令我们内心明媚的时刻:深夜苦读,父...

“明媚”原来形容景物鲜明可爱。生活中同样也会有令我们内心明媚的时刻:深夜苦读,父母端来一杯热乎的牛奶时,考试失利,老师投来一束鼓励的目光时,身处困境,别人给予一份热心的帮助时……

结合自身生活,请以“明媚的时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4)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

 

参考例文 明媚的时刻 我独自走在这条忧伤的小径上,每走一步,仿佛都得沉思好久。 我用迷离的眼神看着周边的风景,它们也用迷离的眼神忧郁地望着我。我仰望天空,希望能寻得一份慰藉。可是,我的眼里却充盈这淡蓝色的忧伤…… “萧阳——”轻轻的一声呼唤从身后传来,我猛然转身,却只看到一片金黄——向日葵。那是她所钟爱的花,永远追随者太阳,仰望的姿势从未改变。“微凉……”我呢喃着,向那片向日葵走去,仿佛她就在里面。 无法阻挡的金黄色从里面泄露出来,促使我往深处走去,似乎是神的旨意。我的眼睛不停地扫过每一株,它们的面容很公平的拥有了太阳的色彩,很真诚的微笑。 感觉到地面是凉的,我顺势躺了下来,同向日葵一起仰望太阳。我的眼角慢慢溢出眼泪,嘴角却还是在笑。多久了,自己从来没有像这样哭过,总是不断的告诉自己要坚强,总是不停地微笑,其实内心已经被悲伤充满。 “萧阳,萧阳……“有是那声呼唤,我睁开眼睛,急切地寻找声音的源头。向日葵中间,走出一个女孩。一袭白色长裙,披肩的长发。太阳的光芒,在那一瞬间都变得黯淡。这是只属于我的向日葵啊! “萧阳吖萧阳,你要幸福呢” “萧阳,你是我十年不忘的萤火。” “我站为等待的姿势,渴望得到一丝爱。” …… 每一次读着她寄来的信,都会流泪。 你是向日葵唯一的太阳, 向日葵站成高傲的姿态, 始终追随着她的太阳, 永不离弃。 明媚的一瞬间,所有东西都失去了色彩,只有向日葵对太阳的目光依旧闪耀…… 【解析】 试题分析:“明媚的时刻”是一篇命题作文。从写作内容来说,只要是关于积极向上的人和事都可以写;从表现手法来说,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都可以使用,更可以综合运用。当然,要写出与众不同的一类文,必须或在立意、或在选材、或在谋篇,或在语言等方面显示出自己的特色来。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18分)

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1.小说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请概括其中两件事。(4分)

第一件事:“我”被女店主编织的精巧笔袋所吸引,买下了笔袋。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件事:“我”送照片给女店主,并怂恿她去登黄山。

2.小说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3分)

3.阅读文本,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文中划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2分)  

(2)小说开头结尾对历经沧桑却依然挺拔、香远益清的香樟树的描写,有何深意?(4分)

4.“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我们时常也会有这样的感受,总觉得还缺点什么,阅读本文后,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80~100字,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15分)

回家去问妈妈 

毕淑敏 

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②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罗嗦。

③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④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涵意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⑤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秉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⑥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⑦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⑧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⑨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记忆。                                (选文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件事引发了作者哪些感悟?(感悟答出两点即可)(4分)   

2.如何理解第④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3分)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4.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5.请你说说“回家去问妈妈”的含义。(3分)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5分)

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烹彘也。                       (《韩非子》)

注:彘(zhì):古意为“猪”女:同“汝”,你。③ 特:只不过,只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顾为汝杀彘            (2)特与婴儿     

(3)今子欺之,教子欺也    (4)烹彘也          

2.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第二个“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曾子之妻

A.从其所契者入水求(《刻舟求剑》)  B.何不试以足(《郑人买履》) 

C.至市(《郑人买履》)              D.驱别院(《幼时记趣》)

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幼时记趣》)

(3)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查看答案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问题。(6分)

春夜洛城①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①洛城:今河南洛阳。

1.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一、二两句的画面内容。(4分)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10分)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班级组织开展“爱文学,爱阅读”读书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1.要求每位同学编写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请你为小报起一个有文学色彩的名称,并设计三个栏目,拟定栏目名称。(3分)

小报名称: _________  _ 

栏目名称: ____      __  ______       _   ___________ 

2.走近文学经典

①《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       国著名作家            。(2分)

②《洞中历险》叙述了汤姆和蓓姬在岩洞里奇妙、曲折、紧张的历险历程,请结合此文具体内容,说说汤姆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书中多次写到汤姆在大自然中的感受,请具体说说汤姆经历海盗生活时,大自然让他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