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15分) 回家去问妈妈 毕淑敏 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15分)

回家去问妈妈 

毕淑敏 

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②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罗嗦。

③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④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涵意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⑤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秉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⑥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⑦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⑧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⑨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记忆。                                (选文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件事引发了作者哪些感悟?(感悟答出两点即可)(4分)   

2.如何理解第④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3分)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4.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5.请你说说“回家去问妈妈”的含义。(3分)

 

1.事件:我游敦煌回来,和母亲交谈,意外得知母亲曾抱着我走过安西的往事。(2分) 感悟:①我们极其在意世人的看法,却忽视、厌烦了母亲。②母亲是最了解我们的人,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③趁母亲健在,抓紧时间和母亲沟通交流。(2分,答出两点即可) 2.曾经呵护我们的母亲已经落伍了(母亲只能在我们童年时给我们以呵护)(1分),不能再给我们新的启迪和支持(1分),这是我们对母亲的浅薄认识(这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价值的原因)(1分)。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母亲关注我们比喻成老艺人打磨描绘精品 (把“母亲”比喻成“老艺人”,把“我们”比喻成“精品”)(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们的耐心培育(1分)。 4.本段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承接上文的感悟,引出下文的劝告;内容上紧扣文题,呼吁人们抓紧时间与父母交流。(每个要点各1分) 5.倾听妈妈讲述我们过去的事情,和她一起回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并能陈述理由。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这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中考中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一种深刻的内涵,甚至还有第三种更深刻、更深远的内涵。学生能理解标题的手法,明确标题的风格特点和作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5分)

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烹彘也。                       (《韩非子》)

注:彘(zhì):古意为“猪”女:同“汝”,你。③ 特:只不过,只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顾为汝杀彘            (2)特与婴儿     

(3)今子欺之,教子欺也    (4)烹彘也          

2.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第二个“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曾子之妻

A.从其所契者入水求(《刻舟求剑》)  B.何不试以足(《郑人买履》) 

C.至市(《郑人买履》)              D.驱别院(《幼时记趣》)

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幼时记趣》)

(3)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查看答案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问题。(6分)

春夜洛城①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①洛城:今河南洛阳。

1.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一、二两句的画面内容。(4分)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10分)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班级组织开展“爱文学,爱阅读”读书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1.要求每位同学编写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请你为小报起一个有文学色彩的名称,并设计三个栏目,拟定栏目名称。(3分)

小报名称: _________  _ 

栏目名称: ____      __  ______       _   ___________ 

2.走近文学经典

①《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       国著名作家            。(2分)

②《洞中历险》叙述了汤姆和蓓姬在岩洞里奇妙、曲折、紧张的历险历程,请结合此文具体内容,说说汤姆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书中多次写到汤姆在大自然中的感受,请具体说说汤姆经历海盗生活时,大自然让他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查看答案

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但愿人长久, 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2) 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3)松间沙路净无泥, 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

(4) _________________,无欲则刚。(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5)今夜月明人尽望, __________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

(6)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

(7)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______________。(冰心《纸船》)

(8)淡黑的起伏的连山,______________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鲁迅《社戏》)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你是否感到仿佛走进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第一单元“亲近文学”,赵丽宏为我们打开了文学之门,走进它,能够激发我们对未来的chōngjǐng和理想;第二单元“金色年华”,于漪老师的依依往事,句句拨动着我们的心xián,催我们不断奋进;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为我们展现了斑lán多彩的民俗文化,闪耀着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