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父亲进城送梨》 ,完成文后问题。(14分) 父亲进城送梨 ①父亲来了几次电...

阅读《父亲进城送梨》 ,完成文后问题。(14分)

                        父亲进城送梨

①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说院子里的梨熟了,让我摘些带回城里吃,说要不是他的腿跌伤了,早送梨进城了。每次接到父亲这样的电话,我总是支吾着应付他,说等休息时会抽空回家。可心里却想,特意回家摘些梨带回城里,好像城里没有梨似的。回家一趟,时间浪费了不算,那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再说今年的雨水多,梨不甜。因而,我未把回家摘梨的事放在心上。

②谁知,中秋节前的一天,父亲瘸着腿突然出现在家门口,身后背着一只蛇皮袋,像一个行乞的老人。我连忙接过父亲的蛇皮袋,挺沉! 父亲紧跟在我身后提醒着,袋里放的是梨,轻点放下,别把梨碰伤了。一听父亲是送梨来的,我有点没好气地埋怨起来:“爸,你腿还伤着呢,大老远送梨来干嘛?要来也不打个电话,我好去车站接你呀!”父亲愣住了,好一会儿才说:“你……你们忙,没时间回家摘梨,我总不能看着梨长在树上烂掉呀! 就过节了,中秋节也可以用它敬月啊!” 父亲涨红了脸表白着自己进城送梨的理由。

③妻回来了,一听说父亲特意送梨进城,也埋怨起来:“爸,你以后别这样,知道吗,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梨的,才几毛钱一斤!”父亲被妻的话呛得没一声言语,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仿佛自己走错了家门。

④我和妻的话对父亲有着一种无意的伤害。中饭时他很少说话,吃得也很少。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收拾好蛇皮袋,父亲执意要回乡下。我再三挽留,父亲却执拗得像个孩子。在去车站的路上,父亲耷拉着脑袋,一瘸一拐地走在我的前面。我劝他别把我和妻的话放在心上,父亲只是默默地走路。望着父亲花白的头发,一种不可名状的愧疚感像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我心上。

⑤回到家中,看到餐桌上一只只青翠的梨,我的眼睛湿润了,眼前出现了十几年前父亲带我们忙着栽梨树苗的情景……

⑥妻走过来,对我说:“把梨送给邻居吧!”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妻见我如此神情,抢下我的梨,去厨房清洗、削皮。等她把去了皮的雪白的梨递给我时,我轻声说:“你也该尝一口,家里的梨真甜!”妻或许听出我的话外之音,也削了一只吃起来。她刚吃一口,便惊讶地叫道:“这梨,怎么这么甜!”

父亲送来的梨,美美地喂足了我们今年因多雨而厌吃水果的胃。我奇怪,父亲是用什么方法种出如此甜津津的梨的。

⑧过了几日,我和妻回乡下看望父母。回到家,父亲没在,去了屋后的田里。我和母亲说起父亲送梨的事。母亲说:“对梨树呀,你爸可费神了。他早就从天气预报中听到今年雨水多,一开春,就请人在梨树周围竖起了四根竹篙。梨树挂果后,每逢雨天,他总是扯上塑料布替树遮雨,说这样长熟的梨可以原汁原味。他呀,早把这棵梨树当作自己的命根子了,有虫也不喷农药,宁愿自己站在凳子上,踮着脚捉虫,施的肥也是农家肥,说这样的梨才算是绿色食品。”母亲还说:“你爸看着梨一天天长大成熟,常在嘴边念叨着一句话‘人老了,不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了,只有这树上的梨,能让他们甜甜心’。”

听着母亲的话,我的眼里含满了泪水,透过窗户,望着院子里依然静立在梨树旁的竹篙,感觉那是一束束爱的光柱。

1.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摘梨,“我” 为什么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3分)

2.第⑧段通过母亲道出__________   的情节,既解开了今年的梨甜的谜底,又表现了____     

的主题。(2分)

3.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4分)

(1)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

(2)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

4.“父亲进城送梨”这件事,引发了读者对什么问题的思考?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5分)

 

1.浪费时间,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雨水多,梨不甜。(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给分) 2.父亲费心种梨 ;父亲对子女深沉的厚爱。(2分,意思对即可) 3.(1) “小心翼翼”写出了父亲对梨的珍视,充分地表现了他对子女深切的关爱。(2分,意对即给分) (2) “默默”写出了我的醒悟、自责,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2分,意对即给分) 4.引发读者思考“子女如何对待父母”的问题。(1分,意对即给分;感受4分) 例: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往往容易忽视。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不厌其烦关心子女,问寒问暖,而子女有时却不领情。这样很不应该,我们要珍视父母的爱,懂得感恩回报。 【解析】 1. 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这里学生总结出“浪费时间,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雨水多,梨不甜”等原因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并能陈述理由。此处写出了父亲费心种梨,来表达父亲对子女深沉的厚爱。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赏析词语表达作用的一种考查形式,学生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和效果,再进行分析表达效果,具体解答方法是:(1)词的意思或内容。(2)结合语境谈表达效果。如:“小心翼翼”写出了父亲对梨的珍视,充分地表现了他对子女深切的关爱。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这是一种开放题型,近几年中考中经常出现,学生在读懂原文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然后将自己的理解表述出来,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体和文章内容的能力。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幼时记趣》选段 ,完成文后问题。(14分)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选段第一段写的是             之趣,第二段写的是                之趣。(2分)

2.解释加点字含义。(4分)

(1)常蹲                      (2)以土砾凸者为              

(3)一癞蛤蟆也                   (4)数十               

3.翻译句子。(4分)

(1)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2)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4.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划两处)(2分)

5.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词,然后完成后面问你题。(5分)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浣溪沙”是            “黄鸡”的本意是          ,在诗中是指                。(3分) 

2.“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化用了白居易《醉歌》中“听唱黄鸡与白日”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查看答案

语文实践活动(8分)

1.【我的设计】七(1)班在“我爱文学”的主题活动中,编辑了一份《萌芽》手抄报,假如你也是七(1)班的一员,请你为该手抄报设计三个栏目名称。(3分)

栏目一:               栏目二:                栏目三:                

2.【我的展示】班长在“我爱文学”的主题会上作了总结,请你仿照划线句补充完整结束语(2分)

同样是喜爱文学,阅读文学作品,却有程度的差异,层次的不同。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只为寻求一时感官上的刺激,是一种 “看”;另一种人的“看”则与之迥然不同,他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欣赏,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希望大家早日进入这一层次。

3.【我的收获】漫步在文学百花园,你定会采撷到最芬芳的一朵;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你定会捡拾起最美丽的一枚。在这次活动中,你一定阅读了许多书籍,请列举课外的一本,其书名是《        》,作者是           ,你的感受是                                                               

                                                                                     。(3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根据你所读名著内容,选做其中一题,多做不加分)(3分)

1.罗广斌、          (人名)所著小说《红岩》中,许云峰联络地下党员,决定出版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刊物,取名《         。与此同时,他还领导了一个备用联络站——“           ”。

2.在《“海盗”生活》这个片段中,写了汤姆、                 三个小“海盗”在         (地名)的清晨生活,充分的表现了三个少年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酣畅心境。

 

查看答案

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昏时分了。未进村子,便遥遥地望见了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浓重的,                  ;轻淡的,                    ,萦绕在村子的上空,萦绕在茂密却又稀疏的树冠之间。

①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                ②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

③仿佛缓缓流淌的河流                          ④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

A.④      B.      C.②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