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幼时记趣》选段 ,完成文后问题。(14分)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阅读《幼时记趣》选段 ,完成文后问题。(14分)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选段第一段写的是             之趣,第二段写的是                之趣。(2分)

2.解释加点字含义。(4分)

(1)常蹲                      (2)以土砾凸者为              

(3)一癞蛤蟆也                   (4)数十               

3.翻译句子。(4分)

(1)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2)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4.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划两处)(2分)

5.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2分)

 

1.神游山林、鞭打蛤蟆(2分) 2.(1)自己的 (2)同“丘”,土山。 (3)原来是 (4)用鞭子打 (4分) 3.(1)想象在里面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2分)(2)突然一个很大的东西像推开大山,撞倒大树一般地闯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2分) 4.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2分) 5.因为作者善于观察、富于想象,所以经常有物体本身之外的乐趣。(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如果内容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述,那学生就应学会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鞭”名词用作动词,鞭打。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这里注意“怡然”等词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学生的断句能力,一定按内容和结构来进行划分。有时可以注意一些起断句作用的虚词,如:“盖”“夫”等一般用在句首,“而”“则”“于”等一般用在句中,“矣”“耳”等一般用在句末。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里因为作者善于观察、富于想象,所以经常有物体本身之外的乐趣。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古诗词,然后完成后面问你题。(5分)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浣溪沙”是            “黄鸡”的本意是          ,在诗中是指                。(3分) 

2.“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化用了白居易《醉歌》中“听唱黄鸡与白日”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查看答案

语文实践活动(8分)

1.【我的设计】七(1)班在“我爱文学”的主题活动中,编辑了一份《萌芽》手抄报,假如你也是七(1)班的一员,请你为该手抄报设计三个栏目名称。(3分)

栏目一:               栏目二:                栏目三:                

2.【我的展示】班长在“我爱文学”的主题会上作了总结,请你仿照划线句补充完整结束语(2分)

同样是喜爱文学,阅读文学作品,却有程度的差异,层次的不同。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只为寻求一时感官上的刺激,是一种 “看”;另一种人的“看”则与之迥然不同,他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欣赏,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希望大家早日进入这一层次。

3.【我的收获】漫步在文学百花园,你定会采撷到最芬芳的一朵;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你定会捡拾起最美丽的一枚。在这次活动中,你一定阅读了许多书籍,请列举课外的一本,其书名是《        》,作者是           ,你的感受是                                                               

                                                                                     。(3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根据你所读名著内容,选做其中一题,多做不加分)(3分)

1.罗广斌、          (人名)所著小说《红岩》中,许云峰联络地下党员,决定出版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刊物,取名《         。与此同时,他还领导了一个备用联络站——“           ”。

2.在《“海盗”生活》这个片段中,写了汤姆、                 三个小“海盗”在         (地名)的清晨生活,充分的表现了三个少年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酣畅心境。

 

查看答案

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昏时分了。未进村子,便遥遥地望见了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浓重的,                  ;轻淡的,                    ,萦绕在村子的上空,萦绕在茂密却又稀疏的树冠之间。

①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                ②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

③仿佛缓缓流淌的河流                          ④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

A.④      B.      C.②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舍己救人的每个细节如刚发生一样,历历在目,催人泪下。

B、非法“占中”扰乱社会秩序,严重损害香港公共利益,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轩然大波

C、学习了第一单元的课文,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盐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成功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按部就班,不能急于求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