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题(17分) 最后一个便士 ①一个穷苦的老人,站在露天...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题(17分)

后一个便士

一个穷苦的老人,站在露天寒冷的空气里,往一家商店的玻璃里看着。他的靴又脏又破,薄薄的大衣,抵挡不住向他迎面吹来的风雪。然而一丝慈祥的微笑,却挂在他已经冻僵的脸上。

商店里有很多人。这是全镇最好的地方,每个人都知道,这家店里的甜点心和糕饼是很出色的。而今天又不同与往常,因为在商店的窗口,又挂出了一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道:

试一下我们新做的苹果蛋糕吧,谁都能尝,免费供应。

很多人都来尝新蛋糕了。老板十分讲信用,任何人一进他的店堂,离开时一定会带走一盒甚至两盒甜点心的。因为他想:“今天他们不一定会个个买蛋糕的。对于几个穷人,免费让他们吃一点,我的心里同样感到快活。”

这时候,他透过另扇窗户的玻璃,看见了老人的脸,他急忙奔过去,微笑着拉开门,就像迎候一个衣冠楚楚的阔老:“快进来,我的朋友,外面冷。你不想一杯茶吃一些蛋糕吗?我新做的一种苹果蛋糕,看来很受欢迎。”

“非常感谢你,先生”老人回答,“是的,我很愿意尝尝新蛋糕。当然你们另外的蛋糕也不错。”

老人坐在一个角落里,吃着放在前面的一块蛋糕。店堂里另外的人正忙碌着,没有人注意到老人正抹着水。但老板看到了,于是又拿了几蛋糕,送到老人的餐桌上。因为他知道像这样一个穷老人,是不可能为自己买一块蛋糕的。

最后老人站起来走了,店老板提着一个大盒子走到门边,“请吧,”他对老人说着,把盒子给他,“请拿上这盒蛋糕,作为我送你的一份薄礼吧!”

老人的脸色变红了。“不……先生,谢谢你”他低声说,“我决定为家里买一蛋糕回去!”

他持重地走回到放蛋糕的大桌子边。因为他不能让好心肠的店老板为他感到遗憾,他的自尊心不允许他这样做,他指着最大的一块蛋糕说:“我要那一块。”

他把手伸进口袋,拿出所有钱数了数,付清了蛋糕钱。他离开商店时心里明白,他刚好花了最后一个便士。

慢慢地,老人向自己家走去。“我不能吃它,”他悲哀说,“我不能享受它,但我也不能把它浪费了。”

突然,他再一次笑了。他走到一家和他一样穷的邻居房前,把蛋糕放在门前的台阶上,然后悄悄离开了。街道上,冷风依然使劲的吹着,但在老人的心里感到一阵温暖

他一步步向家里走去。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中主要的两件事。(2分)

2.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问题。(5分)

(1)请你说说对第段中加点的词语“微笑”的理解。2分)

(2)简要说说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3分)

3. 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中老板的形象。(4分)

4. 是故事的结局,意蕴深刻,耐人寻味。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这个段落的作用。(6)

 

1.第一件:在凛冽的寒风中一位穷困的老人被蛋糕店老板请进店里,受到真诚而热情的招待。 第二件:老人离开蛋糕店时拒绝老板馈赠的蛋糕,花光了身上最后一个便士买了一只最大的蛋糕,自己却并不享用,而是悄悄放在一家和他一样穷的邻居门口。 2.(1)老人尽管贫穷却并不感到卑微和渺小(1分)而是坦然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1分) (2)运用神态和语言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人既维护了做人的尊严,(1分)又被老板深深地打动的心理。(1分) (自尊、感动) 3.一是会经营,讲信用,如打出免费品尝新蛋糕广告并当场兑现。二是善良,富有同情心和爱心,如让每一个穷人都能免费吃一点蛋糕。三是懂得尊重他人,如尽管知道老人穷苦,但还是随了老人的心意卖了一盒蛋糕给他。(答到两点即可,每一点1分,结合文章内容各1分) 4.结构上:点题,揭开标题设置的悬念;呼应开头;收束全文;(3分) 内容上:深化文章主题,(1分)以穷困老人帮助和他一样穷的老人内心感到的温暖,突出表现了老人的善良、温情、深沉博大的爱心,揭示在寒冷的环境中,使人们获得内心温暖的人间真情才是最可宝贵的;以“悄悄离开”显示贫穷和寒冷都无法消解其尊重别人的感情。(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概括的能力。读完全文,我们可以知道前半部分主人公蛋糕店老板,所做的事是将一位贫穷的老人请进店内并给予热情的关照;后一件事的主人公是那位贫穷的老人,受蛋糕店老板的影响,用最后一便士买一最大蛋糕,偷偷放在比自己更穷的邻居门前。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小题(1)一定要联系全文的内容考虑,千万不要就题论题,那样会出现很大的错误,会解答出蛋糕店免费供应蛋糕让老人很高兴这种严重偏离文章的答案。小题(2)属于对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描写,这都是为了刻画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品质的,围绕文章内容来解答。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答此题时一定不能忽视“请结合全文内容”这一要求,不能仅仅答出老板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同时要结全具体语句来分析人物性格。如打出免费品尝新蛋糕广告并当场兑现。说明老板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老板明明知道老人很穷,还是卖给老人一个最大的蛋糕,说明老板是一个尊重他人的人。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的题型。段落在文章不同的位置主要是从结构上讲,它在文章不同的结构中所起的作用也往往是不同的,但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可从以下“六”看中入手:一看在文章开头是不是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二看是不是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三看是不是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发展成为必然;四看是不是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五看是不是前后照应,使结构严谨;六看是不是总结全文,使结构完整。解答段落的作用题除了把握段落在文中的结构作用,还必须把握段落在文中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不管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在解答时都必须紧扣内容,明确文章主旨(议论文明确中心论点,说明文明确说明内容)解答。这也可以从“四看”中入手:一看是不是渲染了气氛;二看是不是烘托了人物(或人物感情);三看是不是点明中心(议论文是引出或点明论题或论点,说明文是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四看是不是对主题的升华。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一文,完成后面的题。(14 分)

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

游宇明

①任何一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手中的世界,一个是心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你已经掌握的世界,比如你现在从事的职业、你目前所处的地位、你当下的亲人朋友……心中的世界是你未曾掌握却时刻梦想获得的世界,比如你希望从事的事业、你渴望获取的财富、你渴盼争得的荣誉、你企望得到的人际关系……这两个世界构成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容纳了你所有的心血和汗水。

②人无疑应该善待手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它可以让你呼吸、给你温情。但人永远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人有一点与动物不同,那就是,人是为梦想活着的。没有梦想,人就没有朝气,就不会想方设法开发生命的种种潜能,就可能终生碌碌无为。心中的世界就像一座我们从来没有走近去的山,里面藏满了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就像一条我们从来不曾趟过的河,里面充满着迷人的波涛。手中的世界只是我们走向心中的世界的一个基地,却不是我们停步的理由。

③我们想走向心中的世界,需要带几个伴侣上路。

④第一个伴侣是自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创造某个辉煌、抵达某种高度的心理素质。人先要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一个过于自卑的人很难实现生命的辉煌。

⑤世界总是多角度的,生活中有阳光、云霞,也会有风雨、泥泞。抵达过心中的世界的人,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时候,无不遭逢过靠山山崩、靠水水流的日子。鲁迅先生一生的创作成就够高了吧,可他在民国教育部做公务员时,曾因支持学生运动,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开除过;写《哈利·波特》的乔安妮·凯瑟琳·罗琳现在够出名了吧,但她曾经离婚之后又碰上失业,最穷窘的时候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这两个人后来之所以能够走向美丽的心中的世界,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忍耐力这个好伴侣。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与一般人的区别在于:面对失败,一般人会想,我这人太笨,注定干不成这个事,干脆算了吧;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则认为,我这么聪明,眼前这点困难算什么,换个方向再试几次,我就不信突破不了。结果,他们真的取得了成功。

⑥我们还应该极力地培育自己的才华。人固然要有梦想,然而,如果你缺少抵达梦想的起码的才华,梦想再多也是废纸。

⑦自信、忍耐力与才华的关系,好比一条河的奔流,自信、忍耐力提供的是河床,才华是实现河流流动的势能——没有河床,河流自然流得不那么痛快;没有势能,河流根本就流不起来。

⑧没有一个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围栏,拥抱花红柳绿的心中的世界,但生活无时不在告诉我们: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阅读全文,说说走向心中的世界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3分)

3.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时候,无不遭逢过靠山山崩、靠水水流的日子。

(2)没有一个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围栏,拥抱花红柳绿的心中的世界。

4.结合上下文,说说文中画线句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

5.下列两句名言,哪个更适合作为第④段的道理论据?为什么?(3分)

(1)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2)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拿破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11分)

①英国《金融时报》解释说,所谓的“夏季诅咒”,是因为在夏季这几个月交易往往极为清淡,加上高管们外出度假,如果出现问题,市场可能会完全失控。

②事实也是如此,在这个夏天,除了证券市场行情惨淡以外,状况也不断发生,一会闹起了银行 “钱荒”拆借利率飙升,一会股市又出现“乌龙指”事件。

③没错,夏天除了飘飘的长裙和迷人的比基尼,更有金融市场的烦心事。

④在2012年的夏天,欧债危机不断扩散让欧盟焦头烂额;2011年夏天,美国遭遇国债违约危机,标普首次下调了美国国债评级;而2009年的夏天更加难熬,雷曼兄弟轰然倒塌,金融海啸一波比一波高;再往前推,1997年的夏天,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横扫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亚洲一些经济大国进入萧条期,一些国家的政局甚至开始混乱。

⑤经济学家们很早就发现,夏天的高温对股市也存在不利因素。比如台湾学者采用1997到2003年6年间的台湾每日股市和天气数据,研究气温对股市获利的影响。结果发现,摄氏29度是气温对股市收益产生影响的临界值,温度高于29度,获利将会大幅下降。

⑥那么夏天是如何影响金融市场的呢?《新帕尔格雷夫辞典:货币与金融》中关于“天气”词条有这样的描述:“天气被看作是很好的外生变量……天气对于评估金融市场的信息处理能力肯定是有用的。”经济学家们发现,人的情绪和感觉等心理因素在决策判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天气因素是金融投资决策的“情绪代理变量”,而情绪才是连接天气与收益回报的真正原因。

⑦经济学家霍华斯和霍夫曼认为,在高温条件下,人们可能变得歇斯底里或异常冷漠。另一位经济学家坎宁安也指出,在过冷或过热的天气中,人们变得不愿意帮助别人。攻击情绪增加将导致更多的冒险性,而冷漠则意味着不愿意承担风险。

⑧正是这些极端的情绪,最终导致了金融市场的紊乱,这也是“夏季诅咒”出现的最重要原因。

1.通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主要说明内容。(不超过20个字)(2分)

2.选文第⑤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说明方法(         作用:                                                                                                                                                                             

3.选文第⑦段中加点词语“可能”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4.结合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据专家介绍,高温容易引发情绪障碍,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人的情感障碍发生率明显上升,这被称为“情绪中暑”,又被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这种夏季情感障碍的发生,除了气温的变化以外,还与人的出汗多少,以及睡眠时间和饮食不足有关。”专家解释说,因为这时人容易出汗,加上睡眠和食欲不好,使得体内电解质代谢产生障碍,因而影响大脑神经活动,令人发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选自《新华网》)

(1)结合这则新闻和选文内容,概括出现“夏季诅咒”的最重要的原因。(2分)

(2)献计献策:为了降低夏季高温对人情绪造成负面情绪的程度,你有什么好的建议?(2分)

 

查看答案

阅读《疑人窃履》一文,完成后面的题。(12 分)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同“谬”,错误,荒谬。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①适使其仆市履于肆(            ②而以窃履进(   

③见其履在楚人之足(            ④遂与之绝(   

2.给文中划线句子划分2处停顿。(2分)

宿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2分)

②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选自《晏子使楚》)(2分)

4.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2分)

 

查看答案

阅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一诗,完成后面的题。(6 分)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该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

1.此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3分)

2.这首诗后两句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是怎么表现的?(3分)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6分)

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了,明代也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长城。你还知道长城的哪些知识呢?

⑴请写出有关长城的一句谚语或诗句。(1分)

⑵对于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自古褒贬不一,那么你是如何看待秦始皇的功与过的呢?(2分)

⑶古今中外,很多文人骚客都曾经写下过与长城有关的佳句,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因残破而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因蜿蜒而影射着古老国度。——泰戈尔

浪涌波翻,看莽莽苍苍,万里金龙来探海 风轻云淡,喜葱葱郁郁,千寻蜡象去窥山

---彭必余

从临洮直奔辽东,万里关山,到此方称好汉 自先秦历经唐宋,千秋壁垒,于今更显雄姿。                                                          ---钱存源

上述三句话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了长城,请说说它们概括了长城的哪些特点(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