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我们作为奥运会主办国...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我们作为奥运会主办国的公民,应当文明观赛事,理智看输赢,不要看到主队输球就大惊失色。

B.有些地方为增产粮食而盲目毁林开荒,结果事倍功半,不仅粮食没增产,还破坏了生态环境。

C.尽管外界对中华文化标志城的非议不断,但在当地,各项工作仍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D.武侠小说《 天龙八部》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无数读者。

 

C 【解析】大惊失色限用于害怕;事倍功半是指效率低,但本文的意思应该是方法错误,应用“事与愿违”;抑扬顿挫限用于声音的高低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6分)

母爱是什么?母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是漂bó( ▲ )天涯的缕缕思念,  ▲ 。想起了母亲,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想起了母亲,虚渡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想起了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qī( ▲ )息的家园。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2)本段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1分)

(3)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3分)

 

查看答案

作文,任选一题作答。(50分)

(1)……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

——满文军《懂你》

别说我们还太小,其实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常会于不经意间被轻轻拨动,妈妈的唠叨,其实我懂;老师的眼神,其实我懂;同学温馨的鼓励劝告,其实我也懂;自然界滋润万物的雨水、无私的春风、感人的画面、美丽的故事、课文中的形象作者的意图……其实有好多我都能读懂。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像,深刻的哲思,会一瞬之间漾遍全身,是的,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_______,其实我懂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完整。

② 写出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的文章。

③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那一幕,有的蕴含着人生的真善美,有的诠释着人的高尚节操,有的则诱发着自私卑鄙的恶臭,有的践踏着公共的道德良知……

你一定遇到过不少难忘的“那一幕”吧?请以“难忘的那一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章立意要明确,内容要具体,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班级。

?③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9~23题。(共15分)

孩子,请系好鞋带

那时,我还在读初一。学校每到年底都会组织游园活动庆祝新年的到来,记得那年的游园活动特别热闹,游戏很简单,似乎所有的人都能中奖,所以奖品很快就剩得不多了。

我终于也挣得了一张票,便兴冲冲去领奖。领奖处挤满了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后几份奖品,我也不甘示弱往前挤。高高的窗台,狭小的窗口,发奖的人根本看不见领奖人的脸,只能随意地从那些伸进窗口的挥舞着的手中接过奖票,再递给奖品。突然间,我感觉手心沉甸甸的,是一份奖品!还来不及高兴,旋即又感到手里轻飘飘的了——奖品被别人抢了!我忙抬起头四下搜寻,只见身旁一个大男孩正在冲我得意地笑。

我冲他喊道:“把奖品还给我!”他边走边嚷:“每个人都有奖票,谁能抢到就是谁的了,凭什么还给你!”我拽住他的衣角,近乎哀求:“我先拿到的,给我吧。”

他猛地推开我,没想到竟把我趔趄在地,他一溜烟跑掉了。

从地上爬起来,我再也忍不住委屈大哭起来。我边哭边走向办公区,这时我本能地想到了母亲,她是这所学校极有权威的老师,她一定能帮我!

母亲听我哭哭啼啼叙述完一切,沉默了半晌才说:“孩子,先系好你的鞋带吧。”我低头一看,真的,鞋带不知在什么时候已松开了。我迅速系好鞋带,然后期待母亲帮我要回奖品,没想到她却平静地说:“走吧,我们回家……”

这件事早已过去,我始终没能要回那份本该属于我的奖品,为此,心里不止一次埋怨母亲。然而,随着渐渐长大,十多年来也曾经受了许多成败与得失,现在我才恍然明白,当年的母亲用心良苦!

她让我系好鞋带,她在我因得不到奖品而懊恼的时候,让我系好鞋带,因为,我确实应该这样做。如果我任由自己哭闹,我可能会一辈子对此事耿耿于怀,无法释然。生活中本来就有好多我们想要的东西却无法得到,我们又怎可以要求自己每次都能被满足呢?母亲这样做其实是想让我学会坚强——当生活不能如愿以偿或者不尽人意时,不是一味地计较和埋怨,而是一如既往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保持一份恬淡心情对待生活。

我知道,命运给予我们的磨难将远不止是失去一份奖品;我同样知道,对待磨难也并非系好鞋带就难解决这么简单,但我明白生活的真谛就在于此——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不气馁,不自怨自艾,永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永远向前看,终有一天,我就能用生命的带子系住幸福。                              

1..找出表明本文属于回忆性文章的标志性语言。(2分)

2..母亲让“我”系好鞋带的内涵可用文中哪些句子来解释?(2分)

3..你觉得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请简单赏析一下。(3分)

4..你觉得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5..“孩子,请系好鞋带。”文中母亲的一句话影响了“我”一生。是啊,正确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同学们,在这十多年的成长历程中,父母对你说的哪句话你最难忘?这句话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1)最难忘的一句话:                                                (2分)

(2)这句话的影响:                                                  (3分 )  

 

查看答案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18题(14分)。                                                                                

暑假里,爸爸妈妈都要去外地出差,所以我要和七岁的弟弟去济南姑妈家度假。七月里的一天,我带着弟弟踏上了开往济南的火车。坐在车上,我想着上车前妈妈反复叮嘱的话:“在车上,看好弟弟,别让他乱跑,看好行李,不要和陌生的人谈话。”于是,我情不自禁地抓紧了包,看了一眼身旁欢天喜地的弟弟,不断地打量着四周的人,这样提心吊胆地过了四个多小时,终于到了济南。

站台上人可真多,我一手拎着包,一手紧紧地握着弟弟的手,在人群中四处张望,可是姑妈在哪儿呢?弟弟终于“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我哄着他,心里却越来越紧张:万一姑妈记错了时间怎么办?万一我们走岔了道?万一姑妈……正当我牵着弟弟的手四处寻找时,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过来:“小朋友,你们要上哪去,没人来接你们?”“我们……”我话刚一出口,忽然想起妈妈的嘱咐连忙拉着弟弟的手,慌忙挤出人群,站在远处,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回头一看,那人笑着摇摇头,走了。我们傻愣愣地站着,姑妈在哪儿呢?

站台上人已经不多了,这时迎面走来一个穿着铁路制服的阿姨,她笑着问:“小姑娘,是不是没有大人来接呀?”“是……噢……不是。”我慌忙改口。现在骗子各式各样,谁能保证她不是呢?我心里想。“小机灵鬼,你看看我挂的工作证。”她一边拍着我的头,一边指着胸前笑着对我说。我疑惑地仔细看了看,终于向她说明情况……最后,我和弟弟在车站的广播室里等到了姑妈。

姑妈不断地向那个阿姨道谢,我却想起那个中年人,也许可以早该相信他,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妈妈的话并不完全对,我要自己学会选择。

1.、中年男子询问“我们”时,“我”为什么拉着弟弟走出人群?穿铁路制服的阿姨询问“我们”时,为什么“我”最终接受了她的帮助?(2分)

2.、中年男子是妈妈所说的“陌生人”吗?为什么?请阐明你的理由。(2分)

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段短文的主要内容。(3分)

4.、你认为妈妈叮嘱的话对吗?为什么?假如你遇到类似情况,你会怎么处理?(3分)

5.、请你合理想像,运用语言描写,描述“我”向穿着铁路制服阿姨求助的情景。(4分)

 

查看答案

(一)阅读《<论语>十则》,完成下面的习题。(17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1..孔子,名       ,字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3分)

2..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4分)

(1)不亦                 (2)人不知而不          

(3)诲知之乎               (4)不习乎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 请写出本文中的成语(不少于6个)。(3分)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的是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经历,加上你的切身体验和独特感受来谈一谈你的认识?(60字以内)(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