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一)阅读《<论语>十则》,完成下面的习题。(17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

(一)阅读《<论语>十则》,完成下面的习题。(17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1..孔子,名       ,字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3分)

2..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4分)

(1)不亦                 (2)人不知而不          

(3)诲知之乎               (4)不习乎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 请写出本文中的成语(不少于6个)。(3分)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的是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经历,加上你的切身体验和独特感受来谈一谈你的认识?(60字以内)(3分)

 

1.丘,仲尼,春秋。 2.(1)“悦”的古字,愉快。    (2)生气,发怒。 (3)通“汝”,人称代词,你。  (4)老师传授的知识,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3.(1)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2)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4.不亦乐乎;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岁寒知松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意6个即可) 5.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为了学习而学习,缺少必要的思考,只是一味地学习,大脑却一片空白,学习只为了追求数量,而不在乎质量,结果那就可想而知了。学习在思考,也在于吸收。 也有不少人,为了思考而思考,缺少必要的学习。只是一味地思考,没有一定的学习指导,结果思考钻进了死胡同,就难免是非不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语文综合运用(5分)

星期天,小林到白云湖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白云湖怎么走?老实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

1..老大爷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2..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请写出你问路的话。(3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4分)

(1)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4)正入万山圈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查看答案

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象征是用具体事物表现某种社会意义的写作方法。课文《行道树》便是用了象征写作手法。

B.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是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喻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白兔和月亮》的体裁是寓言。

C.《论语》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D.晏殊《浣溪沙》是一首唐诗。

 

查看答案

请选出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              

A.项为之强(颈,脖颈)群鹤舞于空中(飞舞)

B.怡然自得(安适、愉快的样子)又留蚊于素帐中(未染色的帐子)

C.果然鹤也(白鹤)方出神(正)

D.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吾日三省吾身(每天)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因为整个形体非常细致,所以显得很微小。)

B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C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D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得到的好处很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