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渔家傲 范仲淹 (8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浊酒一杯家万里,衡阳雁去无留意。燕然未...

渔家傲 范仲淹 (8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浊酒一杯家万里,衡阳雁去无留意。燕然未勒归无计,四面边声连角起。羌管悠悠霜满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自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2分)

2.这首词的主旨句是什么?(2分)

3.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睡觉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答对一种表达方式给1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2分。共4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记承天寺夜(苏轼)(12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无与乐者   (2)怀民亦未

(3)竹柏影也   (4)至承天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本文表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查看答案

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15分)

①中国西部是什么概念?中国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相连一线以西,包括我国西北和西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这片广褒的土地面积为54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7%;人口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

②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华夏祖先的脚步是顺着水边走的。长江上游出土过元谋人牙齿化石,距今约170万年;黄河中游出土过蓝田人头盖骨,距今约70万年。这两处古人类都比北京猿人(距今约50万年)的资格更老。

③西部地区不仅有广阔的地域和悠久的历史,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④西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秦皇汉武以后,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从而有了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佛院深寺的暮鼓晨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在继承汉晋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兼收并蓄的恢宏气度,展现出精美绝伦的艺术形式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夏王陵、楼兰古国、布达拉宫、三星堆、大足石刻等历史文化遗产,同样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象征。

⑤西部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遵义、延安、红岩村等革命圣地孕育了深厚的革命文化传统。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革命文艺发展的一面旗帜。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在短短的几年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这些宝贵的财富,奠定了西部文化遵循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坚实基础。

⑥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交化的聚集地。这里生活着5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包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行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如纳西古乐、戏曲、剪纸、刺绣、岩画等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它们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犹如一个巨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

⑦西部地区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它们的抢救、保护、涵养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为推进西部大开发作出贡献。

1.第①段从   、行政区域、   、人口数量等四个方面说明了“中国西部”的概念。(2分)

2.阅读第②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段的中心句是   (2分)

②“华夏祖先的脚步”是指   (2分)

③将元谋、蓝田人与北京猿人作比较,是为了说明      。(2分)

④本段主要采用     的说明方法。(2分)

3.第③段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是     。(2分)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   。(3分)

 

查看答案

人证(15分)

①在火车上,一个很漂亮的女列车员盯着—个民工模样的中年人,大声说:“查票!”

②中年人浑身上下一阵翻找,终于找到了,却捏在手里不想交出去。

③列车员朝他手上瞅了一眼,怪怪地笑了笑,说:“这是儿童票。”

④中年人憋红了脸,嗫嚅着说:“儿童票不是跟残疾人票价格一样吗?”

⑤儿童票和残疾人票的价格都是全票的一半,列车员当当然知道。她打量了中年人一番,问道:“你是残疾人?”

⑥“我是残疾人。”

⑦“那你把残疾证给我看看。”

⑧中年人紧张起来,说:“我……没有残疾证。买票的时候,售票员就向我要残疾证,我没办法才买的儿童票。”

⑨列车员冷笑了一下:“没有残疾证,怎么能证明你是残疾人啊?”

⑩中年人没有做声,只是轻轻把鞋子脱下,又将裤腿挽了起来——他只有半个脚掌。

11列车员斜眼看了看,说:“我要看的是证件!是上面印着‘残疾证’三个字的本本!是残联盖的钢印!”

12中年人一副苦瓜脸,解释说:“我没有当地户口,人家不给办理残疾证。而且,我是在私人工地干活,出了事之后老板就跑了,我也没钱到医院做评定……”

13列车长闻讯而来,询问情况。

14中年人再一次向列车长说明,自己是一个残疾人,买了一张和残疾人票一样价格的儿童票……

15列车长也问:“你的残疾证呢?”

16中年人说他没有残疾证,接着说让列车长看他的半个脚掌。

17列车长连看都没看,便不耐烦地说:“我们只认证不认人!有残疾证就是残疾人,有残疾证才能享受残疾人票的待遇。你赶快补票吧。”

18中年人一下子蔫了。

19他翻遍了全身的口袋和行李,只有几块钱,根本不够补票的。他带着哭腔对列车长说:“我的脚掌被机器轧掉一半之后,就再也打不了工了。没有钱,连老家也回不去了,这张半价票还是老乡们凑钱给我买的呢。求您高抬贵手,放过我吧!”

20列车长坚决地说:“那不行。”

21那个女列车员趁机对列车长说:“让他去车头铲煤吧,算做义务劳动。”

22列车长想了想,说:“好。”

23中年人对面的一个老同志看不惯了,他站起来,盯着列车长的眼睛,说:“你是不是男人?”

24列车长不解地说:“这跟我是不是男人有什么关系啊?”

25“你就告诉我,你是不是男人?”

26“我当然是男人!”

27“你用什么证明你是男人呢?把你的男人证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28周围的人一下笑起来。

29列车长愣了愣,说:“我一个大男人在这儿站着,难道还有假不成?”

30老同志摇了摇头,说:“我和你们一样,只认证不认人,有男人证就是男人,没男人证就不是男人。”

31列车长卡了壳,一时想不出什么话来应对。

32那个女列车员站出来替列车长解围,她对老同志说:“我不是男人,你有什么话跟我说好了。”

33老同志指着她的鼻子,说:“你根本就不是人!”

34列车员一下暴跳如雷,尖声叫道,“你嘴巴干净点!你说,我不是人是什么?”

35老同志一脸平静,狡黠地笑了笑,说:“你是人?那好,把你的‘人’证拿出来看看……”

36四周的人再一次哄笑起来。

37只有一个人没笑,就是那个只有半个脚掌的中年人。他定定地望着眼前的一切,不知何时,眼里蓄满了泪水……

1.请你用筒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3分)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分析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3分)

老同志一脸平静,狡黠地笑了笑,说:“你是人?那好,把你的‘人’证拿出来看看……”

4.你认为文章中的这位老同志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5.从老同志的身上,学到了些什么,谈谈你的感想。(3分)

 

查看答案

句子积累——按课文默写。(8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2.《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3.《游山西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4.《观刈麦》: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6.《小石潭记》: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7.《纪念白求恩》:就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8.《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现作者对广大人民苦难同情的警句是:          

9.篇段积累——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4分)

 

查看答案

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            ;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

A.生活如山,宽容为径,登山循径,方知山之高大。

B.生活如山,循径登山,宽容为径,方知山之高大。

C.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

D.生活似山,宽容为径,登山循径,方知山之高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