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句子积累——按课文默写。(8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

句子积累——按课文默写。(8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2.《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3.《游山西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4.《观刈麦》: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6.《小石潭记》: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7.《纪念白求恩》:就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8.《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现作者对广大人民苦难同情的警句是:          

9.篇段积累——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4分)

 

1.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8.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9.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            ;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

A.生活如山,宽容为径,登山循径,方知山之高大。

B.生活如山,循径登山,宽容为径,方知山之高大。

C.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

D.生活似山,宽容为径,登山循径,方知山之高大。

 

查看答案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

 

查看答案

文化积累——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所著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B.《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C.《范进中举》节选自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品描写了痴迷于功名,不事劳作的范进。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

D.消息包括有五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导语是新闻主要内容或事实的概述。

 

查看答案

语言的运用——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的父亲历经沧桑,对任何事情都能泰然处之

B.王老师没有偏见,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同学也能够一视同仁

C.对不起,我昨晚不在场,对这件事情的经过一窍不通,你就别问我了。

D.这位同志说话咄咄逼人,那气势可真是让人受不了啊。

 

查看答案

词语的积累——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拈轻怕重得天独厚脍炙人口容光焕发

B.世外桃园大相径廷扑朔迷离分道扬镳

C.手屈一指横空出世委委动听约定俗成

D.麻木不人夜不能寐水泻不通油然而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