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人证(15分) ①在火车上,一个很漂亮的女列车员盯着—个民工模样的中年人,大声说...

人证(15分)

①在火车上,一个很漂亮的女列车员盯着—个民工模样的中年人,大声说:“查票!”

②中年人浑身上下一阵翻找,终于找到了,却捏在手里不想交出去。

③列车员朝他手上瞅了一眼,怪怪地笑了笑,说:“这是儿童票。”

④中年人憋红了脸,嗫嚅着说:“儿童票不是跟残疾人票价格一样吗?”

⑤儿童票和残疾人票的价格都是全票的一半,列车员当当然知道。她打量了中年人一番,问道:“你是残疾人?”

⑥“我是残疾人。”

⑦“那你把残疾证给我看看。”

⑧中年人紧张起来,说:“我……没有残疾证。买票的时候,售票员就向我要残疾证,我没办法才买的儿童票。”

⑨列车员冷笑了一下:“没有残疾证,怎么能证明你是残疾人啊?”

⑩中年人没有做声,只是轻轻把鞋子脱下,又将裤腿挽了起来——他只有半个脚掌。

11列车员斜眼看了看,说:“我要看的是证件!是上面印着‘残疾证’三个字的本本!是残联盖的钢印!”

12中年人一副苦瓜脸,解释说:“我没有当地户口,人家不给办理残疾证。而且,我是在私人工地干活,出了事之后老板就跑了,我也没钱到医院做评定……”

13列车长闻讯而来,询问情况。

14中年人再一次向列车长说明,自己是一个残疾人,买了一张和残疾人票一样价格的儿童票……

15列车长也问:“你的残疾证呢?”

16中年人说他没有残疾证,接着说让列车长看他的半个脚掌。

17列车长连看都没看,便不耐烦地说:“我们只认证不认人!有残疾证就是残疾人,有残疾证才能享受残疾人票的待遇。你赶快补票吧。”

18中年人一下子蔫了。

19他翻遍了全身的口袋和行李,只有几块钱,根本不够补票的。他带着哭腔对列车长说:“我的脚掌被机器轧掉一半之后,就再也打不了工了。没有钱,连老家也回不去了,这张半价票还是老乡们凑钱给我买的呢。求您高抬贵手,放过我吧!”

20列车长坚决地说:“那不行。”

21那个女列车员趁机对列车长说:“让他去车头铲煤吧,算做义务劳动。”

22列车长想了想,说:“好。”

23中年人对面的一个老同志看不惯了,他站起来,盯着列车长的眼睛,说:“你是不是男人?”

24列车长不解地说:“这跟我是不是男人有什么关系啊?”

25“你就告诉我,你是不是男人?”

26“我当然是男人!”

27“你用什么证明你是男人呢?把你的男人证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28周围的人一下笑起来。

29列车长愣了愣,说:“我一个大男人在这儿站着,难道还有假不成?”

30老同志摇了摇头,说:“我和你们一样,只认证不认人,有男人证就是男人,没男人证就不是男人。”

31列车长卡了壳,一时想不出什么话来应对。

32那个女列车员站出来替列车长解围,她对老同志说:“我不是男人,你有什么话跟我说好了。”

33老同志指着她的鼻子,说:“你根本就不是人!”

34列车员一下暴跳如雷,尖声叫道,“你嘴巴干净点!你说,我不是人是什么?”

35老同志一脸平静,狡黠地笑了笑,说:“你是人?那好,把你的‘人’证拿出来看看……”

36四周的人再一次哄笑起来。

37只有一个人没笑,就是那个只有半个脚掌的中年人。他定定地望着眼前的一切,不知何时,眼里蓄满了泪水……

1.请你用筒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3分)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分析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3分)

老同志一脸平静,狡黠地笑了笑,说:“你是人?那好,把你的‘人’证拿出来看看……”

4.你认为文章中的这位老同志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5.从老同志的身上,学到了些什么,谈谈你的感想。(3分)

 

1.本文讲述了一个没有残疾证的中年人买了一张车票,在车上受到列车员和列车长的刁难,一位老同志挺身而出,帮助他解围的故事。 2.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了老同志无比气愤的心情。 3.“狡黠”是“狡猾”的意思,这里是贬义词褒用,形象地写出了老同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时的那种解气的心理。(或形象地写出了老同志反驳对方时那种无比解气的心理。) 4.有正义感(嫉恶如仇、见义勇为、打抱不平)、机智(聪明)、善良等。 5.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句子积累——按课文默写。(8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2.《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3.《游山西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4.《观刈麦》: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6.《小石潭记》: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7.《纪念白求恩》:就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8.《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现作者对广大人民苦难同情的警句是:          

9.篇段积累——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4分)

 

查看答案

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            ;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

A.生活如山,宽容为径,登山循径,方知山之高大。

B.生活如山,循径登山,宽容为径,方知山之高大。

C.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

D.生活似山,宽容为径,登山循径,方知山之高大。

 

查看答案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

 

查看答案

文化积累——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所著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B.《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C.《范进中举》节选自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品描写了痴迷于功名,不事劳作的范进。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

D.消息包括有五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导语是新闻主要内容或事实的概述。

 

查看答案

语言的运用——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的父亲历经沧桑,对任何事情都能泰然处之

B.王老师没有偏见,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同学也能够一视同仁

C.对不起,我昨晚不在场,对这件事情的经过一窍不通,你就别问我了。

D.这位同志说话咄咄逼人,那气势可真是让人受不了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