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课外阅读《我长大了》回答下面题目(16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

课外阅读《我长大了》回答下面题目(16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被淡忘了。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像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2分)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

2.(2分)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3.(3分).家里“气氛并不如想像的恶劣”,而“我”想像中会有怎样的气氛?

4.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顾老奶奶却略写呢?(3分)

5.“我”曾把作为长大的标准,第三次,“我”是把作为长大的标准,我终于意识到“长大”的真正含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回答)(3分)

6.“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1.希望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2.(2分)因为我坐的车撞了人,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3.(3分)想象中父亲会严厉地批评我;因为他亲眼看到我闯了祸,而闯祸是要受惩罚的。 4.文章要突出的是我如何意识到什么是“长大”,“撞人”“和“吃晚饭”交代了我意识到长大的具体内容。(3分) 5.(2分)进入中学 有了青春痘了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6.(3分)长大并不仅在于年龄,更在于心理。年龄大并不等于“长大”,年龄小也未必是没有“长大”,“长大”的标准是有责任感。(意近即可)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最后一课》回答下面问题(10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

--你们走吧。”

1.第一段中的“钟声”意味着什么?(2分)

2.韩麦尔老师“脸色惨白”“哽住了”“说不下去”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2分)

3.这几段文字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韩麦尔,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3分)

4.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为什么对韩麦尔和小弗郎士来说热爱法语就是热爱祖国的同义词?(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伤仲永》中文段,回答3—7题(26分)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伤仲永》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写朝代)八大家之一。(3分)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6分)

①世耕( )      ②未识书具()

以钱币乞之( )   ④父其然边()

⑤日仲永( )     ⑥泯然众人矣()

3.本文按照________顺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详写了_____________,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用文中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道理上讲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从方仲永的遭遇来看,你得到什么启发?(4分)

 

查看答案

名句填空(8分,每空1分)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___________,不要_______________!忧郁的日子里需要__________:相信吧,______________

2.啊,朋友!黄河以它__________,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___________。

3.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___(吴均《山中杂诗》)

4.独坐幽簧里,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并将句中书写错误的字改在后面的“田”字格内。(2分)

何首乌藤和木莲缠洛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yōng)____肿的根。

 

 

 

 

 

 

查看答案

写作(60分)

请以“生活需要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1)在题目横线上可填上适当的词语(如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使题目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正文第一行。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