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散文《鼓韵》,完成下面题目。(13分) 鼓 韵 张春玲 ①说起敲锣打鼓,不是...

阅读散文《鼓韵》,完成下面题目。(13分)

鼓 韵

张春玲

①说起敲锣打鼓,不是吹牛,当推我们临汾。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上,一声呐喊,喊出了临汾800人的锣鼓队,人如潮涌,阵似排兵,男、女、老、少、壮、鼓、锣、钹、镲、磬。于是,那“咚咚锵锵”的鼓声便把亚运盛会的热烈气氛推向了高潮。那黄土地铿锵有力的鼓点撼动了整个世界,那北方粗犷豪壮的鼓韵便久久萦绕在中国人的心头!雄放的黄土高原产生着阳刚气十足的艺术。就像在冷飕飕的三九天喝着65℃的汾酒,吃漂着厚厚一层辣油的羊肉泡漠一样,临汾人爱听铁板铜琶、高亢激越的《窦娥冤》、《十五贯》,最喜欢在拥挤的人丛里,头顶着脸庞已冻得通红的孩子,听那把心房震得咚咚作响的锣鼓。我记着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爸爸流着泪竖着大拇指对我讲:“他的一位英俊而鼓艺高超的兄弟在人们的一片喝彩声中累断筋骨含笑死去。”我便恨自己是位丫头,便急急地盼着快快长大,去挥舞那扎着红缨缨的、沉甸甸的鼓槌。

②鼓声伴着我长大。而在我记忆里敲得最响最热烈最奔放的,要数春节的添岁鼓了。一入腊月,十里八村的人们便聚在一起,切磋技艺,共享欢乐。腊月二十三,人们用虔诚的锣鼓送灶;除夕之夜,在铺天盖地的爆竹声里,总少不了鼓的和鸣;正月十五,锣鼓成了花灯的前奏;直到二十,焰火晚会的礼花总是在欢乐的鼓乐里升腾……

③我永远忘不了骑在爸爸脖子上,脸儿冻得红红的,在人头缝里看正月十五闹社火的场面:在高跷队、旱船舞的前面,锣鼓在为他们开道(那时你一定得拦住他们的——观众堵住去路便是对表演者的最大奖赏了),于是,我看见皂袍束带、头裹纶巾、一身戎装的鼓手们,在一位鹤发童颜的长者令旗下,风风火火地敲打起来,爸爸说:这一段叫《秦王点兵》,那一节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我不懂。我看见那系着彩绸,一开一合的铜钹,在阳光下,金灿灿,亮闪闪,那清脆声撞击着耳鼓,让人好激动好激动啊。我被那击鼓敲锣上下翻飞的一片红缨牢牢吸引住了。于是,在别人含笑的注视里,我把自己的一双小手拍得生疼生疼。

④我觉得,我的家乡是一片生长锣鼓的土地;我知道,家乡的锣鼓是鼓林里的伟男!腰鼓虽轻快活泼却失之纤弱;婚丧嫁娶的锣鼓因有唢呐的伴唱又显得凄婉;那银屏上、戏剧里的升堂,会令你想起百姓的冤屈……只有故乡热情奔放豪迈恣肆的鼓声,让你顿生崇敬,催你奋发进取!

⑤家乡唤春的如黄河涛声一样的锣鼓哟,我为你骄傲!

1.通读全文,思考临汾锣鼓的特色,然后从中提取关键信息,把下面句式补充完整。(表达阅读感受)(2分)

家乡的锣鼓,是热情奔放、豪迈恣肆的锣鼓;家乡的锣鼓,是             

                     的锣鼓。

2.说说第①段的主体部分是从哪两个方面支撑第一句话的。(理解文章写法)(2分)

3.第①段中写老爸爸讲的故事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材料作用)(3分)

4.请你说说文章第②、③段在结构上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3分)

                                                                    

5.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把握情感倾向)(3分)

 

1.开放性题,可在文中选用恰当的语句填充,要注意句子的层次感。示例:家乡的锣鼓,是让击者疯狂、听者震撼的锣鼓;家乡的锣鼓,是让人顿生崇敬、催人奋发的锣鼓。 2.从正面的刻画和听众侧面的感受两个方面。 3.通过这一故事,突出家乡锣鼓的热情奔放粗犷豪壮,充满阳刚之气的特色。或“写出了临汾人对锣鼓的热爱。”(意对即可) 4.第二段从整体上写春节添岁鼓的热烈奔放,第三段侧重表现正月十五闹社火的场面,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或答“总写和分写”的关系也可。 5.表达了作者对家乡锣鼓的喜爱、赞美和自己的满腔自豪之情。(仅答“喜爱之情”给一半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言文《马说》,完成下面题目。(10分)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2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          (2)策之不以其        

2.下列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才美不外曹刿请

B.求其能千里也燕雀知鸿鹄之志

C.之不以其道执而临之

D.鸣之而不能其意 政人和,百废具兴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文中“呜呼”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

5.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2分)

 

查看答案

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题目。(4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境界。请说说诗的颔联中的“阔”字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2分)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其中“           

               ”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

 

查看答案

搜集资料不仅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常用到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且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搜集资料可获得前人、他人的间接经验或已有成果,使自己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

现在朝阳中学正在开展“怎样搜集资料”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活动小组的组长,请你帮助完成以下任务,使这次活动更加圆满。

1.明确主题,确定任务:(2分)

这次搜集资料活动有“节日”、“三峡”、“电脑”三个选题,你们小组确定的主题是:     ,确定这个主题的理由是:                           

2.调查采访,获取资料:(2分)

当确定了活动主题,接下来你们准备进行实地调查和采访,以更好地获取资料。你认为要搞好调查、采访工作有哪些注意事项?(至少写出一点)(2分)

3.筛选信息,分类整理:(2分)

假如你们小组确定的主题是“节日”,又在搜集资料过程中有很多收获,特别是搜集到不少春联,但有些春联的上、下联搞混淆了,请你帮忙为上联找下联(填序号):

上联:爆竹一声除旧

下联:                            

备选下联:

A.大地歌唤彩云

B.共享锦绣年华

C.桃符万户更新

D.喜庆国泰民安

4.成果展示,交流互补:(2分)

这次活动中你们小组就“节日”专题进行了大量的搜集整理工作,获得了丰富的资料,现在请你从“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中选取一个,说说本地的过节习俗,或介绍节日的来历及有关传说故事,让大家分享成果。(不超过60字)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经过汶川地震、日本核危机等重大事件后,使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

B.食品安全是人们身体是否健康的保证。

C.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D.人们通过对先人所经历的艰苦磨炼和取得的辉煌成果的回忆,来照亮和升华现在的生活。

 

查看答案

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限20字以内)

他们感动着古城襄樊,他们的故事传颂在襄江两岸。2011年3月25日晚由襄樊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10年度感动襄樊十大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被评选出的感动襄樊2011年度十大人物是:年复一年的抚养、教育40多个“问题孩子”的江建军;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地成就一番事业的王国良;重病在身,却把最后的能量献给山区教育的肖永才;面壁十载,临摹永乐宫壁画的“画痴”刘庸之……他们身份各异,经历不同,但都有共同的一点,那就是拥有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