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①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

①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

②早期核辐射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流。它是核爆炸特有的杀伤破坏因素。当射线照射到人体、杀死细胞达一定程度时,人员就会得放射病;照射到土壤、食盐、碱、食品和某些金属器具上,还会使这些原来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感生放射性,也能对人员造成伤害。它还能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曝光、化学药品失效,并能影响电子仪器的性能。

③人体遭受过量辐射,可能导致各种不适感,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来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④据我国核电安全专家郁祖盛介绍,根据我国的标准,每人每年受到的辐射量应小于2.7毫西弗。事实上,人体如果短期受到低于100毫西弗的辐射,也并不会造成影响。媒体报道的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外部辐射量一度达到每小时1557微西弗。这个辐射量只相当于一个人接受十几次X光检查,尚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1. 第③节中加点的“一般来讲”有何表达作用?(2分)

2.第④节划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 “一般情况”是指通常情况,并不排除特殊情况。(1分)这个词语表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2..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写出两个即可得1分),具体准确地(1分)说明了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外部辐射量尚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1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1.阅读上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1)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2分)

2.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与赏析(共49分)

(一)(12分)

①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①收之。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②,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其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②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无预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③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④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⑤;不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选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注释】①虎贲(bēn):官名,负责侍卫君主和保卫王宫。②举尔所知:语出《论语·子路》,意思是“提拔你所了解的人”。③才流:指才能品级。④才具:才能,才干。⑤会止便止:古人按礼节慰问死者家属时当哭泣。

1. 选出“儿以咨母”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以其境过清

B.策之不以其道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对文章的内容判断不正确的是(     )(2分)

A.第①节主要通过叙述吏部郎许允推荐乡人做官,表现他为官清正不阿、不徇私的品质。

B.选文主要通过记言来表现人物形象,寥寥数语,人物形象毕现。

C.当初许允被捕,全家号哭,只有其妇自若,一点都不忧虑,这是运用对比,来表现许允妇的镇定和胸有成竹。

D.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贤媛》,把许允妇归为“贤媛”篇,这是对其高度的赞美。

3.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

①为称职与不    不:               ②勿忧,寻还  寻:        

③早知尔耳    尔:                 ④景王遣钟会看之   遣:        

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2分)                                                        

②会反,以状对,卒免。(2分)

 

查看答案

下列对名著的评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是一个天真活泼,富于幻想和冒险精神的孩子,他

离家出走是对枯燥、平庸、压抑生活的反抗。

B.《水浒传》中鲁智深在燕青授意下负荆请罪,并杀假宋江将功补过,表现出鲁智深

知错能改,敢于承担责任的英雄本色。

C.《格列佛游记》中的“慧骃”身上被赋予了许多“人”的正面价值,如理性、公正、

平和与诚实等,寄托了作者对美好人性的追求。

D.《朝花夕拾》中写阿长教少年鲁迅如何吃福橘、讲吉利话,表现了一个生活在社会

底层的劳动妇女追求幸福的朴素愿望。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2.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中庭地白树栖鸦,                。(王建《十五夜望月》

4.起舞弄清影,                         。(苏轼《水调歌头》)    

5.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最是一年春好处,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7.                  ,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论语》)

9.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鲁迅《社戏》)

10.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微微露出点粉色。(老舍《济南的冬天》)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6分)

浏lǎn                wèi      蓝        静mì     

jīnjīn     有味      兴高cǎi     烈    喜出wàng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