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据,错误的是( )
A.中学生正常骑自行车的功率约70W
B.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200mA
C.将物理课本从地面上捡到课桌面做功约20J
D.汽油机的效率约30%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并使物体势能增大的是( )

下列生活场景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搓动双手感到暖和
B.用嘴向手“哈气”感到暖和
C.冬天晒太阳感到暖和
D.围坐火炉烤火感到暖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甲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现小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透镜.

(2)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如图乙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
(3)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怎样沿光具座移动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的像,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上述问题解决后,他们将蜡烛、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丙位置,光屏应在_______(选填“①”、“②”、“③”)区域前后移动,才能得到清晰、完整的像。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发现在光屏上仍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____的实像。
(5)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则发现像变得模糊了,这时应适当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6)把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2cm刻度线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老师告诉小明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要想看到这个像,观察的方法应是___________.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分E、F两个面)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______。
(2)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便得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结论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____(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景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的亮度_____(填 “变亮”、“变暗”或“不变”)。在一块硬纸板上挖一边长为 10 毫米的正方形的“孔”。 把这块挖有方孔的纸板对准太阳光,当纸板和地面相距较近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______亮斑(选填“正方形状”或“圆形”“三角形”),这是______造成的;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的距离 ,最后你会发现地面上能观察到______亮斑(选填“正方形”或“圆形”“三角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