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电冰箱是家庭必备的用电器,其主要结构主要有让制冷物质循环流动的密闭管道系统和起保...

电冰箱是家庭必备的用电器,其主要结构主要有让制冷物质循环流动的密闭管道系统和起保温作用的箱体(如图).工作中,气态的制冷物质经压缩机的压缩进入冷凝器,变成液态,再经毛细管进入冷冻室变成气态,通过这个过程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
(1)简述制冷物质发生的物态变化及相应的吸放热情况.
(2)冰箱使用一段时间后冷凝管和内壁上会有一层霜,这是怎样形成的?
(3)夏天,小明想打开冰箱门给室内降温,你认为可行吗?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manfen5.com 满分网
(1)电冰箱的原理就是利用氟利昂一类的物体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将冰箱内的热搬运到冰箱的外部,从而起到制冷的目的. (2)霜是固态的,是由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3)电冰箱工作时,冷藏室和冷冻室内温度比较低,要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冰箱后面的冷凝管温度比较高,把热传给空气.冷凝管放出的热量大于冷藏室和冷冻室吸收的热量.不能起到降温的目的. 答:(1)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体,工作时电动压缩机使氟利昂蒸气压缩而液化,压入冰箱外的冷凝器管里将热量放出;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从冰箱的内部吸收热量,使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 (2)冰箱使用一段时间后冷凝管和内壁上会有一层霜,是冰箱内的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 (3)不能,因为电冰箱制冷机工作后,冰箱冷冻室内的蒸发器温度降低,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而与此同时,冰箱外部的冷凝器温度升高,将热量传给空气,室内空气的热量只是被冰箱吸收后又被放出,所以室温不会下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至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Hz到______Hz.
(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是_____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如图1所示:
manfen5.com 满分网
(1)小明在桌面上竖一块______(平面镜/薄玻璃板),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找到______;然后前后各放一粒相同的棋子A、B,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__
(2)在寻找棋子A像的位置时,小明应该在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棋子B,使它与A的像______.如果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B的位置,在纸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出现棋子A的像,所以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3)小明记录了棋子及棋子的像的位置(图中A′,B′,C′)如图2所示,能得到的结论有:______
查看答案
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活动中,小明组装好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验.manfen5.com 满分网
(1)如图1甲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
①A图中的操作错误是______;②B图中的读数方法错误是______
(2)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l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12345678
温度/℃8890949699999999
①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上图丙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③从图象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某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是水的______不同.
(4)小明同学在利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咙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完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作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作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_____(选填“大”或“小”)
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______是正确的.
(3)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
A.提出猜想假设;
B.分析归纳;
C.得出结论;
D.实验研究;
E.发现并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1)在甲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manfen5.com 满分网
(2)用一平面镜将与水平面成30°角的太阳光竖直照射到深井内,请你在乙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3)如图A是平面镜,B是眼睛,C是眼睛看到蜡烛D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①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像点C对应的物点D.
②完成眼睛看到C的光路图(画一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即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