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

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至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Hz到______Hz.
(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是_____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manfen5.com 满分网
(1)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 (2)先算出超声波从潜艇A传到潜艇B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求两者的距离; (3)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无法使用声呐. 【解析】 (1)人耳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 因此人耳听到的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为10000Hz~20000kHz. (2)超声波从潜艇A传到潜艇B的时间: t=×10s=5s, 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 s=vt=1500m/s×5s=7500m; (3)地球和月球之间是真空,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用声呐技术无法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故答案为:(1)10000;20000;(2)7500;(3)不能,因为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如图1所示:
manfen5.com 满分网
(1)小明在桌面上竖一块______(平面镜/薄玻璃板),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找到______;然后前后各放一粒相同的棋子A、B,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__
(2)在寻找棋子A像的位置时,小明应该在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棋子B,使它与A的像______.如果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B的位置,在纸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出现棋子A的像,所以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3)小明记录了棋子及棋子的像的位置(图中A′,B′,C′)如图2所示,能得到的结论有:______
查看答案
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活动中,小明组装好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验.manfen5.com 满分网
(1)如图1甲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
①A图中的操作错误是______;②B图中的读数方法错误是______
(2)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l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12345678
温度/℃8890949699999999
①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上图丙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③从图象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某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是水的______不同.
(4)小明同学在利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咙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完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作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作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_____(选填“大”或“小”)
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______是正确的.
(3)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
A.提出猜想假设;
B.分析归纳;
C.得出结论;
D.实验研究;
E.发现并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1)在甲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manfen5.com 满分网
(2)用一平面镜将与水平面成30°角的太阳光竖直照射到深井内,请你在乙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3)如图A是平面镜,B是眼睛,C是眼睛看到蜡烛D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①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像点C对应的物点D.
②完成眼睛看到C的光路图(画一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即可).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将一支试管插入烧杯的水中(试管未碰底).当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烧杯中的水还没有沸腾,试管内的液体会沸腾起来.请你根据给出的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如下表),判断试管内的液体可能是    ,你判断的依据是   
表:几种物质的沸点(1个标准大气压)
物质煤油甘油酒精
沸点/℃10015029078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