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为了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

为了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对上面的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 ______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
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 ______.(填“大”、“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 ______是正确的.
(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
A,猜想假设;B,得出结论;C,分析归纳;D,实验研究;E,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明他们的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 ______.(填字母)

manfen5.com 满分网
(1)由声音产生的条件解答; (2)利用转换法解答,把发声体的振动转换成一些较明显的小物体的振动; (3)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4)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解析】 (1)讲话是声带的振动,音叉发声使水振动,都能证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2)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 (3)瓶内空气越来越少,声音就越来越小,是声音传播的物质(空气)逐渐减少造成的,因此猜想①是正确的; (4)结合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可知此实验的探究过程是:EADCB; 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2)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3)小;①;(4)EADC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9年全球流行甲型H1N1流感,患上“甲流”后的第一症状就是发热,需及时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示意图,请你说出它们的二个不同点.
manfen5.com 满分网
(1)______;(2)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两个物体振动时的波形图.这两个波形的共同特点是(只要求写出1条):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manfen5.com 满分网
(1)图甲是该实验的装置图,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调整固定______的位置,再调整固定______的位置.(选填“A”或“B”)
(2)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______(选填“内焰”或“外焰”)加热.
(3)实验时小明同学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10min停止加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在图乙中,______图是沸腾时的现象.

时间/min1234567891011
温度/℃91.593949698.51001001001001009794
(4)请你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______
(5)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______
(6)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可行的办法:______
查看答案
两个实验小组分别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其中一个实验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如图.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
(2)改正实验后,两实验小组记录数据汇总如下表:
时间/min1234567
冰的温度/℃-20102030
冰的状态固态固液固液固液固液液态液态液态
蜡的温度/℃35.040.045.049.554.058.362.566.6
蜡的状态固态固态固态粘稠变稀液态液态液态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______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晶体物质是______(选填“冰”或“蜡”);
(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晶体物质的熔点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
115°75°
230°60°
345°45°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______
(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
(3)小明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见表格).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