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2009年全球流行甲型H1N1流感,患上“甲流”后的第一症状就是发热,需及时用体...

2009年全球流行甲型H1N1流感,患上“甲流”后的第一症状就是发热,需及时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示意图,请你说出它们的二个不同点.
manfen5.com 满分网
(1)______;(2)______
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使用范围不一样,决定了其在构造上和使用方法上的不同. 从构造和使用方法上对本题进行解答. 【解析】 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实验室用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分度值是1℃. 体温计有小缩口,水银不会自动流回到玻璃泡内;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小缩口,水银可以自动流回到玻璃泡内. 体温计使用之前必须甩一下,使水银柱的读数低于35℃.测量完毕后,可以取出再进行读数;实验室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必须完全浸没于液体中,读数时不能取出. 故答案为:体温计有弯曲的细管,实验室温度计没有; 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的量程不同; 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的分度值不同; 体温计可以拿出体外读数,实验室温度计不能拿出被测物体读数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是两个物体振动时的波形图.这两个波形的共同特点是(只要求写出1条):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manfen5.com 满分网
(1)图甲是该实验的装置图,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调整固定______的位置,再调整固定______的位置.(选填“A”或“B”)
(2)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______(选填“内焰”或“外焰”)加热.
(3)实验时小明同学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10min停止加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在图乙中,______图是沸腾时的现象.

时间/min1234567891011
温度/℃91.593949698.51001001001001009794
(4)请你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______
(5)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______
(6)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可行的办法:______
查看答案
两个实验小组分别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其中一个实验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如图.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
(2)改正实验后,两实验小组记录数据汇总如下表:
时间/min1234567
冰的温度/℃-20102030
冰的状态固态固液固液固液固液液态液态液态
蜡的温度/℃35.040.045.049.554.058.362.566.6
蜡的状态固态固态固态粘稠变稀液态液态液态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______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晶体物质是______(选填“冰”或“蜡”);
(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晶体物质的熔点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
115°75°
230°60°
345°45°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______
(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
(3)小明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见表格).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只相同的蜡烛A、B竖立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如果有一块较厚的玻璃板和一块较薄的玻璃板,实验时应选______的玻璃板.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只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
(3)移去蜡烛B,在原处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的像,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______(填“实”或“虚”)像.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______
A、保持A、B两只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