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数学试题 >

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点E、F分别为AB、CD的中点.连接AF...

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点E、F分别为AB、CD的中点.连接AF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G.
(1)求证:△ADF≌△GCF;
(2)若EF=7.5,BC=10,求AD的长.

manfen5.com 满分网
根据梯形的性质,利用AAS可判定△ADF≌△GCF;根据中位线定理,可得到BC+AD=15,已知BC的长,那么AD的长自然就出来了. (1)证明:∵AD∥BC,(AD∥BG) ∴∠D=∠FCG,∠DAF=∠G.(2分) ∵DF=CF, ∴△ADF≌△GCF.(4分) (2)解法一:由(1)得△ADF≌△GCF, ∴AF=FG,AD=CG.(5分) ∵AE=BE, ∴EF为△ABG的中位线. ∴EF=BG.(6分) ∴BG=2×7.5=15.(7分) ∴AD=CG=BG-BC=15-10=5.(8分) 解法二:∵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EF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5分) ∴EF=(AD+BC),(6分) 即7.5=(AD+10).(7分) ∴AD=5.(8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M、N分别为AD、BC的中点,E、F分别是BM、CM的中点.
(1)求证:△ABM≌△CDM;
(2)四边形MENF是什么图形?请证明你的结论;
(3)若四边形MENF是正方形,则梯形的高与底边BC有何数量关系?并请说明理由.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M、N分别是AD、BC的中点,E、F分别是BM、CM中点.
(1)求证:四边形MENF是菱形;
(2)若四边形MENF是正方形,请探索等腰梯形ABCD的高和底边BC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1,在Rt△ABC中,∠A=90°,AB=AC,BC=4manfen5.com 满分网,另有一等腰梯形DEFG(GF∥DE)的底边DE与BC重合,两腰分别落在AB,AC上,且G,F分别是AB,AC的中点.
manfen5.com 满分网
(1)求等腰梯形DEFG的面积;
(2)操作:固定△ABC,将等腰梯形DEFG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BC方向向右运动,直到点D与点C重合时停止.设运动时间为x秒,运动后的等腰梯形为DEF′G′(如图2).
探究1: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BDG′G能否是菱形?若能,请求出此时x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探究2:设在运动过程中△ABC与等腰梯形DEFG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查看答案
如图1,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E是AB的中点,过点E作EF∥BC交CD于点F.AB=4,BC=6,∠B=60度.
(1)求点E到BC的距离;
(2)点P为线段EF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PM⊥EF交BC于点M,过M作MN∥AB交折线ADC于点N,连接PN,设EP=x.
①当点N在线段AD上时(如图2),△PMN的形状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求出△PMN的周长;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②当点N在线段DC上时(如图3),是否存在点P,使△PMN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已知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AB=AD=DC=8,∠B=60°,连接AC.
(1)求cos∠ACB的值;
(2)若E、F分别是AB、DC的中点,连接EF,求线段EF的长.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