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数学试题 >

如图,已知直角梯形COAB中,CB‖OA,以O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B...

如图,已知直角梯形COAB中,CB‖OA,以O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B、C的坐标分别为A(6,0)、B(3,4)、C(0,4),D为OA的中点,动点P在线段AB上沿A至 B的方向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运动时间记为t秒.
(1)动点P在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记△APD的面积为S,试写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求出S的最大值;
(2)在动点P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个时刻,使得四边形PBCD为等腰梯形?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manfen5.com 满分网
(1)连接BD,过P作PE⊥OA于E,由D为OA中点可知AD=OD=BC=3,BD=CO=4,所以BC∥OD,BC=OD,再判断出四边形ODBC为矩形,在Rt△ABD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再由Rt△APE∽Rt△ABD可得出=,,进而得出PE的长,由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出结论; (2)因为BC∥AD,且BC=AD可得出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由PB∥CD可知设在点P处四边形PBCD为等腰梯形,则PD=AD=BC=3.过D作DF⊥AB于F,AF=PF,再由DF==即可求出DF的长,再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解析】 (1)连接BD,过P作PE⊥OA于E. ∵D为OA中点, ∴AD=OD=BC=3,BD=CO=4, ∴BC∥OD,BC=OD; 又∵∠DOC=90°, ∴四边形ODBC为矩形, ∴BD⊥OA,AB=, ∵Rt△APE∽Rt△ABD, ∴, ∴, ∴,(0≤t≤5) ∴当t=5时,S最大=6; (2)存在.连接CD,由题意得:BC∥AD,且BC=AD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PB∥CD.         设在点P处四边形PBCD为等腰梯形,则PD=AD=BC=3. 过D作DF⊥AB于F,则AF=PF, 又∵, ∴(秒) 即此时t=3.6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manfen5.com 满分网如图,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C(1,0),直线y=x+m与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其中A点的坐标为(3,4),B点在轴y上.
(1)求m的值及这个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P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点P与A、B不重合),过P作x轴的垂线与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E,设线段PE的长为h,点P的横坐标为x,求h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D为直线AB与这个二次函数图象对称轴的交点,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四边形DCEP是平行四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4,P是AD上的一个动点,且与A、D不重合,过C作CQ⊥PB,垂足为Q.设CQ为x,BP=y,
(1)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画出第(1)题的函数图象.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0的直径AB=6cm,P是AB延长线上的一点,过点P作⊙0的切线,切点为C,连接AC,BC.
(1)若∠CPA=30°,求PC的长;
(2)探究:当点P在AB的延长线上运动时,是否总存在∠PCB=∠CAB?若存在,请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点E为平行四边形ABCD中DC边的延长线上的点,且CE=DC,连接AE,分别交BC、BD于点F、G.
(1)求证:△AFB≌△EFC;
(2)若BD=12cm,求DG的长.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今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里氏7.1级大地震.某校师生踊跃捐款,已知第一天捐款6800元,第二天捐款7600元,第二天捐款人数比第一天捐款人数多50人,且两天人均捐款数恰好相等.请你帮该校团委会统计一下(假设每人都只款一次):
(1)该校这两天参加捐款的人均捐款数是多少?
(2)如果该校师生1200人都参加了捐款,那么后面参加捐款的人均捐款数应达到多少,才能确保该校这次捐款总数不少于2008年“汶川地震”时该校的捐款总数20400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